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峰
(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吉安分局,江西 吉安 343000)
水上交通安全風險及其船籍港安全管理機制
肖峰
(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吉安分局,江西 吉安 343000)
船籍港管理是海事管理部門為解決水上交通安全提出的海事管理模式,本文主要闡述了現階段船籍港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同時提出了相應的管理對策,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士有所幫助。
水上交通;安全風險;船籍港;安全管理
DOI編碼:10.13646/j.cnki.42-1395/u.2016.10.013
船舶作為水上交通重要的工具,對其監督管理的水平直接決定著水上交通安全的水準。船籍港管理是海事管理機構為提升船舶監督管理水平提出的管理模式,主要在于增強源頭管理和綜合管理的力度,從而提升本轄區船舶運行安全狀況。目前我國的輸運船舶大約為200萬艘,而且船舶的種類較多,普遍存在著技術條件差、運行時間長、船員的素質相對較低等問題,特別是在春運等特殊時期交通的壓力非常大,水上整體通航環境較為混亂。這就需要對現階段船籍港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進一步完善其安全管理機制,確保水上交通安全運行。
(1)區域性水文和氣象條件。我國水域廣闊,每個水域都會有自身特色的水文和氣象條件,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水上交通的安全性。例如南方區域春夏季大都會是多雨和潮濕的氣象條件,而在冬春季就會常常出現大霧,這會對船舶的航行視線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風力以及風向隨季節性的不斷改變、潮汐的不斷變化都會給水域的交通安全造成較大影響。
(2)通航港口的建設情況。隨著水上交通的不斷發展以及水上運輸行業的進步,我國的港口逐漸開放,水域開放程度在不斷增加,這就造成了安全管理的水域范圍越來越大,管理難度在不斷增加。另外,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特種船舶要進出港口,這就要求增加港口的航道,造成很多開放水域并不是非常熟悉,水內布滿了暗礁,這就會造成航行安全風險。
(3)船舶交通量影響。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經濟發展需求的上升,水運船舶種類在不斷上升,現階段水上運輸船舶種類主要有:漁業類船舶、旅游類船舶、客貨運輸類船舶、渡口類船舶以及采礦類船舶等。除了船舶種類不斷增加外,由于經濟發展的需求船舶的數量也在不斷上升。這些都極大提升了水上交通量,造成交通管理難度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越來越大。
(4)個別違章船舶的影響。某些船舶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常常出現違規運輸、違規操作的情況,最為嚴重的是吸沙船以及運沙船,最大的問題在于超載運行以及冒險運行,這樣就非常容易造成沉船或者碰撞的問題。除了自身問題之外,違章的船舶也有可能造成正常運行船舶的危險,對于整體水運安全都有影響。另外,很多個體的漁船也常出現違規問題,例如超出正常營運許可的商業運營、違規運輸危險物品等等,這些行為都會造成水運事故。
(5)船舶質量以及船員素質的影響。某些私營的漁船和從事運輸的船舶質量相對比較差,同時船員的素質相對較低,這些都會造成水上交通安全的問題。這些船舶從整體結構到操作性能都是比較差的,甚至某些船員不了解水上交通的相關規定,很多光是憑借經驗進行操作,這就極大的增加了水上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
從現階段來看,船籍港管理還存在如下問題:
(1)沒有明確船籍港管理內容,船籍港管理和現場管理相混淆。現階段按照船舶所屬國籍不同將船舶的管理分成船旗國管理以及港口國管理,相關管理部門都是根據自身業務職能進行管理,對于船舶所處狀態缺少必要的評價以及全面的評估,相關管理部門對于本港籍船舶沒有足夠的控制和管理力度,并沒有真正實施船籍港管理。
(2)船籍港海事與港口海事沒有足夠的信息交互,船籍港海事不能充分掌握登記船舶的安全信息。船舶屬于流動性高的工具,在實際運行中會產生很多安全監管信息,但是這些信息非常分散,對其監管難度較大。另外,船籍港海事與港口海事對于船舶監督管理的信息沒有進行及時、準確以及完善的交流,這就造成某港口管理發現問題后(例如船舶違章、檢驗質量、責任事故等)不能快速、準確傳遞給另外的港口,船籍港不能采取對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也沒有對收到的信息進行必要的處理,造成安全管理不夠到位。
(3)船舶安全檢查制度不夠完善,缺少針對性。因為沒有良好對登記船舶進行各方評估,只能通過隨機的方式選擇船舶進行安全檢查,沒有完善的計劃,缺少針對性。海事管理部門并沒有將資源應用到需要被檢查的船舶上,這就使得很多安全性較好的船舶受到多次檢查,而很多安全性較差、風險較高的船舶不能得到有效監管,水上交通安全并沒有得到控制。
(4)船籍港海事管理缺少足夠的手段。船籍港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對于公司的管理、對于船舶檢驗質量的監督。從現階段來看,對于適用于NSM規則的公司來說,可以利用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完成相應的責任追究以及實施強制措施,但是對于不適用NSM規則的公司來說,沒有足夠的手段進行船舶質量監督以及責任追究,這就不能從根本上進行船舶監督以及質量控制。
(5)船籍港管理的信息化相對落后。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相對普及,很多行業都進行了信息化建設,船舶管理也不例外。海事部門開發了相應的管理系統和軟件,但是這些軟件大都是按照專業進行設置,不同專業間缺少必要的交互和信息共享,相關數據不能進行良好的整合。
(1)不斷優化完善船籍港管理制度。船籍港管理需要充分結合船舶的現場管理以及源頭管理,將按照現場實際監管獲得的船舶安全信息匯聚到源頭,不同等級管理部門要對本區域內的船舶安全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同時要將評價結果報送到現場監管部門,防止出現盲目監管的問題,真正有效的進行船舶管理。通過區域性、單位間的聯合執法來加強本港籍船舶的控制力度,形成船舶監管網絡,從而實現船舶的動態管理。
(2)增強管理的信息化建設。要以船舶登記系統作為基礎,進行海事相關業務軟件的整合,從而建立起船舶安全信息檔案以及數據庫。要充分掌握船舶所屬人或者公司的安全行為信息,主要包括的內容有:被管理單位和人員執行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技術規范的情況、公司以及船舶運行安全管理體系的具體情況、船舶以及船員的違章情況等等。船舶不管是在船籍港還是在別的港口,經過相關檢查和處罰等信息要及時輸入到相關模塊,經過海事業務軟件進行必要的整合處理,從而對船舶的安全性形成檔案,可以全面、準確、動態的反映船舶安全管理情況。
(3)增強船籍港海事和港口海事的聯系,調動相關職能部門聯動。船籍港的管理屬于綜合性管理,從現階段來看海事建設還不能很好的滿足海事監管的需要,急切需要建立起港口和有關部門的聯動以及信息交流機制。通過信息交流機制的建立使港口海事、船籍港海事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起很好的聯系,保證信息的通暢及時。船籍港海事可以充分采集監管信息,從而對船舶進行較為科學的評估,并將評估結果準確反饋給其他部門,提升船舶管理的準確性、針對性。
(4)加強船籍港管理手段的探索。加強船籍港管理的手段要從法律層面賦予海事管理機構相應的權限,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加強船籍港管理:第一,現階段我國采取的是船舶就近登記管理制度,對于全新登記的船舶要進行全方位的檢查,有問題需要整改檢查合格后才能允許運營;第二,給予直屬海事管理部門對本單位登記的船舶進行檢查監督的權限,要通過直屬海事局處理檢查過程中發現的船舶質量相關問題,并控制船舶和監督船舶檢驗的質量;第三,要增強對非強制性實施航運規則的企業進行指導,尤其要加強對管理水平差的航運公司的監管。
(5)建立起完善的船籍港評估體系。在船舶安全檢查質量考核指標的基礎上,要進行船籍港船舶登記數、船舶滯留數、船舶事故數以及違章數的綜合分析,從而相對客觀公平的對船籍港登記船舶質量進行評估,最終促進船籍港管理水平的提升。
隨著經濟的增長以及技術水平的提升,水上船舶的數量以及種類不斷增加,相應的交通安全風險也在不斷增加。通過船籍港管理能夠良好的控制交通安全風險,但需要相關人員認識到現階段船籍港管理存在的不足,通過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解決,從而提升船籍港安全管理水平,確保水運的安全。
[1]吳接根.創新水上交通風險管理機制服務航運安全發展[J].交通運輸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7):15-17
[2]黃樹坤;彭俊峰.淺談如何構建水上交通安全預控體系[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3(11):18-19
[3]余劍.水上交通安全風險識別與對策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5(10):22-25

U692.2
A
1006—7973(2016)10-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