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超
八年級是學生接觸物理學的第一年,在物理教育的啟蒙時期,我們有必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使他們快樂地步入物理殿堂,為以后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給一份動力,讓學生樂于學習物理
動力是行動的先導,有了學習的動力,才能學有所成,但這份動力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而是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逐步培養起來的。
1.讓學生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誘發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了他們學習物理主要是靠直接興趣。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對充滿好奇心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既要讓學生體會到實驗的趣味性,同時又要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和結論。這些實驗很容易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求知欲。
2.讓學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
學以致用是學習知識的一個原則,在八年級的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時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物理是有用的、必要的,這樣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例如,我們講到平面鏡,就要詳細講到平面鏡成像在生活、醫學、軍事上的應用,如牙醫用來診斷病情的反光鏡是平面鏡,軍事上的潛望鏡在早期也是使用兩塊平面鏡組成的……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我們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物理的應用非常廣泛。
二、鋪一條道路,讓學生有能力學好物理
由于八年級學生剛接觸物理,對這門學科并不了解,學習之路要靠教師去引導、鋪設。
1.用好教材,超越教材
教材是沉睡的巨人,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平臺,也是發展學生能力的工具,還是開拓學生視野的窗口。要使教材發揮以上功能,首先,我們要處理好知識技能與過程方法的聯系。我們要改變過于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其次,我們要充分挖掘插圖的功能。書本設了形象卡通人物,運用視覺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借畫中人物之口表達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疑惑,我們可靈活運用圖片的功能,傳遞各種信息和知識,讓學生形象生動地獲取知識。當然,憑借一本物理學課本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打破教材是唯一課程資源的神話,超越教材,開發新的課程資源。
2.體驗過程,學會合作
合作學習是當前課堂的主旋律,也是科學探究不可缺少的一種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開闊思路,共同完成這一探究過程。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分組合作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特點,盡量做到各組學生能力互補,使學生共同提高,從而樂于合作;其次,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能只有能力好的同學包辦,其他同學漠然處之。每位學生應抓住機會充分參與進來,提高積極性;最后,要重視對合作結果的評價和提升。小組合作的探究結果首先要讓小組成員公布,并讓其他小組成員暢所欲言地發表看法,指出值得學習的地方和需補充的地方,使學生積極參與,并渴望再次參與,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水平,真正學會合作。
3.關注生活,關注科技
物理學是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一門科學,它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八年級物理學更側重于我們身邊一些物理現象的研究,學生在接觸物理學之前,已有一些認知基礎,這部分知識是在生活中逐漸積累的,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應從生活走向物理,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三、留一片天空,讓學生自主學物理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留一片天空,讓他們在物理的王國里自主探索。
1.多一些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
對于一門新的課程,要讓學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要有較長的一段時間,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首先,讓學生掌握物理語言,每一門學科都有其各自的學科語言,物理學科的語言也獨具特色。其次,還要讓學生掌握物理的解題規范。物理的解題規范與數學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物理計算題需用物理公式進行解題,但學生受多年學習數學經驗的影響,習慣用純計算來解題,但物理公式是必需的,而且公式的使用對題目的理解以及對理清思維的條理性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也應花些氣力逐步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規范化解題的良好習慣。其次,科學探究的過程也需要一定時間的保證。我們必須多留給學生一些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較多時間主動學習、主動探究。
2.少一些教條,讓學生自主探索
教師常犯的錯誤是低估了學生的知覺、經驗和潛能,總以為學生面對研究素材,這也不會,那也不懂。因此,喜歡一步一步地扶著學生去認識。殊不知,這種做法正是在束縛學生手腳,抑制學生發展。例如,“摩擦力”一節教學中要探究改變摩擦力大小的方法,我直接讓學生通過書本上的猜想,自己設計實驗來進行探究,教室里似乎“亂成一團”,但卻沒有一個學生閑著,有的忙著測量,有的忙著記錄,有的不時還要插上幾句,恨不得自己去代替別人……更有輕聲的商量、大聲的爭論,雖然有些“亂”,但得出的結論卻近乎完美。在這種探索過程中,學生的好奇、探索、發現的欲望被完全激發,讓學生真正經歷了一次類似科學家的探索過程。
參考文獻:
陳海濤.拙談中學物理啟蒙教育[J].中學物理,2009(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