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仁華
摘要:如何利用中等職業學校具備的良好教育培訓資源開展職業培訓,是中等職業學校應該考慮的問題。本文分析了中等職業學校開展職業培訓的現狀,提出了中等職業學校開展職業培訓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校;職業培訓
就業是民生之本,培訓是成才之路。我國《就業促進法》對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勵職業學校開展就業前培訓、在職培訓、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職業學校理應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積極回應,開展職業培訓,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勞動力就業和再就業。
一、職業培訓的定義和現狀
《教育大辭典》將職業技術培訓定義為“職業技術培訓是使從業人員獲取某種職業所需專業知識或技能而進行的培訓工作。其內容包括職業道德、安全衛生等方面。一般學習時間較短,不以取得學歷資格為目的,學習結業經考核合格后,可按國家規定發給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和技術等級證書。”這一定義對職業培訓的內涵、特點、所包括的內容等作了較為全面的闡述。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職業教育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上,凸顯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職業培訓從職業教育的邊緣走向核心,顯示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但同時也存在著培訓規模小、發展速度慢、培訓成效低等問題。職業教育迫切需要從“全日制學歷技能教育”向“非學歷的中短期職業培訓”方向跨越,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重,讓職業教育成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具有大眾性和普惠性的教育。
二、中職學校如何合理有效開展職業培訓
(一)完善立法體系
職業培訓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國普遍重視職業培訓立法。我國目前對職業培訓立法主要集中在部門規章和政策性文件上,立法層次較低,無法適應職業培訓發展狀況,因此需要對職業培訓立法加以完善,盡量單項立法。
例如:為保證職業培訓的實施,德國頒布了《職業培訓促進法》,成立了“職業培訓總委員會”,來加強與職業培訓有關各方的協調和聯系。現在,職業培訓在德國很普及,“人人都要接受職業培訓”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二)圍繞職業教育開放實訓中心建設,形成特色培訓項目
職業學校開展職業培訓,必須考慮培訓規模、培訓效益和與學歷教育共同發展的問題,因此在進行培訓項目開發時,應著眼于可持續發展,形成一個合理的教育培訓產品序列和更新制度,要依托職業學校自身專業、資源優勢和已經相對成熟優勢培訓項目,加強研發,形成系列化的特色培訓項目。對于職業學校來說,要繼續擴大公共開放實訓中心面向社會的“開放”程度,提高實訓中心的利用率,形成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培訓項目群。
(三)適應非學歷培訓市場運行規律,加強社會各界合作
職業學校應與政府相關部門,行業企業等社會各階層有著密切的聯系,構建一個面向社會各界的公共職業教育培訓服務平臺,有效開展教育培訓領域的合作。要組織力量加大對職業培訓規律的研究,尤其是對非學歷教育培訓市場的運行機制的研究。
(四)創建多種職業培訓模式
職業學校也要轉變觀念校企合作,大力開發新的培訓模式,嚴格管理周到服務,建立職業培訓與學歷教育的溝通渠道。由小做大,實行滾動發展。同時,學校還應進一步加強學校自身的建設,包括師資、設備、教學質量等。還需要進一步熟悉市場,貼近企業,以了解社會對職業培訓的需求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規格的要求等,要進一步加強辦學形式的改革以及更強有力的政策保障。通過創建多種職業培訓模式來達到目標,目前學校可以采用的模式主要有:合作培訓模式、訂單式培訓模式,培訓與就業推薦結合模式。
(五)創新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
以就業為導向實施教學,例如可以引入新加坡的“教學工廠”和德國“項目教學法”以及“行業導向教學法”,調整課程設置與教學大綱,強化能力培養,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使教師對社會崗位性質喝需求有直接的認識,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實踐教學水平。
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資力量,使之與企業,工廠形成產業化一體化規模,因此走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是必然的。
(六)加大教育資源投入
職業學校教育資源不足和共建共享程度差,影響了職業培訓的實施效果。開展職業培訓對教育資源的要求大大增加,需要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所以政府和學校應加大對職業教育資源的投入,保證職業培訓的順利實施。
(七)實行多樣、靈活、開放的培訓辦學模式
職業培訓學制要多樣,根據培訓專業的不同,培訓學制可以為1—3個月、半年制、1年制、1年半制。要根據不同培訓項目和學習者的實際需要,實行靈活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如可以開辦日班、夜班、雙休日、節假日班等。同時也可以推行學分制等彈性學習制度,為學生半工半讀、工學交替、分階段完成學業等創造條件。
(八)優化崗位設置,進行市場化運作
要充分調動學校培訓機構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中職校首先要根據學校的職業培訓發展計劃、發展現狀、工作開展的需要設立培訓機構的崗位,其次要通過強化制度建設,進一步明確各崗位的職責權限。
【參考文獻】
[1]張偉江.上海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歷史現狀及未來[J].上海教育,2005(12).
[2]余祖光.職業培訓: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空問[J].職教通訊,2001(08).
[3]趙鋒.職業學校急需撐起培訓半邊天-來自職業教育飛速發展的現實思考[J].上海教育,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