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建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1100
榜樣教育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以ZS學院創建“周恩來班“為例
王建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南京211100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所謂榜樣教育就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將優秀學生或優秀班集體的典型事跡作為重要載體,通過學習總結他們成功的經驗和做法,進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ZS學院作為民辦高校中較早開展創建“周恩來班”的院校,一直將榜樣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方法,更好地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
榜樣教育;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所謂榜樣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針對涌現出的優秀學生及集體進行事跡總結,發掘其成功的經驗與做法,進而對全體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方法。古代教育家孔子曾對他的弟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可見古代的教育者也十分重視榜樣教育的作用。相對于其他的教育方法,它的特點在于將宏觀的思想教育轉化為具體的形象教育,將空洞的教育內容轉化為可見、可學、可操作的經驗做法,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自己的榜樣,一串串閃亮的名字,一個個鮮活的事跡,影響并感動我們每一個人。從國家層面的“感動中國”、“道德模范”等人物評選,到高校層面的“我的青春故事”報告會、優秀學生集體事跡報告會等活動的開展都在利用榜樣教育來影響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ZS學院作為民辦高校,率先在江蘇省內民辦高校中發起創建“周恩來班”主題教育活動,目前已經成功創辦兩屆,在實際創建過程中,我們發現創建過程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形式多樣,效果顯著,特別是那么成功創建“周恩來班”以及提名班級學風班風舍風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
將“周恩來班”創建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法,也是榜樣教育的初衷,它的作用是明顯的:
(一)激勵引領的作用:在思想教育工作過程中,榜樣教育容易使受教育者更加直觀感受榜樣內在的教育意義,易于激勵受教育者個人思想的提升,通過對比自己,更容易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便于日后加以改善。比如在“周恩來班”創建活動中首先需要深入學習了解周總理的生平事跡,其中“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求學精神就是激勵和引領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以周恩來精神引領大學生的思想,激勵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通過創建凝聚人心,增強創建班級集體榮譽感,以創促進步、以創出成果。
(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榜樣教育的內涵是多元化、全方位的教育引導,是素質教育的踐行與落實,榜樣教育絕不是重學習輕素質,而是使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榜樣的樹立是多元化的,可以是文化學習的榜樣、志愿服務的榜樣、藝術才藝的榜樣,不管是哪一方面的突出表現,只要利于大學生全面發展我們都應該肯定。比如“周恩來班”中全體成員不見得每一個同學都是全才,但是每一位同學都有閃光的地方,而我們應該重視這個閃光點,發掘它的潛力,為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制定屬于他自己的職業規劃。
(一)立足身邊找榜樣,激勵示范出成效
爭創“周恩來班”活動的初衷就是通過榜樣教育的影響更好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取得成效。榜樣教育要讓榜樣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要立足學生身邊找榜樣樹典型,讓榜樣多接“地氣”,身邊的榜樣是鮮活的,不是高不可攀的,讓學生們可以通過觀察了解榜樣的行為及取得的成績而間接的學習,從而提升自己。在ZS學院,命名為“周恩來班”的班集體均是在學院各項工作中名列前茅的班級,這些班級不僅僅是學風優良,在志愿服務、專業技能、藝術才藝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現,兩屆“周恩來班”均當選為省級先進班集體,為其他班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為學院營造出良好的學風氛圍做出了努力,這些“周恩來班”就是我們所有班級中的普通班級,他們成長進步的軌跡是可以參考和借鑒的,他們取得的成績也是可以看到和學習的。
(二)善于發現閃光點,樹立榜樣多元化
榜樣樹立多元化是符合大學生個性特點的必然選擇,每個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成績、特長愛好等不盡相同,每個大學生的成長發展需求也不一樣。我們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樹立不同類型的榜樣。在ZS學院的“周恩來班”中就涌現出了很多各方面的榜樣,如“學習之星”、“才藝之星”、“志愿之星”等等,班級成員各顯神通將自己的特長愛好發揮到極致,既豐富了大學生活,也提升了學生們的自信心,身邊的同學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榜樣學習,在班級中也容易形成各類興趣幫扶小組,大大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創新學習多舉措,建立全方位引導
榜樣教育的對象是大學生,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要大膽創新,多措并舉,以大學生的需要作為教育設計的中心,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途徑開展榜樣教育,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全方位多維度覆蓋大學生,現如今90后的大學生越來越離不開網絡,我們更應該重視網絡的便捷,利用信息化手段,用正確的先進的思想占領網絡新陣地。如為榜樣開通微博、朋友圈、青年之聲等,定期開展線上討論及交流,組織開展事跡報告會、青春故事報告會,經驗交流會等,使榜樣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王建,1983年6月,男,漢,江蘇揚州,講師,輔導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職業生涯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