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圖書館日常工作中,勤工助學的校內學生隨處可見,他們儼然已經成為了圖書館的一份子,對于讀者來說他們某種程度上是工作人員,對于圖書館的老師們來說,他們又是在校的讀者,身上背負著雙重身份的他們對于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的解放,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釋放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從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隊伍的現狀與未來規劃進行討論,希望能為高校圖書館的勤工助學學生隊伍的建設盡一點微薄之力。
關鍵詞:勤工助學;高校圖書館;現狀;規劃
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的發展規模也在逐步擴大,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也向著電子化、高效率、全方位、全開放的方向不斷發展。但是每天面對大量書籍,期刊等文獻的流通,在管理人員少,流量大的矛盾面前,許多高校圖書館在不增加編制的情況下,考慮到把圖書館部分工作安排給學生勤工助學。勤工助學是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獲得經濟報酬和培養自立能力、創業能力為主要目的而參加的各種服務或勞動[1]。這種勤工助學方式密切了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關系, 對于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同時也釋放了圖書館的部分人力資源,留出了更多的時間讓工作人員去提高內涵,鉆研業務。
1 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勤工助學隊伍的現狀
1.1 學生分配情況
以2015年的數據為例,2015年全年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共聘用了94名勤工助學學生,分配情況:采編部4名,特藏部18名,學科中心2名,研究發展部16名,學習中心54名,其中72名都分布在了流通部門,占總人數的 76.6%。勤工助學人員之所以大部分都分配在流通部門,是由流通部門的高工作量決定的。就圖書館而言,人力不足問題主要集中在流通部門這種書刊流通量大、任務繁重的部門。將勤工助學人力資源大量引入這樣的部門,有效地解決了這種矛盾。
1.2 學生層次分析
因為涉及到課程的安排和畢業實習等各種情況,對于勤工助學,學校要求在校的大一和大二學生優先,大三的學生可以考慮,不允許大四的學生參與勤工助學活動。所以圖書館的勤工助學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大一和大二的學生,部門小組長由大三的學生擔任。在男女比例方面也較為均衡,沒有出現師范院校男女比例失調的情況
1.3 學生隊伍存在的問題
1.3.1 學生隊伍波動性大
雖然高校圖書館是校內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的“大戶”,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身人力資源緊張的壓力,但是由于學生流動性大、上崗時間彈性大,高校圖書館管理面臨很多的難題。例如,在圖書館閱覽室勤工助學的學生幾乎每學期就會有一次人員變動,并且這種交替又多發生在高校寒暑假前及剛開學期間,正值圖書館借還書的高峰期,從而對圖書館的工作帶來了很多的沖擊。因此,高校圖書館往往面臨著一個新手剛剛被培養成熟,又被另一個新手代替的尷尬局面[2]。
1.3.2 學生隊伍業務素質不高
對于在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學生來說,在某種程度上還是需要一定的專業素質,比如書籍的擺放順序,書標的種類還有書籍的簡單修補等等,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們在這方面的知識卻非常缺乏,經常會出現書籍的胡亂擺放,書標的錯誤粘貼等誤導性的錯誤,致使讀者們經常會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書籍,極大的影響了讀者們的借閱熱情.
1.3.3學生與館員之間溝通少,難管理。
由于到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學生來自不同的院系,圖書館員對這些學生不夠了解,加之在工作中兩者接觸時間短,因此很難有效溝通,這勢必使學生的管理工作產生一定的難度。
2 對勤工助學隊伍的未來規劃
2.1 加強學生崗前培訓力度
高校圖書館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因此需要對勤工助學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崗前培訓。例如,在閱覽室工作的學生必須熟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圖書館閱覽室的布局結構和相關的圖書館規章等。可以定期舉辦勤工助學學生知識大賽等活動,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在各個層面激勵學生們的圖書館知識學習熱情.
2.2 加強館員與學生們的溝通交流
在勤工助學學生的日常工作中,與他們最直接接觸的就是各位館員們,對于各位學生來說,老師們一句關心的話,一句貼心的問候,遠比物質上的獎勵來得更為溫暖.在管理學生期間,我發現一名貴州的女學生一年四季總是穿著同樣的衣物,在和她的交流中,我得知,她的父母以務農為生,家里還有三個兄弟姐妹,她每個月的生活費不足300元,在感嘆孩子的自立自強之余,我經常想,我能為孩子做些什么.我從家里收拾了一些過冬的棉衣,也經常做一些好吃的給她帶來,有的時候我感覺我們的關系超越了師生更像是姐妹,而她在我閱覽室工作期間從未遲到早退,工作也是極其認真,一直到她畢業我們都保持著良好的師生關系.
2.3 合理分配崗位
在崗位的分配方面盡量做到人盡其才.相對于女同學來說,男同學的力氣大,就安排他們去做一些相對而言體力性的工作,比如圖書整理,搬運和上架;女同學就去做一些細致的工作,比如圖書分類,標簽的粘貼和書籍的借還等等.也可以按照學生們的專業給他們分配到不同的工作環境,理科類的學生就安排到理科閱覽室,文科類的學生就安排到文科閱覽室,圖書館學專業的學生就讓他們去做一些專業性的工作,人盡其用,各取所需,達到人力資源的合理化分配.
高校圖書館的勤工助學隊伍建設不僅有利于高校圖書館履行教育職能、改善館讀關系、培養學生的自立精神,也使圖書館獲得來源穩定、成本低廉的人力資源[4]。高校圖書館管理與大學生的勤工助學相結合需要高校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呵護,還需要高校圖書館與勤工助學的大學生長期的協調與磨合。經過幾年的摸索和實踐,證明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可以與大學生勤工助學緊密地結合在一起[3]。雖然在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實踐中還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這些都可以在實踐中,通過不斷總結積累,改進而得到提高,從而使得高校圖書館的管理與大學生勤工儉學能長期進行下去,并且越辦越好、越辦越完善,促進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建設及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月文.當前高校勤工助學活動的現狀與對策[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2):303-307
[2]李 梅. 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圖書館建設,2013(3)
[3]黃淑娟.論高校圖書館的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J].圖書館,2003,(2):83-84,93.
[4]陳若乒. 我國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 管理新論,2011(12)
作者簡介
姜珊(1986-),女,滿族,吉林省長春市,館員,碩士,研究方向:翻譯及圖書館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