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光 丁濤 牛海波
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提高較大。農業機械化水平是衡量農村經濟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雖然,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已經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果,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簡要分析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并根據實際情況論述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向和趨勢,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現狀;方向和趨勢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08.019
1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1.1 取得的成就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包括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等方面都已經具備了較完備的發展體系。農機服務體系經過近幾年來的發展也逐漸完善起來,農機產品覆蓋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例如:林業、漁業、牧業及副業等。我國研發和制造較早的是小型農業機械,因其成本低、質量優的特點,應用比較廣泛。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小型機械的種類逐漸增多,滿足了各方面的需求,同時由于其價格合適、使用方便,農民也有能力購買,使其得到廣泛的應用。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很多小型農業機械已經在非洲及東南亞等地有了較大的市場。
1.2 存在的問題
1.2.1 農機化水平差異在地區間表現顯著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農村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都有很大差異,經濟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從而導致農機化發展水平的差異顯著。例如:山區由于其自身的特點,造成農機化發展較緩慢;經濟發展較落后的地區由于購買力低,造成農機化發展落后;勞動力過剩的地區,農機化發展也會較慢。據統計,我國東部地區的耕地面積占比約為 30%,而農機擁有量卻超過了總體的50%以上,西部地區的耕地面積占比為24%,農機擁有量的占比卻不足15%。
1.2.2 農機產品種類還不夠全面 隨著農機事業的發展,一些大宗作物的生產過程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但是仍有很多作物品種生產還沒有實現全程農機化,甚至某些作物的種植還全部需要人力,很多生產環節還存在農機空白現象,急需相關農機產品的研發推廣。同時也存在研發出的農機產品,由于經費等原因,造成推廣應用很難開展的情況。由于我國農機產品還存在著短缺和過剩并存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機產品的推廣應用和經濟效益。
1.2.3 農民購買能力不足 經過多年的農機廣泛推廣應用及宣傳,農民也意識到農機的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省時省力,同時也能夠保證生產質量。但是,農機價格普遍較高,農機產品的價格一般都在1~10 萬元之間,即使特別小型的產品也需要5000元左右,雖然我國出臺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但分散到各戶補貼的力度還不夠大,農機對于收入較低的農民來說仍舊是高價產品。
1.2.4 農民存在“不會用”農機的問題 現在很多農機產品已不是過去只進行簡單的操作即可工作,具有了較復雜的操作系統。然而,目前各地的農機管理部門對于農機使用培訓還沒有及時跟進,導致很多農民購買農機后無法有效操作農機,沒有發揮農機的最大工作效率,導致農民對農機的使用產生疑惑,降低了農民的購買欲望。
2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向
2.1 計算機和電子技術應用于農機化發展
計算機和電子技術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計算機和電子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裝備中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技術的發展。農機產品通過安裝一些小型化、微型化的芯片為農機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例如:將電子監控裝置安裝在農機上,農民就能夠實時監控農機工作狀態,一旦出現問題,可立即發現,避免故障甚至事故的發生,從而提高農機作業性能。隨著計算機和電子技術的逐步發展,適合于農機的電子裝置也將越來越多,農機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也會越來越高。
2.2 農業傳感器技術應用于農機化發展
農業傳感器技術的應用對于實時監測農機設備的工作狀態和準確評價農產品的生物學性狀都具有關鍵的作用。目前,應用農業傳感器技術所取得的成果比較理想,例如:利用溫度傳感器能夠準確測量糧食烘干和貯藏過程中的溫度,以調節最適溫度;利用濕度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控谷物的濕度。
2.3 精確的農業體系應用于農機化發展
精確的農業體系主要是及時獲取農作物生長情況并掌握影響作物生長的環境因素的有關信息,分析研究其原因,從而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改善措施,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調控,主要的支持技術有智能化農業機械技術、決策支持系統、3S技術以及信息采集和處理技術等。在我國工業上人工智能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所以,在我國的農業機械裝備上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也將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2.4 農用機器人技術應用于農機化發展
機器人技術已經應用到很多領域,尤其是人力很難完成的工作領域。而農用機器人以其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動控制以及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種高新技術在農業生產的發展中必將發揮一些關鍵作用,尤其對于農機化的發展,應該更具優越性,但是由于農業的生產環境及農業生產作業對象的復雜性,對農用機器人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完善,隨著計算機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農用機器人技術必將會給農機化發展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倫冠德.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農機化研究,2006,(06).
[2]單既庶,羅重貴,王善倫.農機化發展道路的探討[J].山東農機化,1995,(01).
[3]吳志鋒.我國農業機械發展的現狀與趨勢[J].商業經濟,2010,(09).
作者簡介:張榮光,中專學歷,長春市雙陽區齊家鎮農業站,工程師,研究方向:現代農業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