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鳳霞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事業單位運作環境的動態調整,其資產管理的性質、內容、途徑等方面也發生了相應變革。如何在此種常態下,立足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舉措,對于提升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效果,促進事業單位組織機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以前,事業單位資金由上級統一安排、撥付,這種高度集中的報銷型模式財務管理較為單一。然而伴隨著傳統的管理模式逐漸被取代,資產的管理也發生了本質性變化。針對此種情況,立足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等角度,解讀其存在的各種問題,從管理機制、管理隊伍、管理意識、管理重心等方面提出相應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一、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資產管理理念有待優化
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資產管理意識,沒有將其納入到事業單位常規管理之中。在事業單位之中,由于市場化程度不高,產權結構與治理體系不清晰,很多工作人員甚至領導干部并未對資產管理投入應有的重視,甚至認為事業單位沒有資產效益問題。忽視管理、對錢與物重視程度不足等現象普遍存在,計提折舊、計算盈虧等常規會計手段也沒有有效使用。在事業單位,缺乏建立系統、規范的制度的管理意識、職責意識,即便建立制度,也缺乏有效執行,各種只買不管、重買輕用、資產配置不合理的現象經常發生。
(二)資產配置結構有待優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定,國企等企業組織的國資管理體制的日漸深入,資產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程度不斷提升,然而事業單位由于自身市場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其資產配置管理存在嚴重滯后現象。而且伴隨著事業單位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日益深入,因為配置理念、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使其在多元化的投資與配置中出現了較多隨意性、重復性的決策行為。并且由于事業單位管理制度的不規范與欠缺,審批、監管的程序化程度不高,相應的問責機制沒有建立,加劇了配置的盲目性,資產配置不夠透明且配置不合理,甚至存在了貪污腐敗行為。
(三)資產使用效益有待優化
當前我國資產使用效率不高側面反應出我國事業單位資產的規范化、制度化、效益化的管理程度不高,不利于實現事業單位資產的保值增值。具體來看,事業單位使用過程失之規范與過程化管理,對于購置重復缺乏督導與評審,事業單位部分資產利用率不高,閑置程度高,加之缺乏相應部門進行統一調配,調劑使用,導致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費現象,諸如辦公設備閑置或出租、辦公用房空置等問題在部分事業單位較為嚴重,由于保養不足、年久失修,導致最終只能廢棄或者低價處置,這樣的無效損耗現象不僅存在于有形的固定資產,各種無形、流動資產也較為嚴重。
(四)資產處置制度有待優化
伴隨著事業單位的轉軌,由于相關制度與配套監督體系不健全,諸多與當前管理模式難以有效匹配的不規范處置問題逐步涌現,造成了資產的損失。事業單位原有資產轉為經營性資產后,部分手續不符合國資管理規定,而且資產評估存在缺失,資產補償也沒有因為資產消耗得到落實。此外,事業單位的流動資金、存貨成為其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管理不到位時,各種呆賬、壞賬因為缺乏有效追訴與回收造成流動資產流失,即便采取相應的法律措施,可是由于對方經營等問題資不抵債,導致這些逾期借款最終不了了之,使國家關于資產處置的相關規定難以落到實處。
二、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改進對策
(一)創新管理理念,提升資產利用效益
良好的意識是開展工作的前提條件與思想保障。資產管理工作要想跟上,必須正確地解決好事業單位中的管理意識問題,創新國有資產管理理念,為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不同的事業單位有不同的組織環境,事業單位必須立足實際,對其他單位資產管理進行批判性的借鑒。持久不懈的緊盯當前資產管理戰略制高點,加強當前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潮流的發展研判,瞄準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現實動態、階段特征與發展方向,強化“有效利用、互通有無、強化節約、提升效能”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理念,要著眼資產服務事業單位的現實要求,統籌事業單位的整體規劃,將資產管理的建設、投入、改造、創新納入事業單位整體發展之中,有步驟、有計劃、分批次的完成資產管理改造,實現有資產管理的與時俱進與改革創新。
(二)強化規范導向,完善資產管理機制
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要立足自身實情,通過完善機制,健全制度,提升程序的公開透明,實現體系的良性運作。為了使我國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能夠快速打開局面,事業單位應加強事業單位的頂層設計,對此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具體目標、實施步驟、保障舉措進行系統規定。完善使用、調劑、報修、報廢的整體流程,并且根據不同單位的具體情況集中優勢兵力,對全局性、關鍵性的問題進行重點攻克,解決資產管理的機制完善與制度構建問題。具體而言就是從強化有效利用的基點出發,推動事業單位資產購買與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機制,增強與其他組織單位的交流力度,吸納其他單位的資產管理制度為己所用,并進行相應的融合性的制度建設,構建資產的制度體系,而且據事業單位自身條件,強化信息化背景下的資產執行體系建設,通過信息化、集約化的處理方式,最大化的吸納相關信息,提升相關制度的執行與監督力度,切實將資產管理落到實處。
(三)明確工作重點,科學管控資產流失
探究并研討事業單位國資管理重點問題,并據此提出國有資產強化管理的新途徑,是強化單位資產管理的中心任務。而且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具有其一定的發展規律,必須要在一定技術與制度基礎上,才能實現平穩躍升。因此。著眼于事業單位資產在處置中存在的現狀,客觀分析阻礙事業單位資產科學處置的制約因素,摒棄全線并進的工作思路。而是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工作思路,循序漸進的選擇操作性強、成效性高的資產科學處置突破口,以盤活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整體局面,推進整體工作開展。在具體實現過程中,加強整體、部門、崗位的多層次建設,提升相關部門基于信息化技術的人、財、物整體規劃與配置水平,減少不必要的運作損耗。二是強化資產科學處置建設,以推進資產處置水平提升為先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以此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資產處置的終身問題體系,突出責任到人。同時,完善相應的資產審批程序,規范資產處理的各個環節,針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流動資產的不同情況制定差異化的管理辦法。加強尋租預防體系、反腐倡廉體系、資產處置巡視、信息共享建設,提升綜合監控、會計管理、數據分析水平。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資產管理水平
經驗缺乏、職業素養不高的管理隊伍是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發展重要障礙,不利于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可持續推進,特別伴隨著事業單位組織發展與改革的深入,其國有資產管理中暴露出越來越多的隊伍缺失問題?;诖朔N情況,事業單位培養體系必須要將專業管理納入人才隊伍建設之中,依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培養要求,采取理論結合實際,在實踐中學習管理的培養思路,重點做好道德修養與專業能力教育,提升其“科學工作、規范工作、廉潔工作”的基本意識,并在培訓機會、培訓資源、培訓資金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將其打造為知識專博,又具備優秀一線實務操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財會工作人員應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遵守基本職業道德,努力做到精業、敬業,竭力為單位的總體利益、為全體職工服務。著眼于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職業特點,增加自身處理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專業基本知識,盡最大努力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三、結束語
資產管理不僅是制度層面的革新,更是資產管理理念的變革。由于我國大多數事業單位脫胎于傳統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盡管經過多年改革,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已經發生重大變革,但是深層次的觀念性束縛依然存在,資產管理的理念與思路落后于時代。在日益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強化信息化、公開化、程序化建設,為提升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水平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