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姜雪嬌
摘 要:在科技不斷進步的背景下,企業所處的環境時刻在發生著變化,市場既給企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在時時刻刻的考驗著每一家企業,機遇與挑戰并存,適者生存是市場生存法則。對于企業而言,只有不斷的創新才是獲取持續性競爭力的關鍵,掌握了核心的技術,具備了優勢,才能立足于市場浪潮中。
本文將自然人控股的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在自然人控股公司中創新投入強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并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自然人控股;創新投入;公司績效
在自然人控股公司中,由于受到資金和規模、人員以及決策人主觀方面的影響,在創新投入方面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將創新投入作為影響因子,進一步研究R&D投入與公司績效的關系。
一、研究綜述
Griliches(1986)用Cobb-Douglas生產函數發現R&D投入對提高生產力起著重要作用,其中基礎R&D投入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何瑋(2003)利用Cobb-Douglas生產函數,研究了大中型工業企業的數據,通過分析研發費用與產出之間的關系,指出我國的大中型的企業研發投入的作用明顯間隔期是三年左右的時間。
梁萊歆、張煥(2005)[1]以我國高科技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盈利能力、發展能力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對R&D投入與績效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發現,在R&D投入與產出滯后一定時期的條件下,我國高科技企業的R&D投入與其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的相關關系較顯著。
二、R&D投入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分析
其中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的衡量指標:人員投入強度、資金投入強度。
1.人員投入強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人力資源作為企業創新發展根本來源,為了保持源源不斷的創新優勢,應對發展過程中的變化,企業必須要開發靈活的人力資本,以應對市場存在的機遇和挑戰。據2009年至2012年創業板上市公司數據統計:所有的自然人控股公司的研發人員投入強度均值在28.26%左右,大于非自然人控股公司人員投入強度的10.22%,而且在2009年至2012年間呈現的是上升的趨勢,企業的凈利潤也呈現一定程度曲線上升,這也說明,研發人員的不斷投入是使企業盈利增加的一個關鍵的影響因素。
2.資金投入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在技術創新研究中,資金的使用用途有很多方面,包括:研發人員的聘用、人員培訓、人員激勵,研發基礎設備的采購、維修、更新等方面,沒有研發資金的投入,可謂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資金既是企業經營的目的,也是企業經營的開源。據統計,在2009年至2012年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中,自然人控股公司的資金投入強度在7.74%左右,大大多于非自然人控股公司的數據。
三、提升公司績效的有效途徑探討
創新能力對于促進中小上市公司績效的增長有著重要意義,根據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相關的分析結果,對于研發人員投入強度將從選拔、培訓、留存三方面入手,對于資金投入強度將從預算、監督控制、效果分析尋找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途徑。
1.從研發人員投入的角度
(1)企業應嚴格把關研發人員初選資格
企業的核心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核心技術來源于企業的核心人才,而核心人才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因此,企業在選聘研發人員要考慮到人員的數量,更加應該注重研發人員的質量。在考評篩選時要評估多方面的因素,技術要求是基本要求,人員素質是核心要求。
(2)企業應加強研發人員的培訓力度
研發人員應定期進行培訓學習,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研發人員要想擁有長期持久的創新能力,就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引進新的元素,這樣才有可能碰撞產生新的創意。
(3)企業應完善研發人員的激勵制度
創新投入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一項創新產品的研發可能需要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而且創新成果是一項極具私有化的物態,只有研發人員了解其工作機理,因此在研究過程中,研發人員的忠誠度尤為重要,公司應注重研發人員的激勵,使他們愿意長期為公司做貢獻,激勵措施包括薪金激勵和技術交流。
2.從資金投入強度的角度
首先,在研發進行之前,需要進行研發經費預算,是為了明確目標,減少后期經費的浪費,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是研發工作進行的重要前提;其次,是進行研發過程中的資金監督控制,由于前期對涉及到資金使用的地方坐了明確的記載,因此在運行過程中,監督控制就有了依據,這項監督不僅是對資金使用的明確規范,也是對相關負責人的一種內部約束,但是這種控制既有利于減少資金的浪費,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由于資金使用限額明確,造成為了迎合資金的局限,會對產品的質量和實用性打折扣,因此在控制過程中,應妥善監督,設定一個合理的誤差范圍;最后,就是研究完成之后,對實際資金的使用達到的效果和預期的效果之間進行對比分析,找出指的肯定的地方以及下次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以后的計劃提供一個參考。
參考文獻:
[1]梁萊歆,張永榜.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技術競爭力實證分析[J].科研管理,2005(1):19-23.
[2]梁萊歆,曹欽潤.研發人員及其變動與企業R&D支出---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2):98-105.
[3]Sharma B.R&D strategy and Austral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emphasis and effctiveness[J].Technovation,2003.23(12):929-937.
作者簡介:汪雪,男,漢族,籍貫:河南信陽,沈陽理工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與公司理財;姜雪嬌,女,漢族,籍貫:山東威海,沈陽理工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與公司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