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敬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和內容都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課堂內容聯系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去思考數學問題,真正感受到數學的無處不在。同時,也能從小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數學教學;實際生活;數學思考
課本上的所有知識都是生活演變而來,數學更是如此。簡單的計算就是從人類長期生活中得出的。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學科,小學數學教育更是數學教育的起點,因此在這個階段要把握好數學教育,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數學教學聯系生活實際的意義
1.品味生活中的數學內涵
數學來源于生活,是生活抽象后的結論。在生活中,常??梢钥吹缴唐返膯蝺r,與消費者所需要的數量的乘積就是需要付給商家的錢。這是一個很簡單但又很典型的生活中的數學例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細細品味數學的內涵,理論聯系實際,小學生的智力水平很難去理解課本上條條框框的文字性的理論描述,教師需要借助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去品味生活中的數學內涵。
2.抽象問題具體化
數學是生活中抽象的概括,數學題目更是抽象的典型。小學生很難去理解一個抽象題目的具體含義,只能通過依葫蘆畫瓢的方式去求解抽象復雜的數學題目,這樣很容易導致思維定式,從而沒有了數學的發散思維,對今后的數學學習形成了很大的障礙。因此,教師要讓抽象問題具體化,不斷地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例如,在長方形中,長和寬分別為8厘米和5厘米,求該矩形的周長。教學可以借助一張紙、一支筆畫出這個矩形來,并要求學生自己也來畫,最后可以通過看圖數邊的方式求出矩形的周長。教師要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課,轉變成興趣盎然的生動的數學課,學生才能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3.增強了學生生活實踐的本領
小學的教育關系到人一生中的教育,小學的時候培養良好的生活實踐能力,注重生活實踐的培養,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更上一層樓。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大課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灌輸教育,這種教學方式既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思維在傳統教學方式中被束縛,很難得到開發。與之對應的聯系生活實踐的數學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分低能”學生的產生,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生活實踐的能力。將生活情境融入數學教學中,更好地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教學中的具體實施過程
1.揭露數學本質,還數學真實
授業解惑是教師的責任,即教師要教授學生知識,也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這就是教師的責任所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善于思考的能力。學生只有從自身角度去學習他們所不會的,才能真真實實地提高學習成績。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認真備課,將數學盡可能多地聯系生活實際,數學是抽象的,要盡量將抽象的數學內容具體化,從而能夠揭露數學的本質,還一個真實的數學。例如,在講解百分數問題的時候,可以先從百分數的來源講起,讓學生知道百分數的本質等,學生就能很快知道百分數的含義,學習后續的內容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
2.培養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不言而喻。數學思想的培養就是要求在數學學習中要勤加練習,熟練運用數學的方法,歸納出自己數學學習的思想。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從生活聯想中培養數學思想,數學思想是數學解題的靈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潛移默化地感染他們,讓他們在小學階段有個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
3.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數學來自生活,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運用數學,更好地服務于生活的生產實踐。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這方面的能力培養,不能拘泥于課本知識,要對課本上的知識不斷進行拓展延伸。同時,生活中的例子要新穎,學生要有興趣,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不要被傳統的教學理念所禁錮。
總之,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數學。二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數學聯系生活的能力培養,在小學生教育的關鍵時期,從小培養,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形成良好的數學習慣和思維模式。
參考文獻:
[1]李幽然,李燕.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相聯系之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9):75-77.
[2]周東明.數學的特點與數學教學:對“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的聯系”的思考[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7(5):12-14.
[3]徐婕.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結合[J].現代教育科學,2012(6):150-151.
[4]萬麗穎.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融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11):38-39.
[5]嚴志源.淺談如何讓小學數學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3):43.
[6]屈宗文.運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5(23):11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