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坤
【摘要】目的 通過對臨床中藥的使用方法進行研究并得出結論。方法 選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中醫科收治的患者37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個人身體情況辨證論治后使用適合病患的中藥,治療一段時間以后,判斷患者的療效,治療時間的長短,患者家屬的滿意度。結果 通過用中藥治療一段時間以后,療效顯著,時間較短,家屬滿意度較高。結論 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采用適當的中藥方劑,劑型以及煎藥方法,可以有效治療患者的疾病,改善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中藥學;醫院;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28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6..02
隨著社會水平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患者不單單要求對自身疾病進行診療,還要提高自身的生命質量[1]。現在我國大力弘揚我國傳統中醫中藥治病的方針,根據患者的癥狀,經過辨證論治之后選用正確的中藥或是與西藥進行結合使用可以明顯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患者的舒適感,改善不良預后,安全有效。那么如何根據患者個人情況正確使用合適于患者的中藥方劑以及劑型就成了我們探討的主題,本文選取我院中醫科收治的患者37例進行診療,并作出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中醫科收治的患者37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齡21~85歲,平均年齡66.3歲;中呼吸系統疾病11例,消化系統疾病9例,其他系統疾病7例。所有患者年齡性別,疾病分類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對處方進行分析,隨著新藥的發展研出,藥味的增減,根據患者的情況選用適當的藥方。(2)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的給藥方案,提高患者使用藥物的療效,減少不良反應。(3)逐步建立我國的藥物不良反應系統,綜合有效的管理藥物。(4)提高我國中醫科醫務工作者的學術素質,有效掌握各種藥方的應用指征。(5)謹慎用藥,合理用藥。(6)根據手冊知道臨床用藥。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癥狀得到明顯緩解,患者得到有效康復;有效:患者病情不再惡化、癥狀未加重;無效:患者癥狀加重且病情惡化。讓患者家屬就醫院的診療以及患者的情況作出評價,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對患者辨證論治后,選用針對患者個人的藥方,對原方進行增加藥味,顯效36例,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患者的身體狀況良好。患者診療時間較為適中,屬于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圍。患者的家屬對于醫院的診療結果較為滿意,可有效解決患者的病痛,減輕患者的精神經濟負擔。
3 討 論
隨著社會水平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僅僅追求身體的健康而是追求身體心理社會一種健康模式[2],我國現階段大力發展我國傳統醫藥學,如何正確嚴謹使用中藥,根據患者個人的情況選用針對性的藥物,或者如何配合西藥從而使治療效果更佳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3],從而對患者預后有一定幫助就成了我們探討的主題,現在就來我院中醫科就診的37例患者進行診療并得出結論如下。患者自身病癥各不相同,我們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進行辨證論治,選用適合的藥物進行治療,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緩解,治療效果顯著能夠改善預后。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在對患者進行用藥時應該謹慎用藥,要注意處方是否合適于患者,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以及藥物的副作用而對藥物進行選擇。在使用藥物時要注意藥物的適應癥以及劑型,不同劑型適用于不同的病癥。其次在使用藥物的時候還要注意藥物的量與療效,以免使用不必要的藥物造成醫療浪費。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發展,新藥不斷被研發,配方復雜,如何根據療效使用藥物就成為了我們應該學習的重點。我們還應該對新藥進行監測,如果有不良反應的發生應該計入我國藥物不良系統網絡。還有就是我們作為醫務工作者,應該精細掌握藥方的適應癥以及禁忌癥,這樣不但可以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還能避免副作用對于患者的傷害。我們還應該研究重要理論中中藥的來源[4],中藥產地,中藥是如何進行采集,炮制以及每種藥物的藥性,功效,以及臨床應用等。在臨床方面,醫療是一個經驗學科,我們應該在診療過程中不斷進行積累,首先應該學習好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以及如何進行中醫診斷,根據患者的情況對知識進行應用。選用正確的藥物進行配伍,或者選擇與西醫相配伍,可以提高使用藥物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療效,能夠有效改善醫療資源浪費的情況[5]。作為醫務工作者,除了應該對患者進行身體的診療之外,還應該減輕患者負擔,增加患者的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在治療過程中,選用針對患者自身身體狀況的藥物或是在原有方劑基礎上增添藥物或者與西醫進行聯合使用,不僅可以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還可以增加患者的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緩解患者的軀體不適,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減少藥物的浪費,方法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只是由于病例還是過于少,仍將對如何在臨床上使用中藥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振華,許仕杰,黃純美.廣東中藥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腰管理雜志,2013,20:713-716.
[2] 張登宇.醫院展開臨床中藥學研究的必要性[J].藥事監管,2013,8(11):1674-3296.
[3] 王 燕,馬 春.中醫藥如何快速融入社區衛生服務[J].中國中醫藥報,2013,6(21):67-68.
[4] 李玉春.淺談開展臨床中藥學研究的意義范疇及實施方式[J].時珍國醫國藥,2001,20:713-716.
[5] 劉慶紅,張愛鳳,陳煒霞.淺談展開臨床中藥學服務的緊迫性[J].現代醫藥學,2007,8(11):1423-1424.
本文編輯:孫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