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體驗學習是指學生在體育活動實踐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提高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這一學習過程只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最終有效地完成。體驗學習是體驗的轉換并形成知識技能的過程。“小學體育體驗學習教學程序”是一種把教學活動的重心放在學生的學習上,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辯證地統一起來。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目標有針對性地提供身體練習活動的素材,通過教師系統的情境設計,把學生引入學習情境之中,充分讓學生體驗體育活動過程的樂趣,并在體驗身體練習活動中,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強調把學習看做是結合體驗、感知、認知與行為四個方面整合統一的過程。它的基本結構是:(如下圖所示)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環節,三個環節靈活安排,互相聯系、互相滲透、互相促進,這三個環節又可以分為:入情激趣—自主體驗—反思觀察—釋疑明理—應用實踐—恢復總結六個步驟。這六個步驟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應根據學習目標、教材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等靈活掌握。
“小學體育體驗學習教學程序”的基本結構
第一步:入情激趣
就是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這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開端,是體驗學習的起始階段。恰當的導入,不但提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而且能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理上、心理上為參與本課學習形成最佳的預備狀態。入情激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啟發談話、實物演示、小品表演、講故事、學格言、猜謎語、唱兒歌、看圖片、做小游戲……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緊扣學習目標,同時做到有趣。
第二步:自主體驗
就是主體體驗,嘗試練習。
這一步是學生主體親身經歷的階段,這是體驗學習的第一過程。其主要任務是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體驗身體練習活動的過程,初步感知運動技術技能。學習主體通過嘗試身體練習的體驗活動,感知運動的技術技能,發現疑難、提出問題,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也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客觀的依據。因此,教師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體驗學習活動的氛圍,出示學生自主體驗學習活動的提綱或思考題。自主練習提綱(問題)設計的如何,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教師要注重學習重點的落實、學習難點的突破。
2.組織學生主體參與嘗試練習體驗學習活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種各種學習活動的材料(如游戲、圖片、模型、影像等),使學生在自主嘗試練習的體驗學習活動過程中能運用各種感官觀察事物,獲得新知。同時教師可以簡明地介紹體驗學習的方式,以便學生預先知道自己應當以何種方式、何種心態去參與學習。
第三步:反思觀察
就是反思觀察,探究練習。
這一步是親歷知識技能形成的過程,是體驗學習的重要環節。通過對同伴或小組主體體驗學習行為的觀察,反思知識技能形成的規律,體驗、探究、發現知識技能形成的過程,積極參與探究知識技能身體練習活動,并表露自己的情感,建構自己的認知體系。這一步教師一般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教師可以把自己看見的體驗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表現作為一個信息反饋,請表現優秀的學生或小組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反思自己與同伴的差異,尋求獲取知識技能的策略。
2.科學合理地設計問題,引領學生體驗、探索、發現知識技能形成的過程,讓學生成為知識技能的探究者、發現者。
第四步:釋疑明理
第五步:應用實踐
就是應用實踐,鞏固練習。
這一環節是鞏固發展體驗學習成果,運用所學的技術技能指導身體練習活動實踐的階段。通過應用實踐,驗證了獲得運動知識技能的正確性,加深了對運動技術技能的理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術技能水平。一方面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應用實踐體驗活動發展了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增強了學生的體質。這一步教師要做到:
1.精心選擇與主教材有密切聯系的游戲或素質練習實踐活動,并注意內容的科學性、趣味性。
2.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應用實踐活動。
第六步:恢復總結
就是恢復身心,總結分享。
這一步是整堂課的最后一個環節,使本堂課的教學重點進一步得到強化。教學中不能省掉這部分的內容而倉促下課,否則不僅會影響課的效果,也會影響下一節課的進行,甚至會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本環節是提升學習方法與能力的重要環節,是養成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這一步教師要:
1.根據上一環節的教材內容、活動情況,合理地安排恢復身心的放松運動。
2.組織學生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再現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歸納學習心得,評價自己的學習行為,提倡學生鼓勵式的討論,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共同分享體驗學習的成果,提出今后的行動方向。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