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供電所是國家電網公司的最基層單位,從法律層面上,只有把依法從嚴治企貫穿供電所建設的全過程,把“嚴”的要求全面落實到供電所管理和隊伍建設的各方面、各環節,才能確保從思想意識到操作實踐,都能夠遵循、貫徹、適應依法治國方略,
關鍵詞:五個常態化;法治建設;供電所
一、課題研究背景
一是響應國家政策的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而國家電網公司作為央企,堅決貫徹了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但是在供電所層面,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執行,推進法治建設:二是落實國家電網公司的工作部署。在國家電網公司二屆六次職代會暨2015年工作會議上,國家電網公司黨組1號文件《中共國家電網公司黨組關于全面建設法治企業的意見》發布。文件指出,建設法治企業,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和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全員守法、全面覆蓋、全程管控的總體要求,實施依法治理、依法決策、依法運營、依法監督、依法維權(“三全五依”),將公司建設成為以法治思維引領、以法治方式運作的“一強三優”現代公司:三是實現公司長遠發展的現實需要。公司2020年要全面建成“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基本實現“兩個一流”的目標,必須將法治原則貫穿到“兩個轉變”的全過程、全方位,自覺將各方面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二、供電所自身存在的管理問題
供電所是國家電網公司供電服務的最前沿,存在管理薄弱、內部監督不嚴、制度執行不力等問題,要從根源上解決突出問題,必須堅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建全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強化責任落實和過程管控,完善監督體系,規范經營運作,有效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
三、成果的具體做法
(一)學習教育常態化,法治思想全覆蓋
學習教育,是促進職工提高思想認識的重要手段,要注重從思想根源上解決問題,注重經常性教育,認真謀劃安排,扎實有效推進要結合工作崗位和工作特點,突出一線員工普法的針對性、實效性。通過班組學習、專業培訓等形式,重點開展業務工作涉及的基本法律法規以及專業規章制度、操作規范、業務流程的學習,加強案例教育,使每位一線員工真正熟悉相關的法律常識與規章制度,牢固樹立規則意識,養成自覺遵守法律、剛性執行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和粗放習慣,有效杜絕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行為。具體做法上,第一,要真抓實做,力戒形式化,走過場。第二,要結合實際工作,常態化組織開展,要注重和日常工作對接,把法治教育的所有安排融入經常性的工作之中,把開展法治教育與增強理論學習、增強黨性修養結合起來,與深化作風建設、加強制度建設結合起來,推動學習教育形成常態,形成自覺。第三,要結合案例,反思自己。第四,要區分專題、分層銜接。法治教育應該包括知識課堂、專題學習研討、現場一線課堂等方面,循序漸進,從理論到實踐,按照教育規律,逐步提高職工素質。第五,創新課堂形式,法治教育不應是枯燥的說教,通過創新課堂形式,比如設立微課堂、作業現場講堂、小夜校等方式可以使職工更容易接受。
(二)風險防控常態化,抓住三條主線
針對供電所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抓住安全、資金、服務三條主線,達到規范供電所管理、實時監控,即使預警處置的最佳狀態,實現風險防控常態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一是安全生產風險防控線。持續抓好《安全生產法》、國家電網公司安全工作規定等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的宣貫執行,依法依規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全面加強電網規劃建設、運行維護、營銷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安全管理,嚴格外協施工隊伍安全管控,防范人身、電網、設備事故,確保企業安全運營。二是服務風險防控線。嚴格執行政府電價和收費政策,認真落實政府批準的有序用電方案,堅決杜絕“三指定”。增強契約意識和程序意識,嚴禁違規停電、無故拖延送電,嚴禁泄露客戶個人信息及商業秘密。嚴禁利用崗位與工作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三是資金風險防控線。具體涵蓋供電所電費資金、業擴報裝自己的收取和繳存,電費滯納金、違約金的執行、物資管理等。供電所自身要依法運營,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健全風險管控制度和流程,堵塞管理漏洞,增強員工風險防控意識,充分認識風險防控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風險安全無小事”的責任意識,加強風險防范,將風險防控作為一項長期工作。
(三)制度執行常態化,提高工作執行力
要全面樹立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加大宣貫與剛性執行力度。制度是加快供電所發展的“安全帶”和“助推器”,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是依法治企的基礎,是供電所實行法治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搞好依法治企,就是要堅守制度、敬畏制度、執行制度,實質就是一種工作作風的表現,要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真正使制度成為“硬約束”而不是“橡皮筋”,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供電所要建立流程、職責、制度、標準、考核等“五位一體”管理機制,將五大生產要素緊密匹配起來。建立全面覆蓋、統一通用、橫向協同、縱向貫通的業務流程體系,有效固化“三集五大”體系建設成果,從機制上保證“三集五大”全面提升、高效運轉,保障制度剛性執行“不走樣、不變通、不落空”,真正實現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管企業。
(四)監督檢查常態化,切實履行監管責任
一是落實專業監督責任。各專業歸口管理部門要發揮專業管理的作用,履行對供電所的法治監管責任,相互之間要協調配合、信息互通、合力監督。要將制度標準、業務流程的剛性執行情況作為專業管理的重點內容,確保專業要求在各層面、各環節真正落到實處,同時確保常態化推動。二是強化協同監督。充分發揮財務監管、審計監督、紀檢監察、法律監督和運營監控等職能作用,全面構建法治企業建設協同監督體系。以日常監督檢查與專項監督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各領域、各環節的突出問題、苗頭問題和管理薄弱環節進行排查治理。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舉一反三,及時督促整改落實到位,對違規違紀行為要嚴肅處理問責。三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針對工程建設、業擴報裝、供電服務、八項規定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活動,進一步嚴格規范管控,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注,自覺接受政府監管、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加強輿情監測,及時處置負面輿情,切實維護“國家電網”品牌形象。
(五)正常維權常態化,依照法律辦事
一是專業職能部門通過業務培訓、案例分析、聘請外部法律顧問等形式,對供電所人員進行法律知識的宣貫,提高他們的維權意識,正確理解相關法律規定。二是供電所積極主動維權。供電所應主動運用法律,依法辦事,依法維權,全力配合政府電力行政執法部門,堅決打擊破壞電力設施、阻礙施工、輸電走廊植樹建房、竊電等違法行為,依法保障電網建設、運行安全與用電秩序。及時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依法依規處理人身觸電、拖欠電費等糾紛案件以及勞動用工等歷史遺留問題,切實保障企業和員工合法權益。正確處理企業與員工關系,堅持維權與維穩并重原則,依法依規妥善處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
四、結語
總之,通過以“五個常態化”為核心的供電所法治建設,實現供電所管理提升,真正讓規章制度“立得起來、落得下去”。要不斷強化供電所員工制度意識,工作中,嚴格落實國家電網公司通用制度,全面排查重點領域存在的制度漏洞,將制度標準固化到每一個工作流程,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管企業。靈活運用審計檢查、協同監督、效能監察等手段,加強對供電所工作情況的檢查,切實維護制度的嚴肅性。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財務管理、電費回收、供電服務等方面的法律風險防范制度,對法律風險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價,進而制定管理策略和解決方案。深化標準化建設,通過流程優化和資源整合,實現規章制度建設與管理的規范化,提高供電所整體風險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