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慧玲
我們當前處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隨著農村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通過信息化助力農村教育加速發展,積極構建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全新農村教育體系,成為農村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結合經驗,筆者認為,推進當前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重點應做好設備支撐、資源支撐和理論支撐三方面工作。
一、設備支撐。就是配備必要的電腦、電子白板等硬件設施,并實現其互聯互通。
1.配置多媒體教室。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是當今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要進行多媒體教學,就必須具有一定的電腦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課程整合能力。學校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配置為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打下基礎。
2.建設校園網絡。即使在偏遠的農村,很多學校也已實現寬帶接入,有的學校還建立有學校網站。校園網的建立,讓外界的信息變得觸手可及,同時也帶來很多優秀網絡資源,為學校教育信息化注入強有力的新鮮血液。
3.實行信息化辦公。近年來,借助移動辦公和校園網的融合,農村學校工作方式也在發生變革。網絡辦公、移動校園,不僅有效地節約紙張,還大大地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借助網絡進行學籍管理、召開視頻會議等,都是網絡應用在學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具體體現,也是改變傳統學校工作方式的催化劑。
4.配置電子備課室和網絡教室。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運用加強了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的整合、融匯,提高了學校信息技術運用的深度和廣度。學校電子備課室和網絡教室的配置不僅可提高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程整合,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還可促進教師教學手段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二、資源支撐。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種硬件設備,借助系統應用,收集、整合、運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
1.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研究。網絡為教育教學儲備了豐富的資源,要全力引導廣大農村教師與網絡對話,善于上網進行學習研究。學習研究內容包括利用網絡查找教育教學資料、利用網絡解疑破難、有針對性地瀏覽優秀教師教案學案以提高備課質量等。
2.利用計算機實行電子備課和多媒體授課。要全力引導教師進行電子備課和多媒體授課,教師在計算機上的電子備課通過互聯網可以直接在班級中實行多媒體教學。
3.利用計算機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有利于教師的共同提高,要精心組織農村學校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集體備課,通過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研究與探討。
4.充分發揮區縣教育信息平臺作用,組織教師進行網上交流與學習。要借助平臺系統,為農村教師申請個人主頁,讓農村教師的教案學案、教育案例、讀書心得、業余創作、課題研究等也都可以掛在上面,和區域內的教師相互加為好友,以便學習交流。
三、理論支撐。就是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要對學習理論、教學理論、信息化傳播理論有較深入的理解把握。
1.搞好教師信息化轉型培訓。促進教師由傳統型向適應信息化教學的新型教師轉變。區縣電教中心要承擔農村教師信息化應用培訓工作,幫助農村教師克服信息化教學中的一些障礙,使他們掌握“微機使用、課件制作、多媒體綜合利用”等技術,為信息化教學開展提供技術支撐。
2.抓好學校信息化應用管理。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教育教學,在農村還處在剛起步階段,由常規教學方式向信息化教學方式的轉變,還需要學校持之以恒地大力引導,配套建立信息化教學管理機制:一是采用激勵措施,評選電教優質課,給信息化教學的領頭教師一定獎勵。二是把教師信息化教學開展情況納入到教學常規管理當中,通過聽課評課、檢查反饋,督促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向信息化教學模式邁進。讓實用性較強的教師電子備課,在備批改教學常規檢查中脫穎而出,獲得肯定推廣。三是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通過舉行電教示范課、公開課等形式,推進信息化教學向縱深發展。
(作者單位:襄垣縣善福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