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萃
摘 要: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主要探討了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形式,以及提高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模擬教學;交互式教學;想象力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文字、視頻、圖像等集為一體,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因此大大促進了教育教學方式的發展。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以此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一、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形式
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形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演示多媒體
演示多媒體是初中教學的一種常用形式,教師主要是通過多媒體中圖片、視頻等方式,將要講解的教學內容呈現,使得教材內容更加的直觀、具體,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演示多媒體方式比較貼合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演示多媒體教學仍然以教師講解知識為主,但是可以解決傳統教學枯燥、乏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解《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等文章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關于蘇州園林和故宮博物院的圖片,然后講解課文時,一邊播放圖片,一邊進行課文的講解,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2.模擬教學
模擬教學是指借助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對不存在的事物進行模擬,進而讓學生得到不一樣的體驗,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由于模擬教學可以使事物變得更加的直觀、更加的生動,因此也更加有利于理解,所以模擬教學在初中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般情況下,模擬教學在理科課程的應用較為廣泛,用于初中語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說明文的理解。例如在《奇妙的克隆》這一課,教師可以模擬克隆動物,并通過動畫,展示其奔跑、跳遠等特效,以此加強課堂教學效果。
3.交互式教學
多媒體交互式教學可以大大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參與性,保證教學效果。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交互式方式,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便于學生及時地糾正錯誤,提升學習成績,這種交互教學方式既可以在課堂上使用,也可以用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背誦古詩時,如《歸園田居》《使至塞上》等等,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根據意思填寫語句的題目,進而強化學生記憶。
二、提高初中語文多媒體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1.結合教材內容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必須充分結合教材內容,這主要是因為一些初中課文不適合多媒體教學,例如《傅雷家書》《致女兒的信》等等,類似于這種文章,教師可以通過板書進行講解,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教師必須正確看待多媒體教學,不能完全依賴于它,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2.合理設計多媒體教學內容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要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理解能力,選取教學材料,保持教材材料適中,不能過大或過小,否則會影響初中語文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應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內容設計得新穎、有趣,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視頻、圖片,同時還可以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海燕》一課,教師就增加了一些優美的音樂,并讓學生在優美的背景音樂下朗讀這首詩。同時教師還提起了《相親》小品中的臺詞,“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了多媒體的教學效果。
3.摒棄滿堂灌模式
由于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運用產生了錯誤的理解,他們認為只要采用多媒體教學,就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雖然一些教師充分利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是只是將書上的內容完全復制在屏幕上,這對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教師必須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4.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圖片等素材,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另一方面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例如教師在教學《大自然的語言》時播放一些聲音,讓學生討論是什么聲音,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這對學好初中語文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教材內容,合理設計多媒體教學內容,正確看待多媒體教學,同時應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而提高學生學習初中語文的興趣,保證初中語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茹作喜.多媒體走進語文教學的利與弊[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2).
[2]林玉碧.簡析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語文課堂教學帶來的影響[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