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云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承載著對學生從動手實踐培養向創新思維培養的美麗轉身。那么,如何以創新為篙,有效撐行綜合實踐之舟呢?下面,筆者從兩個層面來論述。
一、以創新為篙,挖掘案例的空白和學科的連接
綜合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如何利用綜合實踐課來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分析、挖掘教材的精髓,與文本對話,充分了解文本表達了什么,適時在文本空白處做文章。同時,綜合實踐課程與各學科間應是相互促進、相互聯系的。
1. 能探風雅無窮意,始是乾坤絕妙辭——案例空白做文章。
教師在備課時,要讀懂教材,要有意識地利用課外資源去捕捉空白點,并盡情發揮想象來填補這些空白點。這既能促使學生對整個活動過程深入探究,又能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達到培養創新思維之功效。在開展“走近百年‘畫燈”活動時,為了讓學生從內心里感受到有責任和義務傳承這些即將失傳的傳統手藝,并把這些傳統手藝發揚光大,筆者在上課伊始,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師生共同觀看視頻《福州“油紙傘”》。
(2)生邊看邊思考:福州的“油紙傘”曾經走俏世界,現在卻在“苦撐”著經營。為什么會這樣呢?
(3)匯報交流:
生1:我覺得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工藝太土了,人家越來越不喜歡傳統工藝了。
生2:我覺得對待傳統手工藝,我們既要傳承,也要創新。這樣,才能把它發揚光大。
生3:我覺得傳統工藝不能摒棄,它是我們民族的魂,我們小學生應該人人學一門手藝,長大了把它傳承下去。
通過這樣的補白,學生深深感受到傳統手工藝必須傳承下去,從而引出我們家鄉即將失傳的傳統手工藝百年“畫燈”,激起學生學習制作的欲望。
在課結束前,筆者又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1)師生共同欣賞各式各樣的花燈圖片。
(2)生邊欣賞邊思考:為什么揚州的燈籠可以走俏市場呢?
(3)匯報交流:
生■:揚州的燈籠非常漂亮,在款式上很有新意,老少都喜歡。
生■:揚州的燈籠不僅在款式上有所創新,還能結合高科技元素,所以才能占領市場。
生■:揚州的燈籠在設計上很有創意,看著美不勝收,所以才能走俏市場。傳統工藝一定要有所創新,才能發揚光大。
通過這樣的補白,學生再一次感受到,唯有把傳統工藝和創新結合起來,才能讓我們民族的魂繼續傳承并發揚光大。
2. 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學科整合促延伸。
在以主題式綜合實踐為載體的背景下,通過探索、拓展、實踐、體驗,實現多學科整合操作,可以創新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加深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加強各學科與學生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創新的激情,最終啟迪學生終身受用的智慧。
以“最喜愛的花草樹木”主題活動為例,在開展活動時,可以讓學生為學校的植物設計一張“名片”或“身份證”,標注中英文名字;可以引導學生親自采摘、搜集落葉,精心制作各式各樣的樹葉標本、樹葉貼畫,用繪畫形式來表現。通過這些形式,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愛護花草樹木,關心周圍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問題等。學生在進行這些活動的同時,也就實現了多學科的互相整合和促進,拓展了思維。
對“最喜愛的花草樹木”這一活動,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科統計知識,對校園里花草樹木種植的區域、品種、數量分布提出建議。這對學生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同時也開拓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使綜合實踐課程有了更深遠的延伸。
二、以創新為篙,在模仿借鑒中創新,在頭腦風暴中開啟創新思維訓練
讓學生在模仿借鑒中創新,在頭腦風暴中感受思維碰撞帶來的樂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1.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模仿借鑒求創新。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經典之作,或者創意無限,或者妙趣橫生,或者構思奇特,這些奇特之處正是學生模仿借鑒的范本。教師在授課時,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學習借鑒,以實現創新思維方法的有效遷移,激發學生的創造發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廢紙變形計”主題以生活中學生最為熟悉的廢紙為導入點,以生活中常見的創意為依托,讓學生通過課件欣賞各種各樣的創意圖片,使學生初步了解創意的幾種簡單方法:加一加,減一減,變一變,擴一擴,縮一縮、代一代等等。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利用各種創意方法在小組中模仿、借鑒,合作完成創意設計。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出與眾不同,新穎、獨特的作品。這樣的課堂,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2.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頭腦風暴巧拓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核心價值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而創新就必須先開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所以,把頭腦風暴引入綜合實踐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學生主動創新的學習能力。
幾年來,筆者嘗試在綜合實踐課堂教學中應用“頭腦風暴法”進行教學,學生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不僅學習主動了,而且思維活躍,有奇思妙想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例如,在“胸卡改造我也行”一課中,為了體現“頭腦風暴法”在課中對學生發散思維起到的作用,筆者特意在課前引入一個頭腦風暴小游戲“小雞過馬路”。從課前的這個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在沒有開啟頭腦風暴前,思維是不活躍的,也沒有什么創意的想法。然而,當在課中,對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后,特別是當學生理解了進行頭腦風暴時需遵循的四個原則(不許評價——要到評估階段才能進行評價;異想天開——說出能想到的任何主意;越多越好——重數量而非質量;見解無專利——鼓勵綜合數種見解或在他人見解上進行發揮)后,思維不再束縛,腦洞大開,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接連不斷??梢?,學生在綜合實踐課上引入“頭腦風暴訓練法”,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的發展開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會的廣闊空間,學生有了學科知識與技能的本領,往往樂意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自主探究、體驗學習、拓展延伸,運用已有的知識來思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品嘗綜合實踐活動的快樂和價值。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以創新為篙,有效撐行綜合實踐之舟”將會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廣闊、更加絢麗的舞臺,為學生科學創新奠定更加扎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