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鳳


[摘 要] 重視以聽說能力為核心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也必然成為下一步大學英語教學和測試的重點。要有效地提高聽力水平,應該注意人人對話、人“物”對話,也應該注意掌握正確的應試策略。
[關鍵詞] 交際能力;對話;應試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4-0087-03
語言學習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交際,無效的交流的語言學習無疑是失敗的。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為使考試更加接近這一目標,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多次改革,都在聽力內容和形式方面進行了考量,目前已占到全部考題總量的35%。(見表1)顯然,重視以聽說能力為核心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也必然成為下一步大學英語教學和測試的重點。
盡管如此,在四、六級考試中的聽力部分與其他部分相比也歷來是失分最多的一項(見表2)。對此,許多學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許多教師也感到無能為力,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聽力水平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筆者認為聽力訓練雖非坦途,但也決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毅力,是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較大突破的。根據幾年來的教學總結和自身的學習經驗,筆者認為,要有效地提高學生聽力水平,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人人對話
我們都知道,考試中讀題者的發音一般都是純正的英音或美音,那么,最好也最快的提高聽力的方法就是多與來自英美等以英語為母語國家的外教進行交流。筆者在大學期間一直堅持做兼職,期間與外教的交流基本上是天天有,聽力水平在那時得到了突飛猛進地提高,不僅如此,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也都大大的提高。如果不能找到這樣的兼職場所,多與學校的外教交流也是一條捷徑。上課認真聽,多發言;課下多參加外教組織的課外活動。筆者所在學校還有一項特殊的語音訓練方式,就是大一新生軍訓期間進行的語音強化訓練,由外教、中教和助教(語音面貌好的學生)聯合進行的對大一新生的語音糾正訓練,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
二 人“物”對話
如果學生所在學校外教資源不足,那么大量的人“物”對話就非常必要了。人“物”對話的好處就是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這里所提的人“物”對話并非人對著物體說話,而是通過其他的媒介方式進行的聽力練習。
1 人“機”對話
人“機”對話一般分為精聽和泛聽兩種方式。
(1)通過精聽糾正語音
語音糾正是聽力訓練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要過這一關,需要采取“精聽”的訓練方法。所謂“精聽”,就是反復地聽一段語音材料。精聽時,有可能第一遍只聽懂幾個詞,不要失去信心,聽完把原文材料拿出來,查看聽不懂的地方是因為詞匯量匱乏問題,還是自己發音與語音材料中的不同的問題,解決后,再聽第二遍,此時應該能聽懂大部分句子了,然后再看原文,把沒有聽懂的地方劃下來,第三遍聽的時候重點聽這些部分,甚至可以反復聽一句話,直到聽懂為止,最后在完全不看原文的情況下,聽懂整段材料。第二天,可以拋開原文將這段材料再聽一遍,如能完全聽懂,那么可以接著訓練下一篇。如此在堅持訓練5~10篇材料后,就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進步。
在這一關中,語音材料的選擇非常重要。首先,材料的選擇要以85%以上能看懂為好,太過簡單的會浪費時間,太難的又達不到提高聽力水平的效果;長度也要適中,三、四百字為宜,太短的文章達不到訓練的效果,而太長的文章容易產生疲勞和挫敗感。其次,訓練的目的要明確。“精聽”就是要聽懂,慢一點不要緊,但是一定要聽懂,將學過的詞匯、句子與聽到的內容正確地“鏈接”起來。同時要結合聽力課上教師傳授的一些發音特點,如連讀、重讀、失爆破、語調語氣的變化、英音美音的區別等等,有針對性地進行“鏈接”。最后,要有耐心和毅力。學習雖然有方法和技巧,但決沒有捷徑,聽力的訓練必然要經歷這樣一個枯燥而乏味的過程,但應該堅信任何付出都會有回報的。
(2)通過泛聽,時時進行“浸入式”聽力模式
21世紀是信息發達的時代,手機的功能早已遠遠不止于打電話、發短信,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進行聽力練習。走在大街上,坐車,去上課的路上,它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地進行聽力練習。這種練習方法就是浸入式” 泛聽聽力模式,將自己置身于全英的聽力環境。泛聽的內容可以因人而異,選擇自己喜歡的英文演講、電影對白、英文詩歌、英文歌曲,等等。當然,大家所熟知的VOA和BBC也是非常好的訓練聽力的材料。泛聽時,不一定要每句話都聽懂,目的是用此法增加練習聽力的時間,久而久之,聽力自然就會提高。
2 人“書”對話
即多讀英文書籍、報刊等。我們可以在乘車、等待、休息的時候選擇一些輕松愉悅的英文書刊來閱讀,材料不要太難,旨在加大詞匯量,了解英美國家人的說話方式,養成英語思維的習慣等。書籍內容和類型的選擇也是因人而異,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材料才能達到興趣培養與能力提高的良好結合。
3 人“影” 對話
很多學生不喜歡看書,那么多看些英文原版電影是提高聽力水平不錯的選擇。影像資料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聽到英語母語國家人的生活,在輕松的環境中提高了口語和聽力能力。另外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還可以定期地收看英語新聞(CCTV NEWS是不錯的選擇),用英語來了解國際、國內的大事小情,這對于想提高聽力水平的同學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很多學生常常反映,聽力中每個單詞都聽懂了,可是仍然不知道說的什么意思,甚至把意思理解反了。怎么解決?其實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并沒有真正聽“懂”材料的內容。有的時候是由于對一些普通詞語組成的俗語不夠了解,比如“bad sailor”是容易暈船的人,而不是糟糕的水手;有的時候則是沒有聽出說話人的話外之音。從語言學的角度講,就是只聽懂了語音層次的內容,而語義層次并沒有真正明白,話外之音才是說話者真正要表達的意思。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不斷地自我積累,尤其要多掌握英語習語和單詞的固定搭配。
4 人“筆”對話
通過記筆記加強記憶。學生在聽力測試中存在較多的另一個問題是:聽懂了,但是沒記住,結果還是無法正確地答題。我們都知道,學生在進行聽力考試時的記憶一般都是瞬時記憶或短時記憶,極少數的材料會長時間保留在學生的記憶中。考試不同于日常交流和練習, 沒有反復聽和問的機會,如何在短時間內迅速理解并記住所聽內容,并做出正確的選擇?記筆記就是有效的解決辦法之一。如何快速地記下聽到的內容,這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首先,要預讀選項。在四、六級考試中,聽力考試正式開始前都有一小段介紹題型和例題的錄音,這段時間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此時,迅速地將每題選項掃描一遍,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可以用筆劃下關鍵的詞句(同類項、特殊詞匯等),當正式放音后可以有針對性地聽這些內容,這樣,理解和記憶的效果都比漫無目的的泛聽要好得多。注意,聽力考試時,所有的選題和選項要一起看,不要遵循從頭到尾的閱讀習慣,因為有時后面題的答案可能暗含在于聽力開始或中間的部分,這時如果你還在看前幾題的選項,那么后面題的答案就可能會錯過。
其次,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速記法。在聽短文的時候,筆記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學生在做題時回想起許多細節的東西。筆記不用工工整整,一字不落,應盡量用縮寫,自己能看懂就行,數字要重點記,一些表示轉折、因果、并列、對比等關系的詞要特別注意聽和記,甚至可以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幫助記憶,比如:“多于”可以用“>”來記;上升、增加用“↑”;下降、減少用“↓”等。
最后,積累掌握一些英語文章的結構規律,也能幫助你更好地記錄和理解文章內容。例如,英語新聞的寫作一般都采用“倒金字塔”結構,重要的信息,如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結果等往往在第一句話中或第一段就全部交代清楚了,后面一般是一些背景資料的介紹,因此聽懂第一段,尤其是第一句就顯得至關重要;而一般的議論文的中心句不是在句首就是在句末,抓住中心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以上方法都應該提醒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逐步培養,熟能生巧,習慣成自然,考試時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三 合理想象與大膽推測
雖然聽力測試中的詞匯大部分都是學生所掌握的,但是仍然存在由于緊張沒有聽懂,或是根本沒有學過的詞匯,這時該如何解決?
首先,聽到不熟悉的詞千萬不能反復思量、躊躇不定,糾纏、拘泥于某一個詞的意思只會讓你錯過后面更加重要的內容。牢記“抓大放小”的原則,一兩個詞聽不懂問題不大,該放則放,理解文章的大意才是最主要的。
其次,如果某個不熟悉的詞反復出現,那么要學會結合上下文和相關的背景知識進行合理想象,并大膽推測它的含義。基本功扎實的學生甚至可以根據發音推斷出可能的拼寫,再根據相關的詞根和詞綴知識,更加準確地推斷出詞義。學生在平時的自我訓練中也要注意不要一聽到或看到不熟悉的詞就查字典,而要先猜,后分析,最后再查字典,訓練自己的猜詞能力,在考試中,可能會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還有一點尤為重要的是,在考試過程中無論聽懂聽不懂,都要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聽力測試最忌心浮氣躁,只有在穩定的心態下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綜上所述,聽力水平的提高需要全方位、多途徑的訓練,其核心仍然在于正確的方法加上不懈的努力,缺乏技巧的盲目訓練和只講技巧的空中樓閣都是不可取的。
參考文獻
[1]David Gardner& Lindsay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郭艷英,高瑋.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 2007(5).
[3]華維芬.外語學習者策略訓練芻議[J].外語界,2002(2).
[4]朱湘華.大學英語聽力策略訓練模式與效果分析[J].外語研究, 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