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娜

摘 要:漢字作為我們中國民族獨特的文化特征和表現形式,是幾千年來勞動人們形象思維與理性思維相互結合的產物,作為一種象形文字,漢字不僅在結構構思巧妙,還具有一種質樸的獨特美感。所以說漢字在擁有文化性的同時有著一定的藝術性,這一藝術性在當前備受人們關注的家具設計中表現尤為突出,思想活躍,創意巧妙的設計者從符號學的角度大量地將漢字運用到家具造型設計中,在提高家具美學感的同時,賦予其一定的文化價值。下文旨在研究漢字在家具造型中的新概念設計,為我國的家具形態設計提供新的發展思路,推動中國家具設計發展新的輝煌。
關鍵詞:漢字;家具;造型;新概念;形態設計
在當代的家具造型設計中,我們國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舊沒有符合民族特色的完整設計體系,在世界上占據的地位還遠遠不能與過去相互媲美,這一發展狀況引起了相關人士的廣泛思考,最終我們發現要想提高我國家具設計的民族特色,可以將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漢字融入其中,漢字的諸多特點,尤其是形態之豐富完全可以引起家居設計新的思考,帶來新的變革。下文通過分析漢字藝術獨特的特點和內涵,以及當前家具設計新的要求,推進漢字家具造型新概念設計。
1 漢字藝術
1.1 漢字的字體特點
漢字作為中國民族獨特的文化特征,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衍化出了各種形態的字體,包括最初的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等,在形體上由圖形化轉變為線條化,再到筆畫化。在這一龐大的漢字體系中,每一種字體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構型特點,給人以不同的美學欣賞。甲骨文的筆畫瘦小、轉角方折,金文的粗肥填實,篆書的整齊勻稱、圓轉簡化,隸書的莊重、蠶頭燕尾,行書的行云流水、簡單大方,楷書的平直方正、中規中矩等都是漢字發展過程中獨有的字體特點,這些藝術性的大量采用都可以為家具造型的設計提供了新的概念思路。
1.2 漢字的民族性
漢字作為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造型優美、結構巧妙,蘊含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代表著中國民族無數勞動人民共同的審美認知與思維方式,具有鮮明的民族性。首先,象形是漢字基本的特征,生活和自然是漢字創造的主要來源,先人在對事物的基本認知之后用洗練的符號加以形象的表現,經過長期的簡化抽象處理,化繁為簡形成當前的漢字,在變化的每一個階段都有著非凡的記憶,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特征。其次,漢字體現著中國民族中求同存異的辯證思維,講求相似和對稱,反映出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符合中華民族的優秀傳承。
1.3 漢字的美學構形
漢字在構形上符合美學的原理,是抽象與具象的緊密結合,在中國的傳統審美觀念中,更加注重內在品質,認為神似比形似更重要,漢字正是符合這種審美觀念。另外漢字要求組成部分的中和,空間布局上要合理,保持美學的自然性。這種美學價值如果在家具中加以引用,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 當前家具設計新的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國外不同的思想觀念大量引入,對國內人民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家具的設計選擇上,人們有了不同方面的追求,所以,家具造型設計也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提高家具新的內涵。
2.1 文化要求
在我國古代,家具的造型設計可以生動地反映出主人的審美情趣和思想觀念,我們通過家具就可以清晰的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這種對家具嚴格的選擇形成了中國民族獨特的文化,并歷代影響著后人的審美。所以在當今的家具造型設計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古老的傳承,推進家具造成設計在文化上的內涵需要。
2.2 社會要求
家具從過去發展到今天,已經遠遠不是簡單的陳設品和日用物件,它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這是社會發展對家具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家具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另一方面家具設計更要展現民族特色,新時期的家具造型設計必須要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才可以更好地向前邁進,創造出新的輝煌。
2.3 歷史要求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家具設計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家具設計發展形成了一種耐人尋味的東方韻味,在世界的家居發展史上一直享有盛名,甚至影響著世界家具設計的發展。然而受到后來的殖民入侵制約了我國的家具設計發展,導致家具設計發展停滯不前。為了推進中國家具新的輝煌,當代的設計師有必要廣開思路,研究中國家具新的發展。以下為現代與古代漢字元素在家具造型的概念設計圖,分別為:圖1:“見”字形設計的書架;圖2“品”字形設計的椅子;圖3:古漢字設計的座椅;圖4:古漢字設計的家具。
3 將漢字融入家具造型新概念設計的策略研究
根據當前家具設計新的要求,設計師不僅要體現文化價值,符合社會要求,還要能夠再創中國家具造型設計新的輝煌,要滿足這些要求實屬不易。通過分析研究得出結合中國漢字的特點可以推進這一要求的發展進度,所以,下面將研究漢字在家具造型中設計的融入,推進家具設計發展新的變革。
3.1 家具造型的功能性設計
功能性表述的是家具形態的物質層面,比如在造型的色彩、材質以及裝飾圖案上使用方式和結構功能的傳達,能夠讓家具的使用者通過感官接收到這些信息,從而更好地進行溝通。結合漢字的特點,可以講漢字整體融入設計,例如明代的圈椅采用漢字“宋”的形態,在圈椅的扶手、后腿、背板和牙條等部位反映出漢字符號,這是針對功能性設計的。在背板上采用曲線截面的形態設計,與人體脊椎骨骼相匹配,增進家居設計的舒適感,在扶手上整體的對稱曲面設計,符合人們的行為習慣,這些細小的方面共同體現了漢字家具造型新概念的設計。
3.2 家具的形體三維漢字化設計
文字在家具造型設計中的應用在國外早有表現,他們在兒童的家具設計中加入字母和數字,使幼兒在生活中不斷地接受感官上的刺激,積累學習的興趣和愛好。這種設計的思維在今天對我國的家具設計影響重大。我國可以借鑒國外這種經驗,在兒童游樂園、商場等場所適當加入漢字的元素,增進漢字家具的趣味性,引起人們的共鳴。三維漢字家具設計要注意對漢字的選擇,能夠與周圍的環境相互協調。例如在學生書柜的設計中,采用“用”的形態,給人以舒展穩定,虛實對比的效果。
3.3 家具造型的漢字文化性設計
根據當前家居設計的要求,設計者要注重漢字融合下的文化性表現,使家具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象征意義。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表現,將漢字藝術融入家具設計中,是家具造型文化性設計的關鍵。這種設計理念主要通過以下幾個例子來體現。“其”字形兒童椅,將黃紅藍三種對比強烈的顏色進行組合,運用漢字巧妙的進行轉角設計,達到呵護孩子的作用,造型新穎的同時要兒童感受文化包裹的氛圍。“貝”字立柜,從字面含義來看,“貝”代表著寶貝的意思,意為十分珍貴,暗示出柜中的珍貴物品,是使用者在拿去物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對物品的呵護度,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和文化內涵。所以說,在日常的設計中,設計者要借鑒經驗教訓,敢于創新,積極加入漢字的文化內涵,提高設計的文化性。
4 結語
創意會為我們的生活增加許多意想不到的趣味性,尤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家具,它在我們的家庭中普遍存在,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將漢字這個文化的濃縮體加入到家具的造型新概念設計中,是家具設計的一大變革,也是漢字內涵的巨大發展。為了再創中國家具設計新的輝煌,充分發揮漢字的文化內涵,我們要不斷分析研究,探索漢字家具造型的新概念設計,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賈京生.論漢字中古代“紡織”、“家紡”、“家具”名稱及其關系[J].美與時代(上),2014(7).
[2] 李霞,佟建.淺談家具設計中的傳統元素融入[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1(8).
[3] 陳肖玲.淺談書寫文字基本功與家具設計相結合的教學策略[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6(2).
[4] 紀方圓,黃迅.國際化語境下的漢字形態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6(1).
[5] 田夢.基于小戶型空間的現代家具設計——以漢字多功能書架為例[D].貴州師范大學,2016.
[6] 龐彥寶,徐志杰,蔡琴蘋.傳統吉祥文字紋樣在中式家具設計中的運用[J].美與時代(上),2013(5).
[7] 李素楓.標志創意之維——解碼漢字的形、神、意[J].福建藝術,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