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聚+趙寅
【摘 要】如何防范會計舞弊行為一直是眾多人員研究的主要問題。從當前企業會計舞弊的發生原因情況來看,舞弊行為的產生主要源于經濟利益。目前我國當前控制會計舞弊中存在公司治理制度缺陷、外部審計缺少獨立等問題,導致會計舞弊行為愈演愈烈,影響了企業會計的發展。本文主要對企業會計舞弊行為法律使用問題進行研究,結合我國企業會計舞弊發展特點,針對性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會計;舞弊行為,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從當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現狀來看,企業會計上市舞弊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社會秩序,給投資者造成了巨大權益損失。積極研究企業會計舞弊不僅可以維持證券市場穩定,也是保證投資者權益的主要方式,必須及時對其進行分析。
一、概述
目前會計舞弊定義還存在很大爭議,經過查找并分析相關資料,將企業會計舞弊定義為:會計舞弊是會計行為者為了獲得不正當利益,有目的、有針對性、故意的違背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一種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會計舞弊最顯著的特征是:第一,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造假行為。第二,使用欺騙手段,違背了真實性原則,進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第三,舞弊的主要目的是獲得不正當利益,主要獲得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等私人利益。第四,會計舞弊是一種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方式。
二、分析企業會計舞弊行為產生的原因
第一,經濟利益是舞弊的直接原因。經濟利益是舞弊者造價的驅動力,舞弊者會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顧風險進行利益驅逐。相關人員認為,一些公司成長速度緩慢時,就會在壓力作用下產生舞弊行為。此外公司財務增長 速度、股價和公司歷史都是舞弊產生的主要危險因素。
第二,公司治理機構缺陷是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產生的內在基礎。國內外相關均認為,公司治理機構完整性與企業信息真實性具有很大聯系,只有在一個管理穩定、治理完善的企業中,才能保證會計行為的穩定運行。此外,企業內外部均可對決策者提供相關信息,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善應成為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股權結構設置不合理,容易導致會計信息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中失去了內部監督和制約職能。
第三,獨立審計較缺乏。獨立性是保證會計審計的靈魂。注冊會計師已經成為跨級舞弊治理中不可缺少的建立機制,對會計舞弊治理具有很大作用。雖然會計舞弊與審計意見沒有直接對應關系,但舞弊行為保留的審計意見已經成為舞弊發生的必然條件。在實際分析中,可以將審計理解為會計舞弊行為發生的信號。
三、我國會計舞弊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1.公司缺乏健全的治理結構
一方面不能滿足中小股東財務監督權。雖然我國實施的《公司法》中規定了股東的權利,但是由于法律規定不詳細,不能結合實際對會計賬簿的種類、范圍和期限進行查閱,不能保護股東的權益,缺少實際操作。而且沒有劃分清正當和不正當目的的界限,成為了股東實行查賬全的借口;另一方面,獨立董事會制度不全面。董事會是企業中重要的部分,直接影響公司和股東的利益。目前我國董事會主要存在激勵機制不健全,選聘機制不合理等問題;最后一方面,監事會形同虛設,不能充分發揮其的作用。首先,監事會設置的辦事機構都是兼職,不符合公司財政會計監督;其次,監事會成員絕大多數都是職工代表,主要為內部員工;最后,監事會任職資格沒有詳細規定,缺少財務檢察權,不能發揮財務監督作用,經常會出現會計舞弊現象。
2.法律責任規定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處罰力度不夠,《會計法》中對違法會計人員、單位責任人和國家工作人員的處罰力度不夠,不能充分發揮法律的作用。其次,沒有規定詳細的民事責任。民事責任主要以救濟他人為目的,主要賠償在社會中損失的利益。目前我國對企業會計舞弊法律監控主要存在重視行政和刑事責任輕視民事責任等問題。在我國發展成熟的市場環境中,不僅要追究刑事責任,還要對監事會、董事會等責任進行追求,保證投資者的權益。
3.獨立審計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
獨立審計是一種防弊機制,注冊跨級人員承擔著會計信息風險、降低會計信息成本、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等責任,但是由于我國審計制度具有較強的行政色彩,導致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個人行為短期化發展。經過分析可知,獨立審計法律規定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現行注冊的會計師聘任制度影響了獨立審計獨立性。很多會計事務所為了獲得較多的業務,不得不根據政府官員指示形式一些業務,而且注冊會計事務所數量較多、規模較小;第二,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監督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主要存在監督管理手段低下、監管人員缺乏等問題,財政監管流于形式,影響了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第三,行業門檻較低,法律責任較輕。我國會計事務所主要實施有限責任制和合伙制,影響了會計行為的發揮。
四、完善我國控制會計舞弊會計法律制度的建議
1.完善企業內部監督
第一,完善監事會監督財務的制度。首先要及時完善監事會人資格規定,保證監事會的設定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財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監事會必須具備財務、審計、法律等管理的水平,監事會內部員工必修有注冊會計師職業證書和會計資格證書,并具有從業經驗。其次,劃分清監事會財務職權,規定好監事的監督 權利、監督方式和首先,保證監事會檢查權利的程序化進展。監事會可以對財會計報表、中期報告和年度報告等財務狀況、資金流量和編制方法等進行分析,保證董事會制定的會計報道不能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司規定,提出書面審核報告。
第二,建立健全審計委員會制度。首先,在審計委員會中選擇獨立董事。在實際操作中必須遵循:(1)選擇候選人時,要求董事回避選擇,避應利益問題造成財務問題;(2)對候選人獨立任職做出明確規定。獨立董事會任職不能超過3年,一般超過三年后留任董事會失去董事資格;(3)薪資問題給董事獨立性造成了很大影響,可以利用獨立董事會激勵機制實現董事會和股東利益的統一。
2.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
建立健全注冊會計師制度。首先,完善注冊會計師監管制度。充分考慮我國國情,在實際操作中,政府監管機構和自律監管機構必修尋找積極的切合點,可以設置主公司機構,使用整卷市場實現各方面信息分析,讓財政部、證券機構和行業協會等形成監管合力。其次,發揮審計的獨立性。積極改變跨級事務所和審計單位的雇傭關系。積極改變會計事務所和設計單位的經濟關系,保證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隔斷注冊會計師和被審計單位的關系,讓注冊會計師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3.完善法律責任規定
一方面積極建設并完善民事賠償制度,保證違法行為責任人必須承擔異性的民事賠償責任。同時還要完善并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投資者的影響程度,確定出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另一方面,及時對違法亂紀的責任人實施“市場禁入”。另外,還要在民事責任方面,擴大會計舞弊遭受損失的組織和個人,主要為供應商、市場監督部門。
4.使用合理的審計技術和審計程序
只有應用合理的審計技術和程序,才能有效的實施審計程序控制。第一,加強實地觀察和監測,在很多舞弊事件發生中,都可以利用觀察和監測發現問題,所以必須加強觀察;第二,加強復核性程序審查。審計人員不能及時發現舞弊行為的主要原因是僅僅關注當期會計數據,與之前數據發生了分離,所以必須強化程序審核,促進審計程序的進展。
五、結束語
本文主要對企業會計舞弊行為法律使用問題進行分析,闡述了舞弊產生的原因和我國法律制度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我國企業會計針對性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可以及時解決企業會計行為法律使用問題,促進企業會計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岳殿民.中國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模式特征及識別研究[J].天津財經大學,2010,(04).
[2]龍鳳.企業財務舞弊特征與審計方法研究[J].西南財經大學,2012.,(01).
[3]曲豐敏.會計舞弊的外部防范與治理問題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2014,(02).
[4]凌薇.論會計舞弊法律規制的缺陷與改進[J].湖南師范大學,2015,(11).
[5]鄧雪聰.上市公司會計舞弊的法律控制研究[J].湖南大學,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