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甜夢 李瀟博 劉曉蕊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江蘇省特別是連云港市應該抓住機遇,使其成為連云港經濟發展的良好契機,發揮港口的獨特優勢,要利用國家優惠政策和區位優勢,著重于基礎設施、港口建設及工業發展等方面,以此促進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協調發展,同時也要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努力把連云港建設成為“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國際化海港中心城市,從而帶動全市乃至全省的發展。
[關鍵詞]連云港:“一帶一路”:三大產業合作.建議
“一帶一路”戰略是由習近平總書記于2013年提出的頂層設計概念。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帶一路”不僅對于中國來講是一次機遇,同時對于國際經濟的發展也會產生重要影響。且看作為“一帶一路”戰略交匯點的連云港如何在發展的浪潮中為自己取得一席之地。
一、農業——成就和不足
連云港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中明確提出的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首個重要節點城市。2014年4月,農業部國際司、江蘇省農委、連云港市政府在南京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點——連云港市共同建設“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
在農產品貿易方面,農產品出口規模連續多年位居江蘇前列。2015年1至7月份,我連云港農產品出口額為3.6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5%,出口額位居全省第一位。在農業科技合作方面,連云港先后與十多家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設了一批優質農業科技創新平臺,有效提升了連云港農業國際化水平,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
雖然連云港農業發展已經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制約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首先,農業技術發展水平不高。目前的農業科技水平還不能完全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現代農業的發展始終受到技術因素的制約。其次,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低,產業化水平有待提高。一是土地規?;潭炔桓?,土地分散,制約農業集約生產二是農民組織化程度低。拉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少,對農業產業化的帶動作用不強,而占多數的中小企業和家庭作坊綜合實力弱。最后,農業資源環境日益惡化。近年來農業耕地面積日趨減少,局部地區土地質量持續下降,農業污染加劇,農業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日益加重,這些問題都對現代農業發展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擠壓了農業發展的空間。
二、農業——思路和建議
根據“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的規劃綱要,示范區將按照“平臺促園區、園區帶基地、基地興產業”的發展模式,重點建設農業政策交流、農業科技合作、區域農業合作、農業合作金融服務和農產品國家貿易物流五大平臺,全力打造食品工業基地、農業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出口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園藝作物種苗繁育基地和農產品物流基地六大規?;痉痘?。
首先,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港城應加快推進現代農用工業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此外,要著重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促進農業科技供需對接和成果轉化,健全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其次,健全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培育和壯大農業產業的龍頭企業,集聚一批產業關聯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強、規模集約水平、高輻射帶動面廣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繼續開展特色產業基地創建活動,形成完善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切實增強農業整體競爭力。
最后,要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強生態農業建設。大力推廣循環農業技術,推進農業清潔化生產。積極開展農業污染綜合治理,著力發展農村清潔能源發展觀光休閑農業,打造農業優美、綠色的形象,提高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形成農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互相促進的新格局。
三、工業——現狀與成果
工業是城市發展的生命力。連云港工業發展,石化,裝備制造,新醫藥是重點。2015年石化、裝備制造、冶金、食品、建材、醫藥六大主導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761.3億元,同比增長12.6%,但是主導產業出現分化,醫藥行業作為全市支柱產業之一,維持健康發展態勢,食品、建材、裝備制造發展良好。
港口是立市之本。徐圩新區作為沿海開發的主戰場,“一帶一路”的先行軍,在連云港對接“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作用顯著,徐圩新區作為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的先導區,承載了產業的轉移、合作加工及重化工區的聚集。如今的徐圩新區形成臨港產業的基本布局,引進入駐了一些重大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水廠,輸變電廠,污水廠全面建成,并已經投用碼頭建設方面,“徐圩速度”驚人,形成了“港產連動、互促提升”的具有良性循環。并且,徐圩新區推動了“絲路產業合作園”項目,與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進行對接項目合作。更值得一提的是,徐圩新區的發展并不以環境為代價,實現了速度和質量的和諧統一。
四、工業——改進與措施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下,雖然成績斐然,連云港的發展仍任重而道遠,進一步的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支持與努力。及時采取措施,在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打好勝仗是眼前的重點。
(一)產業轉型和港口運營機制改革
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港口運營機制的改革是工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途徑,倒逼產能過剩行業,從而淘汰落后產能,提升低端產能,重工業需更加開放,加速鋼鐵,石化企業的轉型升級。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延長重點優勢產業的產業鏈條,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性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可以形成產業集群服務平臺。以港聚產,以產興城,以城促港,形成綜合性的、綠色的、以產業為支撐的港口新形式。
(二)自貿區規劃
連云港已經積極規劃并爭取設立連云港自由貿易港區。連云港具有申請自貿區的優勢,它擁有國家東中西示范區,而且正推進中哈物流基地建設,并且位于絲路經濟帶東橋頭堡和東北亞經濟圈內。連云港自由貿易區對于進出口,物流,工業等各個方面都會產生強大的推進作用,從而推動區域的高水平雙開放。
(三)中外合作、東西互通
“引進來,走出去”,連云港靠近日韓,可以聯合日韓港口,實現資源,線路,貨物的互聯互通。對于招商引資方面,也可以考慮同中西部企業的聯合,利用自己的港口優勢,占據產業鏈下游的包裝,運輸,出口環節。
(四)產業創新
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支持;鼓勵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強勢企業帶動其他企業,提升整個產業鏈條的創新力.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平臺,建立適應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服務體系。
五、服務業——物流產業
連云港位于我國沿海中部,新亞歐大陸橋在此發端連貫歐亞。它是江蘇省唯一的海港城市,港口是其最大的資源優勢,對全市物流產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連云港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國家賦予的戰略定位,它將成為“一帶一路”政策下的標志性城市。近年來,連云港物流產業發展蒸蒸日上,以優先發展物流產業為目標,使得它在服務能力、行業規模、運行效率、行業基礎設施等方面都得到顯著的提升。在“一帶一路”政策的號召下,連云港充分認識到發展物流業對促進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并希望在其今后的發展中能夠發揮集聚物流資源,推動物流整合,拉動經濟的增長的重大作用。連云港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出?;?、中韓自由貿易的試點口岸、日韓貨物進出口中亞市場最佳推薦港口,因此,對連云港物流領域未來發展的關注,能夠使其盡最大可能地參與到“一帶一路”交匯點平臺建設中。
從連云港的產業基礎和資源條件出發,以服務業聚集為發展重點,構建功能、結構均完善的服務業主架構的同時,物流產業則以“兩軸驅動”的形式蓬勃發展。2013年9月7日,連云港市政府同哈薩克斯坦國有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中哈國際物流合作項目協議,此項目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建設的首個實體平臺。該物流基地不僅是哈薩克斯坦在中國境內最大的物流基地,也將成為中亞五國過境運輸、倉儲物流、往來貿易的國際經濟站點?!耙粠б宦贰睉鹇詾橹泄锪鞯囊幠;ㄔO提供了合作共享的機制,同時物流基地的建立也將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際貿易的物流效率,中哈該項目的落成,將有助于打造絲路“大通道”。
六、服務業——旅游業
物流產業欣欣向榮的同時,連云港旅游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旅游是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旅游合作能讓雙方國民更多地了解對方。“一帶一路”的政策也更好的促進了連云港市乃至整個江蘇的旅游業發展。各國人可以通過旅游的方式消除偏見和誤解,與此同時,將為該區域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有力地推動經濟貿易的發展。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使處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連云港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城市目。連云港和各地合作意識的增強及合作范圍的不斷拓展,也使得其實現從城市自我發展向隴海沿線城市、江蘇旅游新三角、江蘇旅游新干線、淮海經濟核心區等區域組織化的轉變,旅游部門間的單一合作向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轉變,從區域間單純的管理交流從到服務交流、規劃銜接、投融資互動等全方位合作的轉變。連云港旅游業的發展有效搭建起了“一帶一路”沿線城市的互動合作及交流的平臺,充分展現了連云港連接南北,溝通東西的區位優勢和山海相擁、西游名城的資源優勢,形成了發展共識,并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積累經驗,從各個方面看,都起到了良好的帶頭示范作用。
結語
當前世界經濟曲折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而2016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方式變革的局勢下,港城要利用好“一帶一路”這一重大機遇,使其成為連云港經濟發展的良好契機,發揮港口的獨特優勢來促進產業經濟進一步強化,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努力把連云港建設成為“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國際化海港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