鄭麗
摘 要:隨著數字圖書館的普及,圖書館的服務在信息化建設中逐步將服務深化、多元化,是國內外圖書館都在積極探索的事。本文從數字圖書館的創新服務模式出發,突出創新服務模式的特點及優點,探究數字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的現狀和不足,從而提出創新服務模式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文化生活。而圖書館肩負著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等職能,對國家的文化傳播和建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也隨著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以及圖書館員們主動創新得到發展,逐漸走向多元化發展的道路。
1 數字圖書館服務的特點
1.1 數字圖書服務的特點
數字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從本質上講,都是信息的有序化與增值傳遞,但在處理對象、工作程序、表現形態等方面卻有極大的差異。因此區別與傳統圖書館服務的數字圖書館具有以下顯著特點:第一在服務對象上,數字圖書館突破了傳統圖書館對讀者的地域、人群等限制,為了滿足社會和個人發展需求,數字圖書館的服務主體、圖書館體制、辦館形式、服務設置必然朝著多層次、多形式、多規格方向發展。第二在工作程序上,數字圖書館員與讀者可以是準分離狀態,既可以開展即時性點對點服務,也可以在館員不在的情況下,通過之前建立的數據庫資源等形式,同時向多個對象提供服務。第三在具有特色的信息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上門推送、網站、手機、電視等平臺進行數字信息服務。在國家的重視與各地圖書館積極探索創新下,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有著很大改變。
1.2 數字圖書館的優點
目前圖書館用于服務的資源除了傳統的圖書、期刊、報紙,逐步增加了音視頻、圖片等多種形式的資源。隨著數字化的發展,圖書館的資源形式也越來越多。增加資源類型一般要考慮到與原有資源的結合應用以及讀者的接受程度。
很長一段時間來,數字圖書的應用主要依托于校園網絡,使用受限于IP范圍或者用戶名密碼,無法像紙書那樣方便的攜帶。要使現有資源實現移動閱讀,則需要介質來支撐。2009年,國家圖書館借“世界讀書日”之際與方正阿帕比公司共同推出了手持閱讀器的借閱服務,引起了當時視察國家圖書館的溫家寶總理的關注;然而,由于目前手持閱讀器的成本以及手持閱讀器硬件本身的管理等因素,此項創新服務還只是在小范圍圖書館內進行。至到2009年“全國數字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方正阿帕比提出“U閱”解決方案,引起了與會者的普遍關注。該方案利用便攜的U盤與數字圖書館平臺結合,一方面圖書館可以在U盤里預置圖書由讀者借閱,另一方面,讀者也可以通過U盤從現有平臺借閱圖書。該種方式除了增加U盤介質外,其余借閱管理等與PC相同。而且U盤在成本及管理上相對手持閱讀器有更明顯的優勢。
2 目前數字圖書館的現有服務模式
新時代圖書館員應該要有危機感,不能光坐等讀者上門,要有主動走出去服務的意識。這種服務模式也是在原有服務模式上進行的擴充與發揮,主要體現在服務內容與服務對象上。要針對特殊人群開展推送服務,對于偏遠山區還沒有網絡的情況,通過共享工程衛星電視資源及送數字資源進行服務。對視覺障礙、行動不便人群開展推送服務,通過定期送音頻、視頻等數字資源讓更多人群享受數字圖書館帶來的便利。
手機圖書館服務,據調查顯示,中國城市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從2012年的33%上升至2013年的47%,近一半中國城市居民已擁有智能手機。中國手機網民規模迅速發展,從2009年12月的23344萬人到2013年6月的46376萬人,其中,70%以上的用戶每天都會使用手機閱讀。為了擴大服務面,全國各地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如浙江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等,開通了手機圖書館服務。通過安裝各地的手機圖書館APP軟件均可以免費、快捷地查詢和瀏覽其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在數字圖書館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不能僅局限于只提供現有的數字資源服務,而且可以根據讀者網站留言、電子郵件等,收到不同讀者個性化需求,從而對某一專業領域進行調查、資料收集、整合并進行提取加工,反饋給用戶需要的信息。有些地方圖書館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并能給政府決策提供一定的幫助。
3 創新服務發展對策
首先要重視與提高創新服務,多開展創新服務交流,特別是還沒得到很好發展的數字圖書館,可以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完善自我,提高服務能力與競爭力。然后加強資源整合,全國數字圖書館資源,很多還是零散狀態,需要我們加以整合。可以加強各地區數字圖書館和其他部門的合作,這樣可以避免資源重復建設,擴大服務范圍,增強社會影響力,如可以和網站、電臺、政府部門等合作。最后是云計算環境下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信息資源整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對于數字圖書館而言,服務是將用戶和信息資源聯系在一起的永恒紐帶,由于云計算能夠將分布在互聯網中各個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整合成為一個整體,形成一個可控的自適應的新型服務體系,理所當然成為數字圖書館服務創新發展的主要引擎和推動力,使其服務的時間、空間、服務方式等有了無限擴大完善的可能。隨著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更新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服務將朝著一體化的交互式信息服務模式發展。
4 結論
目前,云計算乃至云服務仍處于早期探索階段,在實踐中面臨著大量的技術難題和工程問題,如資源整合技術、服務動態注冊、分布式會話管理、分布式服務調度、海量數據存儲、數據挖掘與分析、智能搜索引擎等,以確保整個數字圖書館云服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伸縮性。對于圖書館界而言,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清晰了解、充分掌握各種云服務的技術實質與應用價值并將之有所選擇地引入圖書館領域,準確把握信息服務變革的走向和趨勢,以期完善信息服務理論體系與實踐措施,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創新服務是我們圖書館在新時代興旺不衰的基礎,是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持續發展動力。我們要堅持數字圖書館創新服務理念,這更需要我們圖書館員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陳茗君.數字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發展及創新[J.]蘭臺世界,2011(2):70-71.
[2]陳凡.數字圖書館創新服務初探[J].華章,2013(25):269.
[3]韋艷芳.公共圖書館開展數字資源服務的障礙與對策[J].圖書館界,2007(2):12-14.
[4]徐翠華.現階段數字圖書館的創新服務[J].科技信息,2013(12):179.
[5]孫坦, 黃國彬.基于云服務的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策略[J] .圖書館建設, 2009(9):1-6.
[6]王文清, 陳凌.CALIS數字圖書館云服務平臺模型[J]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09(4):13-18.
[7]呂莉媛.基于復雜網絡的圖書館數字資源整合[J] .情報科學,2009(12):1811-1815.
[8]李廣建, 汪語宇, 張麗.數字資源整合的實現機制及關鍵技術[J].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7(2):75-80.
[9]李保利, 陳玉忠, 俞士汶.信息抽取研究綜述[J]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3(10):59-62.
[10]林岳,等.現代語義技術及其應用[J] .計算機應用研究,2005(6):130-135.
[11]畢強.數字時代信息服務的變革與創新[J] .圖書館學研究,2009(9):54-56.
[12]李碩.基于Web3 .0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09(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