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李榮勤
摘 要:本文基于供求視角對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論述,本文重點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分析了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中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針對上述問題對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策略進行了闡述。對于前者而言,具體從農產品質量較差不符合民眾要求、生態農產品結構不合理、生態農業銷售成本較高、農業科技及產品銷售人才素質有待提高等方面入手;對于后者,則從發展生態農產品深加工業、發展綠色農業及特色農產品、進一步加強生態農產品企業建設、加強生態農產品銷售渠道建設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供求關系;生態農產;市場開拓
供求理論是市場經濟的重要法則,我國在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一切經濟活動的開展,都必須以供求平衡為依據。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健康生活理念的指導下,人們對生態農產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因此生態農產市場也更加的活躍。對于農產品生產企業而言,在不斷開拓其產品市場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市場經濟規則,根據市場生態農產品需求量適當的調整生產規模,而且要通過對自身產品的調整以及銷售渠道的完善,為其產品市場的開拓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本文則從供求視角出發,對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開拓的相關內容展開討論。
一、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中存在的問題
1.農產品質量較差,不符合民眾要求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很多農產品生產企業在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則是所供應的生態農產品質量較差,產品質量差,則意味著不符合消費者要求,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很容易導致供過于求,從而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目前看來,在我國農產品市場中,雖然出現的農產品種類非常豐富而且產品的市場供應鏈也很充足,但是,整體而言,產品的質量還比較差,這樣很容易導致消費者在食用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造成市場中生態農產品質量差的原因主要是農產品從生產到加工再到出售,沒有明確的標準進行約束,在某些環節存在不規范的現象。另外,受到技術限制,致使農產品在培育、儲藏以及包裝過程中都存在不符合市場標準的情況,進而引發產品質量問題,從而對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2.生態農產品結構不合理,影響市場拓展
產品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生態農產品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具體而言,在當下的農產品市場中,初級產品供應量較高,但是這些初級產品的收益效果并不明顯,那些高技術、精包裝的生態農產品市場供應量非常有限。根據相應的調查結果,我國目前的農產品市場中,水果、蔬菜、糧食、等初級產品所占比例較大,而通過一系列精加工的生態農產品數量非常有限,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在農產品市場中,農產品產業鏈不成熟造成產品層次低下,進而對生態農產的銷售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從而嚴重影響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開拓。在我國很多地區的農產品市場中,受到技術限制,很多農產品都是經過簡單的粗加工之后就被投入到市場中進行銷售,這種做法導致所供應的生態農產品無法獲得市場競爭優勢,進而影響到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的進行。
3.生態農業銷售成本較高
產品銷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獲取經濟效益,但是如果產品的生產銷售成本較高,那么必定會影響都產品的銷售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很多地區的農產品生產方式還比較落后,生產效率不高,進而導致生態農產品的生產銷售成本較高。產品成本較高,則意味著產品的市場收益則會相對較低,這樣的產品所形成的市場競爭力也會比較弱,所以,會對產品的市場開拓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4.農業科技及產品銷售人才素質有待提高
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人才的作用被日益突顯,高素質專業人才,往往在產業發展中發揮了強有力的支持作用,所以,人才是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目前來看,我國很多地區在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過程中,農業科技及產品銷售人才的素質仍然有待提高。受到社會、歷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很多地區的農產品生產者專業素養較差,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無法對現代化的機械設備進行數量操作,而且農業科技研究人員的數量也比較有限,而且針對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沒有建立專業的產品銷售隊伍,忽略了對高素質銷售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進而無法對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產生有效的促進作用。
二、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策略探究
1.發展生態農產品深加工業
對生態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可以進一步提高生態農產品的品質,進而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市場需求量則會相應得到增長,進而有效促進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通過進行一系列的加工程序,提高生態農產品的自身價值,從整體來看,產品的市場銷售成本會相對降低,而產品的市場收益則會相對提高,進而有效促進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例如對于大豆,可以將其深加工為純天然的食用高蛋白、食用油、豆奶等,對于優質小麥而言,則可以將其加工成為等級面粉、麥片等,而且對于一些優質小麥,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訂單種植,以滿足一些高消費水平消費者的需求。
2.發展綠色農業及特色農產品
發展綠色農業及綠色農產品是生態農產市場開拓的基礎,面對當前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人們對綠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所以,在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過程中,必須進一步加強發展綠色農業產品及特殊農產品。具體而言,首先針對農產品的整個生產流程,建立嚴格的標準,其中包括農產品的選種、種植、生長管理、儲藏、加工、運輸等,每一個環節都應該進行嚴格把關,從而確保所生產的農產品符合綠色食品的質量要求。另外,在企業和地方政府的相互配合下,建立專門的綠色農產品種植基地,根據一些特殊客戶的要求,為其生產特定的農產品,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生態農產品的市場收益,而且可以更好的滿足農產品市場多樣化的需求,進而有效促進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開拓。
3.進一步加強生態農產品企業建設
在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開拓中,企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必須進一步加強生態農產品企業建設。首先要加強技術方面的投入,技術在農產品的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不斷提高生態農產品的質量,必須不斷增強生產企業的科技實力,為此,各地政府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進而扶持和培育出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提高企業所推出農產品的科技含量,進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加強生態農產品品牌建設。在當前的經濟體系中,產品品牌的建立在產品銷售以及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有效促進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必須依靠企業的力量加強生態農產品品牌建設。例如對于農業發達的黑龍江省而言,可以通過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和包裝,推出黑龍江特色農產品,建立黑龍江農產品特色品牌,如黑龍江特色豆奶粉、大豆蛋白、玉米變性淀粉等。
4.加強生態農產品銷售渠道建設
渠道建設是確保產品穩定出售的重要保障,對于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在生態農產品貿易中,為了進一步拓展市場,必須對其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進行進一步建設和完善,通過對農產品進行細致分類,對產品銷售渠道的種類也進一步增加,而且要進一步增加渠道規模,以此來提高產品的輸出效率。在生態農產品貿易中,不同的企業可以加強合作,為農產品銷售建立更多的銷售網點,進而有效推動農產品的銷售。
5.加強人才培養
針對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開拓,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人員的培養,另一方面是專業銷售人才的培養。首先,建立專門的技術培訓班,定期對農業生產人員進行技術培訓,使其對先進農業生產技術進行全面了解,并能夠熟練掌握各類技術,而且,還要注意農業研究人員的培養和引進。其次,可以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加強專業產品銷售人員的培養,因為農產品銷售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銷售人才的工作。培養更多的人才,可以為生態農產品市場開拓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三、小結
本文結合個人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就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開拓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探討,具體對生態農產品的市場開拓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策略進行了深入分析。然而由于個人所學知識以及閱歷的局限性,并未能夠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夠憑借本文引起廣大學者的關注。
參考文獻:
[1]覃瑞祥.提高科技含量打造生態農業[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7(06).
[2]伍銳.農產品品牌營銷路徑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05).
作者簡介:李淵,安徽樅陽人,學士學位,合肥工業大學MBA在讀,經濟師,現在合肥科技職業學院從事經濟管理類課程教學;李榮勤,安徽滁州人,學士學位,招標師,現就職于安徽公共資源交易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