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歡

蔬菜清香鮮嫩、清淡可口,富含營養物質,可預防多種疾病,同時因其脂肪含量普遍較低,食之于塑造纖細身形尤為有益,因此備受消費者青睞。尤其在肉食橫行的春節期間,飽食油膩大餐之后,消費者亟需蔬菜的清淡口味調劑。然而,2016年開春蔬菜價格之高,不禁讓諸多消費者大呼逆天,究竟是怎樣的緣由,制造出如此驚人的高價之勢?而在高價的同時,作為社區的蔬菜消費主渠道,社區生鮮店的利潤是否同步高漲?為報道蔬菜最新形勢,《長江蔬菜》記者特采訪武漢市青山區唐老板的實惠生鮮店,解密高價之由,還原社區生鮮店的真實生存狀況。
記者:唐老板,您是何時開始從事蔬菜零售?為何選擇以此營生?
唐亮:從2008年開始,我就與蔬菜行業打交道,一開始從事的是蔬菜批發,但因為風險大等原因,我改做了蔬菜零售,雖然是小本經營,但基本穩定。不過來到青山區開設蔬菜生鮮店,還是2015年的事了,我們本是黃陂人,為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就在青山區工人村附近租房生活,孩子在附近初中上學,我們就近開設了社區生鮮店以維持生計。選擇蔬菜零售這一行,在于它起點低、本錢小、壓力小、較穩定,雖不能發家致富,但人給家足還是不成問題。
記者:目前生鮮店售賣的蔬菜有哪些?具體價格大致是怎樣的?
唐亮:我們店的蔬菜種類還算齊全豐富,主要有扁豆、番茄、蒜薹、洋蔥、白菜、生菜、馬鈴薯、芹菜、青椒、胡蘿卜、香菜、金針菇、香菇、豆芽、韭菜等,達三四十種,基本上目前上市的都應有盡有。
說起價格,2016年開春的蔬菜價格比往常都有不小漲幅,小白菜從1.5元/kg漲至2.0元/kg,番茄從1.5元/kg漲至2.25元,kg,豇豆從2.5元/kg漲至3.5元/kg,幾乎每種蔬菜都上漲了0.5~1.5元/kg,漲幅普遍在四五成。市民都直呼買不起菜了,但我們也沒辦法,批發過來的價格就已經很高了,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很小,最近銷量也大不如前。
記者:針對這種反常情況,根據您的了解,造成2016年春季蔬菜價格高漲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您認為蔬菜價格何時能恢復正常?
唐亮:這主要歸咎于春節前后的天氣。2015年年底及2016年開春,全國寒潮、低溫、降雨等天氣較頻繁。冬季蔬菜產量本就較低,天氣原因又導致栽種時間不長的蔬菜死傷不少,由此蔬菜種植面積銳減。而開春的“倒春寒”又雪上加霜,導致大面積蔬菜凍死凍傷,南北方蔬菜都供應不足,再加上運輸成本上漲、春節等因素,北方菜的生長期延遲,南方菜還未上市,故蔬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氣溫影響產量,產量作用價格,價格要回到正常,只有達到供求平衡的狀態。而現在天氣逐漸回暖,春節蔬菜的需求高峰也過去了,蔬菜即將大量上市,估計到4月底價格將恢復到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
記者:請問您生鮮店的蔬菜批發渠道主要有哪些?您依靠哪些因素來決定每日的蔬菜具體批發量?
唐亮:主要是通過2種渠道,一是武漢的兩大蔬菜批發市場——白沙洲和四季美農貿市場,二是附近的種植戶。在批發市場以批發外地蔬菜為主,源自山東、安徽、福建、江蘇等地,通過對蔬菜批發價和質量的雙向對比,以選擇質優價廉的蔬菜。而在本地菜上市季節,我們就直接向附近種植戶下訂單,依照市場價收購。至于批發量,每天大致批發每樣蔬菜十幾斤不等,具體要根據前一天的銷售情況、蔬菜剩余量、蔬菜保鮮期以及近日的氣溫情況而定,以滿足市民需求及避免同積為具體批發原則。
記者:目前生鮮店的經營狀況如何?周邊的生鮮店是否對您造成了競爭壓力?
唐亮:近期因為蔬菜價格高漲,銷售情況并不樂觀,一天的營業額大致在六七百。但扣除蔬菜批發成本,以及包含門店月租、水電費和衛生費等在內的固定經營成本,每日利潤不到百元,只能說維持全家溫飽。等這段時間過去,價格恢復到正常,購買力提升后,經營狀況應該會好一些。
在我們這周邊,開設了多家蔬菜生鮮店,所售品種基本類似,消費者自然而然會貨比三家,造成同類競爭。但是社區生鮮店具有地理位置這一優勢,在價格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居民基本上都會選擇就近購菜,因此每日銷售量算比較穩定。
記者:2015年下半年武鋼因虧損問題實行大裁員,這一事件的爆發對生鮮店有沒有造成沖擊與影響?
唐亮:我們遭受影響是肯定的。青山區作為武鋼發展帶動起來的工業重鎮,很多青山人都是來自鋼鐵家庭,武鋼為整個青山的數萬家庭提供了旱澇保收的鐵飯碗。而大裁員瞬間讓青山區很多人都失去了生活來源,購買力頓時下降,直接影響到生活日常。我們時常聽到居民抱怨工資不漲菜價漲,不敢多買,我們也不敢多進貨,生怕同積了菜爛了,又是一大筆損失。自從2015年武鋼裁員,下半年的銷售情況就不如上半年,這也是除了菜價高導致銷售狀況不佳的重要原因。
記者:基于如今的經營狀況,您是否有擴大規模的打算?對于在此繼續發展生鮮店是否有足夠信心?
唐亮:擴大規模暫無打算。目前我們的經營壓力主要就來自于門店租金,這是經營成本中的最大頭,稍微大一點、條件好一點的門店,對我們造成的壓力就很大,利潤空間也會被壓縮得很小。但我們近期將購買一臺二手冰柜,以延長蔬菜保鮮期,減少經營損失。關于長期發展,我們還沒有過多設想,看具體的銷售狀況,如若2016年狀況無法好轉,可能到時會另選地段營業。
后記
2016年開春菜價之高,驚訝了市民,也煩惱了生鮮店,價高而利跌,落入尷尬之境。價高之勢源于氣候,也必緩于氣候,4月天氣回暖,菜地郁郁叢生,蔬菜“捉襟見肘”的供應之況也將平緩。菜價雖為小事一樁,然關乎著千千萬萬的家庭,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民生大事。關注蔬菜,關注民生,一直是《長江蔬菜》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