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娜
摘 要:自我效能感影響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通過分析自我效能感的來源、自主學習過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進而提出增強自我效能感的策略,以此來促進高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我效能感;英語自主學習;高職生
中圖分類號: G63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3-140-2
0 ?引言
高職英語的教學情況很不理想,大多數高職生英語成績水平普遍不高,英語學習內部動力不足,這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有關,教師過多關注語言知識點的講授和應試技巧的解析,教學模式單一,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導致了英語學習枯燥乏味,學生則無法積極自主地學習,體會學習的樂趣。如果要改變這一現狀,高職英語教育的重點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完成正規教育后能繼續有效學習,同時也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職業能力提升的要求。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自我效能感是影響自主學習的重要的內在因素,它會影響學習者對學習目標的選擇、學習任務的確定、學習策略的運用、學業情緒等。本文旨在研究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的影響機制,然后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策略來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促進學習能力的發展。
1 ?自主學習與自我效能感的內涵
自主學習指的是“對自己負責的學習方式”,具體來說,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習者自行確定學習目標、選擇適當的學習策略,并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水平制定計劃,同時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監控,最后能對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評估。自主學習能力的展開既需要外部條件的支持,也需要內部條件的支持,而自我效能感與自主學習能力關系密切。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它指的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為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調節和控制行為,并通過行為調控來影響行為結果,也就是說自我效能感影響到人們對行為活動的選擇、努力的付出程度、思維方式及行為效率。
自我效能感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對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根據班杜拉的理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發展來源于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以往的成功或失敗的學習經歷。學習者成功的英語學習經歷會提升其對自身能力的評估,他們往往對自己充滿自信,自我效能感水平也較高。學習者過往失敗的英語學習經歷則會挫敗其自信心,從而降低個人的自我效能感。第二,替代性經驗。學習者通過觀察其他和自己水平相似的學生的示范行為而對自身能力進行評估,成功的示范可以激發觀察者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失敗的示范會降低觀察者的自我效能感。第三,言語說服和鼓勵。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容易受到他人的說服性或鼓勵性言語的影響,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因此教師的言語評價會影響到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師的贊美、鼓勵、表揚等言語會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生學習動力更強。第四,學習者的情緒和生理狀態。壓力、緊張、焦慮等生理狀態會影響自我效能感,情緒也會影響學習者對自身能力的判斷。積極、樂觀等情緒會提升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緊張、抑郁、恐懼等負面情緒則會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2 ?自我效能感對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2.1 自我效能感和學習目標的確定
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選擇和確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學生往往愿意選擇那些略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或是略高于自身水平的學習任務,他們堅信憑借努力可以達成目標,而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往往選擇難度較低的目標,他們往往擔心自身的實力而回避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2.2 自我效能感和學習動機
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而自我效能感則能給學生提供一種促進自身學習的動力。這也就是說只有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并且能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那么學生才樂于學習,樂于積極、主動地學習。李昆、俞理明的研究表明學習動機和自我效能感、自主學習行為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就是說,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就越強,其自主學習能力也就越強。
2.3 自我效能感與歸因
自我效能感影響學習者對學習結果的歸因。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學習者往往把自己學業成功歸因于內部的、不穩定的因素,如能力和自身的努力程度,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充滿自信,相信通過不懈努力可以獲得成功,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習者常常把學業成敗歸因于內部能力有限或者運氣、題目難易度等外部因素。
2.4 自我效能感與情緒
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習者在進行學習活動時的情緒和生理狀態。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那么在面對學習困境時則會表現得更加沉著、冷靜,在學習任務中表現出樂觀、積極、主動、而那些自我效能較低的學生則感到焦慮、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在學習任務中表現出冷漠、消極、被動。
3 ?提升自我效能感,促進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促進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幾點建議:
3.1 引導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水平為其制定合理的英語學習目標,這些目標要貼合學生的實際,目標過高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目標過低則激發不了學生的求知欲。此外,教師設置的目標也要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整體目標和分目標相結合,這樣目標細化有利于學習任務的達成,學生則容易獲得成就感。
3.2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內容感興趣,學習才會更有動力,學習也會更有效率。首先,教師在教學時即要充分熟悉教材內容,又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要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豐富的學習內容和材料,比如說教師向學生介紹一些經典的英文電影片斷、英文歌曲、精選的英文小說篇章,這些學習材料兼顧了科學性和趣味性,同時和生活經驗相聯系,凸顯實用性。
3.3 積極引導學生合理歸因
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看待學習結果,要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作用來認識自身在學習上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讓學生把學業成敗歸因于內部的、不穩定的因素,讓學生相信通過自身的努力可以獲得學業進步。此外,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客觀地分析學業成敗歸因,肯定其積極的歸因,糾正其自身的歸因偏差。
3.4 調整學生的學業情緒
教師要關愛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積極為學生創設輕松、自由、愉快的學習環境。這就是說教師要同學生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愉快而自由、精神松弛而不緊張,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同時因為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緊張情緒,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躍起來,才會積極地思索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要多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積極的肯定,也要教會學生一些心理調適的方法來緩解學習壓力,輕松適應學習生活。
總之,自我效能感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關系密切,因此在教學中要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
參 考 文 獻
[1] 陳敏.國內英語學習自我效能感研究述評[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4.
[2] 林雅靜.自我效能視角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科教文匯,2014.
[3] 李冬燕.淺析自我效能感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應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
[4] 岳好平,施卓廷.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學習者自我效能感實證研究[J].外國語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