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山
【內容摘要】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踐可以讓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更加充分與深入,能夠讓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更加自由與放松,并且能夠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表達各種看法,是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及氛圍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對于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而言,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展開可以很好的實現閱讀教學的深化,能夠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個性化表達的機會,并且可以極大的加深學生對于閱讀文章的感受與體驗。
【關鍵詞】高中語文 個性化閱讀 教學
將個性化閱讀教學引入高中語文課堂,這可以讓學生在文章的學習中更加輕松愉快,并且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加強個性化閱讀教學模式的融入,讓學生對于閱讀教學的投入熱情更充分。這樣學生對于文章的學習才會更加積極主動,也更容易領會到文章的內涵和情感表達。
一、鼓勵學生對于文章的個性化理解
個性化閱讀有各種體現形式,結合不同的文本類型可以采取的教學切入方式也會存在差異。首先,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對于文章展開個性化的理解,不能限制學生的思維,要鼓勵大家就文章表達自己真實的理解與感受。閱讀教學和其他范疇的知識教學有所差異,對于文章的理解本來就個性化較強,同樣的文章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層面進行解讀。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定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要鼓勵學生有更多創造性的文本理解與剖析,并且在課堂上真實表達自己的各種想法感受。這不僅充分體現了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內核,這也會給學生營造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過程的樂趣。
比如,講解《江南的冬景》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自由閱讀,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作者筆下的“江南”是指哪些地方?(2)將描寫江南美景的段落畫出來,并給不同的畫面擬一個標題。(3)作者筆下的江南冬景有什么樣的特征?(4)通過描寫江南的冬景,作者想要表達一種怎樣的感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角度來思考這些問題,在解答時也可以表達各種個性化的觀點。這樣的教學引導方式會讓學生迅速融入課堂,融入文字中,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凝聚力。
二、師生間進行有效的對話與碰撞
個性化閱讀教學同樣體現在課堂教學的開放性上,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更多有效的交互對話,可以在碰撞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加活躍。對于有的文本的講解過程,教師要善于透過對于學生的引導啟發來慢慢將學生引入文章中,讓學生能夠逐漸讀懂文章,并且有效的把握文意。這樣的教學形式將會發揮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能夠讓學生更迅速的把握文章的內核,并且能夠在文本分析時有更多的個性化表達。
比如,講解《邊城》這篇課文的時候,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學生了解到了故事的梗概。當學生基本掌握了故事梗概之后,教師可以和學生展開交流互動。教師可以問學生:在這個故事中蘊藏著幾種感情?這些感情分別是什么?有的學生會說是愛情,有的會說是親情,還有的會說友情……從學生不同的答案中我們可以看出每一位學生對文本做出了個性的反應,以及學生解讀文本的創造性。教師要多展開這種對于學生的有效啟發,透過引導的過程來促進學生更充分的融入到文章中,并且加強學生在閱讀中的文本體驗。
三、讓學生有更多個性表達的空間
隨著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增強,對于文章的體驗能力的一點點加深,教師可以慢慢在閱讀教學中鼓勵學生有更多個性化的表達,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有更多的獨立思考。閱讀教學其實是一個激發學生思維的過程,透過閱讀文本來一點點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感受到文章所要傳達的深層次含義,這才是閱讀教學應當實現的內在目標,這也是個性化教學模式下可以達成的一個目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在閱讀中以及在文本的剖析中有更多的個性化表達,這樣才能夠豐富學生在閱讀課堂上的有益收獲。
比如,講解《相信未來》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法來讓學生討論以下幾個問題:(1)這篇詩歌中有很多意象,這些意象表達的意義是什么?(2)當學生朗讀完第一詩節、第二詩節之后,感受一下詩人想要表達的感情。(3)在朗讀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詩節之后,思考一下詩人為什么相信未來呢?圍繞著這幾個問題來讓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發表自己的見解,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教師要鼓勵學生的各種個性化表達,要分析學生的觀點與想法,讓個性化閱讀教學在課堂上得到更充分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