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
【內容摘要】高中物理探究教學活動意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性科學素養,進而使高中生能夠以物理科學知識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最終彰顯科學為人類服務的價值功能。對以往的高中教學活動來考察,會發現高中物理課堂氛圍凝重,嚴重壓抑了學生的求知個性和探索意識,最終使高中物理教學活動沒有成效。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基于社會發展對物理學科的現實需求,對高中物理學科進行改革,構建探究式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為高中物理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新路徑。
【關鍵詞】高中物理 探究式教學 問題
對高中物理學科整體學業成績不高的原因進行探究,發現高中物理教學陳舊教學模式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關鍵性因素。這要求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者基于高中生物理學習的個性需求、物理學科發展的新勢態以及教育的現實目標要求,開展探究式物理教學活動,使探究式理念和精神滲透到學生學習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以便于學生形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最終促使學生成才成長利用物理學科知識為人類造福。
一、注意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不同于科學探究
探究式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和環節,教師根據課程教材的設定以及教學目的,教師給予學生創建探究學習的環境,推動學生去主動學習和探究問題,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只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進而通過學生的自我性努力把問題的答案挖掘出來。顯而易見,探究是一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不是一項簡單的教學活動,而是一項有準備、有目的和系統的教學展開活動,不是把現成性的問題答案給予學生,而是靠學生自己的努力去得到答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從研究的視域來說,探究式教學與科學探究兩者之間有共性又有個性,從教學的視域來說,探究式教學要有既定的教學目標,即在沒有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已經對既定的問題,問題如何開展,答案探究的過程如何運作已經做了科學而又詳細的規劃。從實質上來說,探究式教學活動是一種基于模擬的形式而開展的科學研究活動,其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主展開,而且還要求在教學活動之前對根據課程教材內容和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整體性設計。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設計不能夠完全建構在學科的純理論基礎上,而應該基于日常生活中所反映的學科現象加強學科知識的鏈接,注重理論知識與現實學科實踐活動的統一,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大量的事實來應證理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而無形地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重在物理教學而不是物理科學
1.課程目標是探究目標的前提和基礎
高中教師在開展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活動,并不是盲無目的地開展,而是建構在學科教學的課程教材內容和目標基礎之上的,且兼顧了學生的學科認知水平和實驗課程的操作能力。在物理探究式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方法和思維,讓學生吃透物理教材的內容,并利用物理原理對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能夠進行深刻的解讀,并以物理實驗來應證物理學科的應用性特點。
2.站在探究的深度和高度視域提出探究問題
問題是探究式教學的核心要素,只有問題確立和細化了,探究式教學活動才能夠順利開展。可以說問題的設置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探究式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因此,這就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對于問題不是淺層次性和現象性地提出,而應該深讀物理教學活動的教材內容,并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把未直接反映出來的物理重點和難點生成出來,并根據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整合問題,以便于通過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探究素養。
3.自主探究和實踐活動要緊密相結合
知識的獲得總是由直接和間接經驗兩種途徑獲得,對這兩種途徑進行比較可以得知,直接經驗得出來的答案,更讓人印象深刻,更讓人全面性地把握知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高中物理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主性地安排自己的物理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物理能力水平而展開具有自我學習特點的教學活動,從而形成一個對物理問題解決的自我研究、自我分析、自我選擇和自我評價的過程。通過這一自主探究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形式,促使學生真正明白物理學科的理論學習特點以及實踐應用領域,進而對物理學科有一個全局性的掌握。
例如:在進行閃電和雷聲兩者的速度教學活動中,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先預設先看到閃電而后聽到雷聲,以假設這一問題成立,對光速進行測量實驗,提出不同的物質中所反映出來的光速是否具有一致性,而后學生根據既定不同物質的光速測量進行理論性驗證,最后以物理實驗模型建構的形式以對光速進行表達,這樣就給予了學生進行探究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