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摘 要: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由于信息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學生很容易對信息技術產生興趣。但之前的機械式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已經讓學生感到枯燥,所以高中信息技術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文章從信息技術的優勢、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現狀和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三方面研究,進而使學生長久保持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關鍵詞:信息技術;興趣;方法;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3-0042-01
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有了興趣,才會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相關知識,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興趣是教師的重要任務。
一、高中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的必需品,不懂計算機被認為是半文盲。而高中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專門設立的一門重要學科,它為學生在日后生活工作中熟練使用計算機打下了基礎。所以,學習信息技術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校要加強對該門學科的重視,探究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二、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現狀
與其他學科相比,信息技術憑借自身優勢,更容易使學生對其產生興趣。雖然學生的熱情很高,但部分學生只是用它來上網、看電影、聽歌聊天等,而不是真正喜歡這門學科。隨著課程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中出現的問題也不斷呈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1)教師讓學生自主學,但是缺乏必要的統一和規范,造成課堂盲目無序。所以,學生的原動力更多來自于娛樂而并非學習。(2)教師講得多,學生體驗得少。部分教師只管自己講授,卻未兼顧學生具體操作的情況,使學生并沒有真正得到提高,白白浪費了課堂教學。(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操作,卻忽視了技術價值的探討。
三、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
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呢?下面,教師從以下幾點來探討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策略。
1. 以學生為主,維護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是圍繞學生而展開的,主要是為了維護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地學習思考問題,主動建構知識。學生激發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是不可估量的。學生樂于學,教師樂于教,師生和諧融為一體的教學氛圍就能持久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保持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足夠的愛心和耐心,能正確地指導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付出更多的情感投入,減少粗暴的責罵。同時,教師要維護學生健康的學習心理,端正好的心態學習信息技術。
2. 結合生活素材,增加教學內容的情境演示
教師要克制呆板,學會靈活使用教材,結合生活實例,挖掘生活素材,充分使用現有資源,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同時,教師要把學生放在問題情境中,將信息技術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講解“使用搜索引擎”的教學時,可以設計一個問題情境:“你覺得怎樣能用最短的時間查詢到一個問題的答案。”學生們可能會回答到網上去查找資料。這樣,就可以揭示本節學習的內容,也讓學生明白了搜索引擎的作用。
3. 優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走出“教學只是在于傳授本領”的誤區,著重強調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以新奇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如可采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策略。教師要把學生放在問題情境中,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學生主動去尋求問題的答案。信息技術也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其直觀形象性為學生提供了充滿趣味性和創造性的材料,能更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利用信息技術的趣味性去創設問題,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4. 發揮學習成果的激勵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及時的反饋學習成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直觀方便的優勢,如通過網絡教室演示功能,及時展示學生的作業情況,并給予指導點評、鼓勵與鞭策,促進學生積極改進不足。教師還可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科學合理安排學習進度,并突出學習的趣味性,可以把教學設計得很充實。具體的方法如下: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電腦作品大賽,派送學生參加校外的各類活動。這樣,不論取得何種結果,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形式的活動得到了一定的學習評價反饋,最終對他們的激勵作用都是顯著的。
四、結束語
總之,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持久的興趣,讓學生愛上學習、學會學習并且善于學習,并激勵學生在較佳的狀態中學習。固定不變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使用多樣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長久保持對信息技術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夏清強.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與分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24).
[2]肖映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習情境設計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7(10).
[3]李慧桂,張劍平,蔡培陽.論信息技術問題情境的設計[J].教育探索,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