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一項關于互聯網創業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份,創業公司倒閉總數達到2000多家,超過創業總數的10%。這些倒閉的創業公司中不乏蜜桃網、博派養車、青年菜君和車風網等融資過億元的明星公司。
梳理這些倒閉的創業公司,O2O、汽車、電子商務是重災區。近兩年,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很多人開始踏上了創業之路,引發了創業大潮,也促進了資本市場的火熱。但是火熱市場背后,一些創業者頭腦發熱、方向走偏的問題也值得警惕。不少互聯網企業先是通過低價甚至補貼的方式來圈占用戶,進行瘋狂擴張,然后再憑借市場的份額募集下一輪投資。有的創業者剛剛完成天使融資,就開始規劃進一步融資,甚至開始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不少創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又沒有堅實的業務做支撐,“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是一定會摔跟頭的。
早些時候,針對媒體報道中提到的深圳“地庫”孵化器倒閉、“中關村咖啡涼了”的說法,國新辦還曾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初創企業失敗率高在全世界是普遍現象,當前“雙創”已經進入了理性發展、自我完善、優勝劣汰的新階段。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創業創新政策體系,特別是要建立對創業失敗者的保障機制,使創業者、從業人員、投資人都能夠及時退出,獲得新的機會。
正如該負責人所言,狂熱之后,創業大潮能回歸理性自然是件好事情。這可以讓很多創業者通過試錯知道,什么樣的“業”是這個社會真正需要的,也是自己能做的。把這個“業”做好,有了堅實的基礎,然后再談創新,才能沖破傳統發展模式壁壘,真正推動經濟發展,自己也能從中分享創業成功的紅利,而不只是空歡喜一場的泡沫。
周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