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瑩
【摘 要】近些年,隨著人們對新聞時效性訴求的不斷提高、現代通訊工具的發展以及記者隊伍業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廣播現場連線越來越多地呈現在廣播直播節目中,而且比重也越來越大。它以其形式新穎、表現力豐富、鮮活生動等特點,極大地發揮了廣播的優勢,熟練地掌握連線報道的技能也是新聞工作者必備的職業素質。
【關鍵詞】廣播 現場連線 環境 語言 情緒 手機
廣播現場連線是指記者在事件現場以口頭講述的方式,對新聞現場的情況進行客觀真實的報道。現場連線的運用,增強了現代廣播的傳播速度和收聽效果,使廣播節目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具有較強的可聽性,更加充分彰顯了現代廣播的速度優勢。這些現場連線有的來自重要會議的現場,有的來自各種活動的現場,無論是哪一種,記者都要快速投入情境,最快地縷清思路、組織好語言和文字,在短暫的幾分鐘時間里,對現場事件能夠全面準確有效地進行直擊報道。整個現場連線的過程中,記者本人要特別注意幾個問題:背景環境的選擇、語言的表達、情緒的調動、話筒的運用。
一、背景環境的選擇
廣播現場連線的長處就是現場感,典型的、豐富的、鮮活的現場環境是現場連線的靈魂,一個好的背景聲響可以“先聲奪人”,為聽眾營造氣氛,同時也最能體現出新聞的真實性、加深聽眾印象,因此現場環境的選擇尤為重要,好的背景環境音響能讓現場連線出彩,太過嘈雜或太過安靜的現場環境都會使現場連線黯然失色。在2013年8月第十二屆全運會火炬傳遞報道中,營口廣播電視臺與遼寧廣播電視臺并機直播,作為營口的記者參與其中的報道,我們很清楚地認識到,記者選擇現場連線的環境位置很重要,既要有火炬在營口起點奧體中心和終點迎賓館的連線,又要有記者位于群眾中的連線,這樣可以使聽眾很直觀地感受到記者是在十二運火炬傳遞現場,并且能通過現場音響感受到火炬傳遞的熱烈氣氛。只可惜,在火炬傳遞開始的儀式上,由于記者選擇了距離主席臺稍近的位置進行了現場連線,啟動儀式的現場聲音過大,過于嘈雜,幾乎將連線記者的聲音覆蓋了,結果,這樣一組上佳的現場連線報道沒能入圍參評作品,很是遺憾。這就提醒現場連線記者,在非常火爆熱烈的新聞現場,一定要注意現場背景位置的選擇,要選擇距離新聞事件中心點稍偏的位置,記者盡可能躲避開活動現場音箱的周圍,因為音箱周圍的聲音是最集中、最強烈的,會給現場連線帶來負作用。
我們經常接觸到的連線現場除了各種活動之外,還有就是一些重要會議。一般情況下,活動現場的氣氛比較熱烈,會議相對比較嚴肅、安靜。但是如果過于安靜的現場背景,很容易讓人產生猜疑,是在現場嗎?怎么沒有聲音?現場連線記者的目的就是帶領聽眾去聽現場,然后感知現場。一個好的現場連線離不開一個好記者,更離不開好的現場環境的完美配合,在二者的相輔相成之下,才能為現場連線增添光彩,激發聽眾的收聽興趣,提高廣播收聽率。
二、語言的表達
語言魅力是廣播現場連線的優勢,連線記者要努力克服書面語言的影響,要通俗易懂,樸實無華,說起來順口,聽起來省力。要以口語化的描述,勾勒出所處新聞事件現場的畫面,并把現場的氛圍通過聲音呈現出來,使聽眾有如身臨其境,讓聽眾具有鮮明的現場感,這樣就會增強廣播連線報道的可聽性和真實性。由于有時間的限制,連線記者的語言要干凈利落,突出句子的主干,不濫用不必要的附加成分。用準確的詞,貼切地表達要說的意思,不說空話、套話。不用倒裝句,不用倒敘和插敘。廣播現場連線一般為敘事,按照事物過程的發展順序進行就可以了,這樣更能順應人們的思路和習慣。連線時,用詞要普通,句子要短,線條清晰,具體形象,簡潔、凝練,用最少的語言表達最充分的信息。
2014年春節前,廣播營口新聞記者在農村采訪時發回的現場連線非常具有典型性。(記者現場: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記者###,今天是2014年1月17日,我現在是在蓋州市萬福鎮的大集上。在鎮中心的主干道兩旁已經一家連一家地支起了年貨攤點,有的商店把貨物搬出來賣。整個年貨一條街足有500多米長,在這里,我看到燈籠、對聯、年畫、煙花、花生、核桃、瓜子、糖果、蔬菜、牛羊肉……各種年貨是應有盡有。市場上,牛仔褲、羽絨服等各種款式的服裝價位多在百元左右。我仔細看了看,發現質量都不錯,而且生產場地、羽絨服甲醛含量都標注的很清楚。現在啊,我和一位正在挑選羽絨服的大娘嘮嘮【同期聲采訪】。馬上就要過年了,這里的年貨市場很豐富,我們也觀察到農民朋友們在選購年貨時更加注重品質和安全了。讓我們城鄉互動,一起過一個紅紅火火的新春佳節!)
通過上面這個現場連線就足以看出、聽出記者的語言功力,她大多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把農村集市上的熱鬧場景樸實地表述出來,語言簡潔質樸、接地氣兒,讓廣播新聞產生了視覺效果。
三、情緒的調動
現場記者是廣播連線的核心,他(她)在第一時間讓聽眾感受到了第一現場,與新聞事件同步,滿足聽眾第一時間獲取信息的需要。在現場連線報道使用得越來越頻繁的時候,記者能夠長時期保持情緒的調動又顯得非常可貴。記者面對所處現場環境,要有激情、有表達的欲望,如果有,現場連線就成功了一半,因為積極的心態有助于激發靈感和傳遞熱情,即使記者的語言不太多,他(她)的語音語貌也會感染到聽眾,使聽眾有身臨其境之感。因此,記者的情緒調動好了,現場連線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信工具的運用
手機作為新興的采訪工具和新聞發布平臺,越來越被廣播現場連線所熟練、巧妙地運用,它的優勢主要有:1、便于攜帶和使用,進一步延伸了新聞報道的觸角,為現場直播連線提供了技術支撐;2、傳輸速度快,一個電話號碼,直接接入直播間;3、在室內外,在高速移動的汽車、火車,在狹窄的管道、洞穴,在擁擠的人群,即使在惡劣的氣象條件下,只要當地有手機信號覆蓋,手機都能夠正常完成現場連線報道任務。可以說,幾乎可以全天候、全地域、全時域運用手機進行現場連線;4、成本低,幾百、幾千元的手機,遠遠比一套直播設備便宜。endprint
雖然手機有它的特定優勢,但在現場連線報道中也存在弊端。我們知道,大多數人的手機會帶有上網、視頻通話、導航定位、無線搜索等功能,但在現場連線中,這些功能都會影響到現場連線過程中的效果,甚至會中斷連線。這里一定要注意“四防”,即:
1.防止手機開啟免提模式。許多記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為了方便現場的被采訪嘉賓聽得更直接、更清楚,從而更好地了解、配合好某次連線,記者就會將手機設定在免提模式。這種單純的想法基本上適得其反,從以往的結論來看,使用過手機免提模式的現場連線,都存在信號不穩定、記者和被采訪嘉賓的聲音出現傳輸斷條或者很空曠的現象。
2.防止手機上網等其他功能。記者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大都帶有上網功能,可是在現場連線中,建議記者關閉上網功能。因為手機一旦上網,在連線通話過程中,一些因上網而彈跳出來的,如:微信、微博、QQ,甚至廣告等信息提示發出聲響,會從廣播當中突然聽到“嘟”的一聲,這樣會大大影響連線的直播效果。
3.防止來電。在多次現場連線報道中,我們由于沒有提前設定“阻止來電”,因而記者在連線時發生過突然有電話打進來,如果不馬上切斷,就會聽到連續的“嘟嘟”聲;如果馬上按掉,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的連線電話信號中斷了,這樣的連線損失更大。
4.防止電池的電量不夠用。人是決定因素,裝備是重要因素。每次現場連線之前,記者都要檢查一下自己的手機設備電量是否充足。不充足電量的手機要么出現“嘟”的提示音,要么在現場連線中途斷電,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尷尬的結果。2016年6月15日,中國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高峰論壇在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舉行,當時,來自國內近百家媒體記者競相采訪報道。營口新聞之聲記者在論壇開幕式上采取向直播間發回現場連線報道。由于準備充分,提前寫好了采訪提綱,被采訪嘉賓也準備就緒,這時,連線記者發現手機電池電量不足20%,由于擔心在連線中途手機會斷電,記者臨時向同事借用了另外一部手機,這一細心、靈活的做法避免了一次極有可能發生的報道意外。因此,現場連線中,記者在通訊工具——手機的使用上,應該格外用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現場連線報道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業界還沒有固定的答案。目前我們經常聽到的現場連線時長從2分鐘到10分鐘不等。筆者認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表述出新聞事件的核心內容就是最佳的時長。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記者較好地運用現場連線的報道方式,更好地發揮它的魅力,傳播新聞、放大思想,用具有真實感、親切感的表達,給聽眾無法看到的現場,讓聽眾入耳入心,達到鼓舞人、激勵人的效果。
(作者單位:營口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2013年1月《記者搖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