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
摘 要:應用題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將應用題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拓展數學的教學范圍,豐富應用題題型。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生活;聯系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2-0053-01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與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息息相關。將應用題教學生活化,才能夠讓學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教學效率。數學是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有再運用到生活中去,才能夠讓學生理解和掌握。
一、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不能僅僅滿足于課本,課本能夠提供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教師需要通過更多的渠道去選取教學內容,而在選取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篩選,讓好的教學內容進入到教學之中。教師只有選取到與考查范圍相符合的內容,才能夠保證學生平日所做的練習是有效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教師有針對地進行教學內容的選取,很有可能選取到和考試題目較為相似的內容,學生進行過這方面的訓練,在考試的過程中遇到這樣的題型就不會陌生。例如,教師在教學中,講到過汽車往返的應用題,而在考試的題目中就有這樣的問題。一輛汽車把貨物從城市運往山區,往返共用了20小時,去時所用時間是回來的1.5倍,去時每小時比回來時慢12公里。這輛汽車往返共行駛了多少公里?學生這時就可以按照曾經練習過的題型進行解答。可把回來時間看作整體“1”,去時時間就是“1.5”。所以回來時間為20÷(1.5+1)=8小時,則去時時間為1.5×8=12小時。往返時間比為1.5︰1=3︰2,則往返速度比為2︰3,按比例分配,知道去的速度為12÷(3-2)×2=24(千米),所以往返路程為24×12×2=576(千米)。學生按照練習過的題型進行分析,很容易解答出來。考試題拓寬了學生數學學習的寬度和廣度,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提高。
二、拓展數學的教學范圍
教師要想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得到發展,就必須將應用題教學與生活進行鏈接,從而讓生活經驗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并且使學生依照習慣進行問題的分析。這樣,學生的思維會得到擴展,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幫助。思維的擴展,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思路會更加開闊,更快地找到問題的答案。思維的擴展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學生的思維能夠跟得上教師的教學思路,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而且,當思維擴展之后,學生能夠將生活與數學應用題進行聯系,從而讓數學題的解答變得更加簡單。例如,數學應用題中送貨的問題:甲公司有一批貨需要運輸,貨物一共有330份,而甲火車一次能夠運送45份,要花費400元;乙火車一次可以運送30份,需要280元。甲公司一共雇傭了八輛車,請問最小花費是多少?學生看到這個題目,會很容易地聯想到生活中運輸貨物的例子。有些同學看到過這種情況,思維就會變得很活躍,很容易想到列方程來解決,然后做出以下解答。設雇甲貨車x輛,則雇乙貨車為8-x輛,故45x+30(8-x)≥330,解得x≥6,所需花費為400x+280(8-x)所以當x=6時,所需花費最小為2960元。通過列方程,學生能夠很輕松地解決問題,而也正是聯系了生活中的經驗,才讓數學問題的解析變得如此簡單。
三、豐富數學應用題題型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依賴課本中常常出現的題型,只有不斷地豐富應用題的題型,才能夠讓數學教學方式變得豐富,讓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增強。新穎的數學問題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挑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遇到不同的困難,并不斷去克服困難,讓學生的學習水平不斷提升,知識的寬度獲得拓展,能夠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增加學生學習信心。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舉了很多熟悉的數學應用題例子之后,再找一些新穎的數學題進行講解。為節約能源,某單位按以下規定收取每月電費:用電不超過140度,按每度0.43元收費;如果超過140度,超過部分按每度0.57元收費。若某用電戶四月費的電費平均每度0.5元,問該用電戶四月份應繳電費多少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經常做路程和生產的問題,對于這種新穎的電費問題會更感興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經過分析和思考學生能夠很輕松地進行解答。設總用電x度:[(x-140)×0.57+140×0.43]=0.5x,0.57x-79.8+60.2=0.5x, 0.07x=19.6, x=280,這能夠讓學生的思維獲得很大程度的擴展,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將應用題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生活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才能夠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會更加熱愛數學。
參考文獻:
[1]曾慶可.淺談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01).
[2]劉四新.初中生應用題解題困難分析[J].數學通報,2007(07).
[3]姜晶.初中生對數學應用題的閱讀理解障礙的研究[J].中學數學雜志,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