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凝輝
摘要:一提到現代設計產業,就不得不提英國和美國。英國和美國都是現代設計思想的起源地,也是最早發展設計產業的國家。雖然英國和美國的設計風格有很大不同,但是,這兩者的設計產業是平行發展的,有些內在的發展規律是相通的。我們通過分別研究這兩個國家的設計產業形態,分析其優劣之處。
關鍵詞:現代設計;產業形態;設計產業;產品設計
一、英國設計產業的發展狀況
(一)設計產業背景
設計產業是上世紀80年代在英國被正式提出的,但是這類活動早在工業革命的時候就已經有實踐過。英國第一次明確的把設計作為一個獨立的活動是在1836年,并在次年建立皇家藝術學院。為了使藝術與工業設計能夠結合,英國做了很多嘗試,如手工藝運動和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上的演講,這都是對了藝術與產業關系的嘗試。
(二)作為獨立產業發展歷程
英國的設計產業作為獨立產業發展良好,尤其是設計顧問公司的發展,越來越成為設計產業的主體。上世紀30年代,英國開始正式實施設計師注冊制度。發展到40年代,設計顧問公司已經擺脫了傳統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體系。50年代,成熟的設計顧問公司形成。80年代走上全球化道路。英國政府對設計產業也是大力推廣的,并成立設計協會,明確目的:“盡一切努力以推動設計在英國產業中的應用”。為此,設計協會舉辦了很多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設計產業現狀
英國的設計產業逐漸走向成熟和穩定。尤其是在“創意產業”提出后,英國就已經決定要把設計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利途徑。現在英國的設計產業規模大且多樣化。例如: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建筑、時尚、手工藝等。此外,英國還擁有4000家商業設計咨詢公司和很多自由設計師。從就業上看,英國每年大約有18萬人從事設計產業、一萬多家設計咨詢公司。當然,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從事設計產業的人規模也不小。從企業規模上來看,設計產業大規模的公司較少,中小型企業較多。
(四)設計產業特點
1.沙漏型產業結構
英國的設計產業機構,從整體來看,呈沙漏形:少數的大規模公司、中等規模的公司、大量的小公司。
2.設計與商業的結合
設計公司認為,作品的商業開發價值是放在首位的,其次是質量和內涵。尤其是對于一些大型企業的產品外觀設計上來講,能夠賣得出去,得到消費者的喜愛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這種市場導向是設計走向商業的必然。
二、美國產業設計形態
(一)設計產業的發展背景
美國設計產業之所以能發展的這么好,有其歷史原因。“一戰”后,美國發展其工業,用科學的管理和流水線生產來改造工業生產。“二戰”后美國經濟實力更強,生產力不斷提高和國內國外市場也不斷擴大。這也使信奉著實用主義的產品設計得到長足的發展。
20世紀20年代左右,美國經濟開始出現衰退,越來越多的小公司破產。經濟危機爆發后,企業為了生存,采取的競爭手段更加激烈。為了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美國的大企業,專門雇傭了設計師,為其產品的外觀進行設計。同時,一批獨立設計工作室也應運而生。他們根據客戶的要求,對產品的外觀、包裝、企業標志、企業形象進行設計,這些設計師與企業長期合作,形成了活躍的設計氛圍。美國的競爭環境也讓美國的設計師們對于設計所造成的商業價值有很大的追求,
(二)設計產業的發展
美國的信息技術一直都是最先進的,無論是在計算機軟件還是在硬件部分,都居于世界領先水平。這讓美國進入了一個以信息產業為龍頭的新時代,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設計產業有了新的發展。
與傳統的設計工作室不同,此時新型的設計工作室,無論是在設計手段、服務領域還是在設計理念上,都緊緊抓住了信息時代的特質,設計業務得到快速展開,并建立信譽。
新型的設計產業除了為企業提供產品外觀設計外,還有更系統的服務。比如,提供市場調研、人機學研究、消費者研究甚至是公關策劃等。而且他們已經建立了全球性的服務網絡,應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與此同時,企業管理也發生變化。
很多企業開始把設計用作提高產品附加值的一個手段,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由越來越多的企業設立設計部門,專門進行產品的研發。再加上信息技術的普及,設計手段也得到革新,SGI(Silicon Graphic)圖形工作站和Alias、Pro-Designer等設計軟件讓設計變得更加靈活快捷,設計本身也變得高科技化了。
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設計產業主要為結合業態型。設計與企業相結合,設計越來越成為不可缺少的部分。設計給產品帶來增值,一些企業專門以創新的設計來吸引顧客。這種類型的產業集聚在一起,成為設計產業集群。
(三)美國設計產業的運行模式
1.商業運作,尊重市場規則。
2.在美國設計產業中,無論是結合型還是服務型的企業,都是實行商業運作的。結合型的公司,設計是增加產品附加值的一個方面,這種類型的公司以市場為導向,衡量產品設計好壞的標準是市場的反饋,這些公司在為企業提供產品設計的同時,還有相關的設計培訓等服務。
3.多樣的投資主體。
4.設計產業吸引的投資主體越來越廣泛,讓設計產業也得以延伸,更好的開拓業務。
5.在本國總部建立研發中心,在發展中國家進行生產的模式既利用了本國的設計人才和投資環境,又利用了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和勞動力。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得美國的設計變成一種全球性的時尚,風靡全球。
6.政府的支持。
7.美國政府對于設計產業的支持來自于法律上的保護。在美國,設計侵權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美國為設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護,對于侵權行為也采取了有效措施。這保護了設計師和公司的利益,讓他們的成果能夠為自己所用,并產生利益。這顯然有利于激發設計師和公司的積極性,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三、結語
比較美國和英國的設計產業,發展過程有相似之處。因為社會環境和民族文化差異大,因此設計產業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設計風格上,英國更注重設計的人文訴求。美國的設計效率更高、風格明快,設計更注重市場節奏。從企業模式上來看,英國設計產業更傾向于服務型。大量的設計公司聚集在倫敦,為各個企業提供服務,這些公司以中小企業為主,是英國設計創意的來源。相比之下,美國的設計產業更多的是結合型的企業。大公司把設計作為一個部門設在公司內部,專注產品的研發和包裝。
【參考文獻】
[1]張艷河.中美工業設計課程體系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
[2]劉爽.英國設計委員會政策影響力初探[D].中央美術學院,2008.
[3]劉曦卉.英國設計產業發展路徑[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2(02):45-47.
[4]李硯祖,張黎.設計與國家的雙贏:英國設計史的身份意識[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3(05):7-13.
[5]李硯祖,張黎.實用與民主的技術崇拜:20世紀美國設計的風格化與國家身份[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13(06):79-85+221-222.
[6]郭珊.美國商業性設計的廣告符號學解讀[D].湖南師范大學,2012.
[7]王華曉.美國工業設計卓越獎(IDEA)評選機制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0.
[8]王新.美國設計行業BIM應用歷程的啟示[J].建筑創作,2011(10):167-170.
[9]常冰.美國設計:自由源于自然[J].汽車消費報告,2010(04):110-115.
[10]劉爽.英國設計委員會政策影響力初探[D].中央美術學院,2008.
[11]劉曦卉.英國設計產業發展路徑[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2(02):45-47.
[12]李硯祖,張黎.設計與國家的雙贏:英國設計史的身份意識[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3(0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