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鹿鳴 陳志杰 王磊
[摘要]在我國國內建筑業市場,招標投標已經成為市場運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建筑業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招標投標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在我國因時代發展的需要,國家政策法規的推動,有形建筑市場的發展而在改革開放后迅速發展。目前,招標投標活動所處的有形建筑市場尚不完善,招標投標活動不規范,招標代理制度尚未發展完全,統計考核監督制度還有待完善。我國應建立健全有形建筑市場,規范招標投標活動,積極推行招標代理制,完善監管制約機制,推動建筑市場的規范發展。
[關鍵詞]招標投標;發展狀況;發展原因探究措施
在我國國內建筑業市場,招標投標已經成為市場運營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建筑業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正在發展中的行業,招標投標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業務能力要求,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熟悉,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招標投標歷史沿革及及現狀
招標投標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1782年在英國、1861年在美國開始出現公開招標這種競爭性公開交易方式。后來日益發展為貨物采購、工程承包、咨詢服務提供等領域內都推行招標投標。逐漸成為西方各國和國際組織廣泛認可和采用的國際慣例。
在新中國,招標投標制度的推行是在改革開放之后。20世紀80年代,在工程建設領域已經有部分工程項目開始試行招標投標。1998年3月1日施行的《建筑法》19條規定:“建筑工程依法實行招標發包,對不適于招標發包的可以直接發包。”由此在我國確立了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制度。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標志著我國的招標投標步入法制化軌道。目前我國工程招標投標法規體系已經較為完善,市場上招標投標行為也日益規范化。
二、招標投標的發展原因
1.招標投標發展的根本原因是時代的需要
招標投標的發展是時代的需要,它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也是時代發展的表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相應地,建筑市場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市場化潮流下,全國現在已經有大多數地級以上城市建立了有形建筑市場。但在建筑市場發展過程中,管理混亂、市場交易不規范等問題也顯現出來。于是,為了規范建筑市場交易行為,建立擇優選用的公平競爭機制,招投標制度產生了。因此,正是市場的需求才導致了招投標制度的出臺,招投標制度的推行又有利于建筑市場的規范化管理。有形建筑市場的建設與工程招投標管理工作是互惠互利、互相依存的關系。
招標發包的方式將競爭機制引入了建筑工程的發包活動中,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是市場經濟下建筑工程發包最普遍采用的方式。招標投標制度的推廣是市場規范化、管理規范化的表現,同時也是時代發展進步的表現。
2.國家政策法規的推動作用
任何制度的實施與國家政策法規是密切相關的。我國《建筑法》自1998年3月1日起實施,規定:建筑工程依法實行招標發包,不適于招標發包的可以直接發包。同時規定,建筑工程的發包與承包的招標投標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和平等競爭的原則。緊接著1999年8月30日《招標投標法》通過,2000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招投標領域的基本法。從此,招投標制度走向正規化。之后,陸續發布了《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模標準規定》《評標委員會和評標辦法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法規,并且自2012年2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這些舉措標志著我國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法律體系的逐步形成和完善。這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和完善,促進了招標投標行為的規范化、制度化,推動了招投標活動的發展。
特別是自2015年以來注冊招標師資格考試的施行,會進一步推進招標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也會進一步促使招標行為專業化、規范化。
3.有形建筑市場的發展促進了工程招標率的提高
多年來,我國的有形建筑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市場交易行為不斷得到規范。首先2001年起,建設部對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進行改革,調控建筑業規模,優化建筑業結構,加快建立建筑市場準入和清出制度。這項改革整頓和規范了建筑市場。其次,建立了有關行業職業資格制度。從1995年起,建設部先后推行了注冊建筑師、注冊結構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造工程師等執業資格制度,這些措施都推動了建筑市場的規范發展。
有形建筑市場的發展規范促使招投標制度的日益規范化。有形建筑市場是招投標活動的載體,為招投標提供了必要的場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現階段規定,對于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以及國有資金投資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和市政工程項目,必須通過有形建筑市場公開招標。其他應公開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也可進入有形建筑市場招標、發包。這些規定使得工程招標率特別是公開招標率明顯提高。
特別是依據2012年2月1日實施的《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8條規定,凡是政府投資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集體企業和公有產權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投資的工程,或政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控股投資的工程,除涉及國家安全的工程保密、搶險救災等特殊工程和一定限額以下的招標投標小型工程外,公開招標投標率要達到100%.這是建筑市場發展的任務目標之一,也進一步促使了工程公開招標率的提高。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1.有形建筑市場尚不完善
國內有形建筑市場尚不完善,運行、管理不規范,市場稂莠不齊,魚龍混雜。有形建筑市場的不規范影響了招標投標的操作運行。并且近些年來建筑市場企業眾多,競爭日益激烈,導致生產能力過剩,供求關系失衡,進而出現了招投標活動中過度競爭甚至惡性競爭,違規操作等現象增多。
2.招投標活動還不規范
人們對招投標了解不夠、認識不足,地方和部門保護現象較普遍,法律意識淡薄。在招標投標活動中,既有建設主管部門或建設單位為了保護自身利益,違規操作,明招暗定,搞虛假招標;也有投標單位為了中標,不擇手段,沒有依法規范投標,串標、廢標等行為常常發生。這些違規違法行為,都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削弱、限制了正當競爭,使招投標流于形式。
3.招標代理制度尚未發展完全
招標投標是建筑工程領域內的一個環節,其從業人員大多沒有受過專門訓練,而是因工作需要轉行而來的:科班出身的招投標人員較少。市場上大多是一些小型的招標代理公司,缺乏專業人才,業務水平不高,對招標投標操作程序不熟悉,無形中限制了行業的發展。
4.統計考核監督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國內市場招標投標資料管理還處于建設中,沒有完善的資料庫及評標專家庫:并且對招標投標行為的監管也不到位,監督制度不完善,監管措施不到位。這些不完善之處也會對招標投標活動產生影響。監督管理上的不到位,給違規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
針對存在的諸種問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進行完善:
1.建立健全的有形建筑市場
盡快建立健全的有形建筑市場,實現規范運行管理,盡快形成有序、統一、開放的大市場,促進其健康發展,維護健康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形建筑市場兼具搜集存貯信息、提供服務的功能,健全的有形建筑市場環境是招標投標高效操作的平臺。
2.規范招標投標活動
加強參與招標投標人員的招標投標專業知識及對市場的了解認識,加強法制教育,規范招標投標活動,理順工作關系。使他們能夠自覺運用法律約束自己,增強責任心,不隨意損害任何一方的利益,進行公正公平競爭,使招標投標工作向健康、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并且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招投標管理辦法,從制度上使違規行為無機可乘,避免違規違法行為。
3.積極推行招標代理制
招投標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業務水平,應積極推行招標代理制,加強招標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要充分發揮招標投標代理中介的作用,利用其技術力量強、專業分工細致、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特點,公正、規范地進行建設工程全過程的招投標服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要加強招投標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隨著2015年注冊招標師考試的推行,招標投標工作人員隊伍將進一步得到擴大和增強。
4.加強招標投標資料建設,加強監管制約機制
應加快計算機管理系統和建設工程信息網絡的建設步伐,建立完善評標專家庫,加強對評標專家庫的保密性建設,進一步完善評標定標方法在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分級屬地管理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監管機制,加強審計監督工作,對招標投標全過程工作加強審計,對招標投標的具體實施過程加強監管。要實行招投標全過程公開、全過程監督,強化責任管理,確保監督工作到位并且要獨立監督,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肅執法。
結語
我們應在以后的市場活動中,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市場秩序,加強監管力度,規范招投標的操作,把招投標工作更好地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進一步真正通過公開、公平的競爭,建立健康有序的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