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摘 要:幼兒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黃金階段。托班是幼兒從家庭環境學習語言轉入到幼兒園環境學習語言的轉折時期。語言環境創設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教師引導的,是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載體。通過規范語言教育,發展幼兒語言能力;豐富區角材料,激發幼兒語言表達;基于一日生活,強化幼兒語言實踐;開展多元對話,豐富幼兒語言互動;巧妙運用文學作品,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等策略,來激發幼兒說的欲望,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語言環境創設;托班幼兒;語言表達
學前期兒童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則2~3歲(托班)幼兒更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語言環境作為影響幼兒語言的重要因素,我們應在一日生活中為幼兒創設適宜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語言環境的氛圍中,激發幼兒說的欲望,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了解本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現狀及年齡特點
本班(托班)共有23名幼兒,年齡有2歲的,也有3歲的。由于本鄉鎮外來務工人員較多,因此少數幼兒是來自幼兒園附近的鄉鎮,多數則來自外地,由于年齡和生活環境的不同,我發現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同時也有許多問題,有的幼兒不會說普通話;有的幼兒不敢在他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意愿;有的幼兒受家庭因素的影響,語言表達不是很清楚;還有部分幼兒父母不在身邊,由爺爺奶奶看管,受年齡和家庭背景的影響,語言較地方化。
二、分析影響幼兒語言發展的因素
幼兒語言發展是一連串的學習過程,任何階段受到干擾,都可能影響下一階段,心理學指出:在幼兒語言發展的過程中,有以下方面的因素影響著幼兒的語言發展。
1.幼兒本身的生理發展原因: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生理器官還未發育完全,造成幼兒發音不準,甚至含糊不清。
2.家庭狀況:一個家庭的氛圍對幼兒的語言發展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和睦的家庭、親切和藹的態度對幼兒語言發展起著良性發展。反之則對幼兒的語言發展不利。
3.性別差異:根據心理學家對幼兒語言發展的研究發現,女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早于男孩子的語言發展。男孩子相對來說語言發展比較晚。
4.環境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職業、帶養人的文化程度及語言、家庭經濟狀況等。語言的發展與環境所提供的信息刺激量的多少有關,接受外界信息刺激多的孩子,其語言發展就快于其他兒童。
三、通過環境創設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規范語言教育,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每次開展語言活動之前,都準備好適合這個活動的教具和幼兒的學具、頭飾等。通過這些物質環境和教玩具的制作給幼兒一種直觀的感受,使其身臨其境置于其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表達內心的感受,同時也為心理環境的創設提供了基礎。在活動中,我給予每個孩子說話的機會,使他們建立一種自信,同時,輔以目光、語言、微笑等各種方式給以幼兒贊賞和鼓勵。
2.豐富區角材料,激發幼兒語言表達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環境隨時隨地發展幼兒的語言。教育教學的實踐證明,區角活動可以為幼兒創造最有意義的、最真實的語言實踐的環境,有利于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讓幼兒在自由的環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伙伴的一種個性化活動。它其實是以一種小的社會形式與幼兒作用,幼兒在與教師、同伴、環境不斷的社會交往中獲得發展,使幼兒能專注投入某一活動,充滿自信地探索問題,交流思想。它是幼兒對現實生活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有助于幼兒學習社會性行為,能幫助幼兒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發展游戲,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3.基于一日生活,強化幼兒語言實踐
晨間活動中,我創設了豐富多彩的內容,供幼兒游戲,有娃娃家角色區、搓搓捏捏橡皮泥的美工區、理發店、看看演演的表演區等等。他們在這些游戲活動中,手腦并用,心情愉快,有感而發……這些都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環境,在洗發店里,幼兒會很認真地幫另一個小朋友洗頭,并說:“我幫你洗頭。”在游戲中真實地反映了現實生活,符合游戲情景化、情景游戲化的學習特點。幼兒就是在這樣的游戲活動中不斷地“工作”、交流,從而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開展多元對話,豐富幼兒語言互動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因此創設游戲情境是鍛煉幼兒語言的最佳形式。我在教學實踐中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幫助幼兒發準語音,學說完整句。如,和幼兒在一起玩“小兔乖乖”的游戲,通過運用豐富肢體語言模仿兔媽媽和大灰狼的角色,學說兩種角色的語言,激發幼兒學說小兔子的話“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的長句。在幼兒發音的同時,有意識地看聽幼兒的發音,及時糾正個別發音不準的幼兒。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因此,利用接送幼兒的時間段里,及時與家長交流,介紹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性,希望家長讓孩子從多方面接觸語言,特別是語言發展不是很好的幾名幼兒,不肯開口的孩子,重點與其家長交流,引起家長的重視。請家長自己給孩子多講故事,指導家長帶孩子出去玩時談談看到的事物,既能豐富幼兒的知識,開闊幼兒的視野,同時對發展幼兒的語言有很大的幫助。
5.巧妙運用文學作品,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連環畫的內容也是幼兒畫報中的簡短故事,老師先講故事內容,再把圖片貼在墻壁上,再教孩子怎樣看連環畫。當孩子會看以后,老師開始利用這種孩子感興趣的形式,不斷更換故事內容,還適當改變兒童書外觀,讓幼兒主動去看去講。同時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相互交流,從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午睡室里的墻面上創設溫馨的寶寶睡覺的畫面,同時在幼兒入睡前堅持給幼兒講兩個生動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童話故事。許多孩子晚上睡前有聽故事的習慣,所以午睡前聽故事孩子們興致比較高,孩子們能在較短時間內安靜下來,偶爾還有幼兒模仿故事學說話。這樣,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獲得積極的詞匯和語句,提高詞語的敏感性。同時,在兒歌化的語言學習氛圍中,他們語言學習的興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2][韓]丁鐘鎮.孩子的內心世界[M].全今淑,高靜,譯.青島出版社,2012-0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