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文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欣賞畫面的過程中,體會三個聲母的朗讀,能通過觀察認識g、k、h。
3.知識與技能目標:
讀準“g、k、h”三個聲母的音,認清字母的形,正確書寫。
教學重難點:
讀準“g、k、h”三個聲母的音,認清字母的形,正確書寫。
二、教學過程
(一)教學活動一
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師手中拿一信封:同學們,早上拼音王國的郵遞員叔叔給我們送來一封信,我現在給大家讀一下。
回顧舊知識。把字母卡片當車票,只要你讀對它,就可以得到車票了。
(二)教學活動二
1.學習新知識
談話導入。(出示主題圖)師:同學們在拼音王國的花園里,看到什么了?讓學生自由說一說。今天我們就去認識一下g、k、h這3位聲母寶寶。
2.教學g。師:今天我們在拼音王國里會先遇到誰呢?快看,小白鴿領著聲母g來接我們了,誰和g打個招呼啊?講解讀音要領,師范讀,小組讀,指名讀,男女生對讀。看看它的樣子,你有什么發現?你怎么記住它?如果能編成順口溜就更好了,如:像個9字ggg。g在拼音王國中也有自己的家,同學們,你能找到g的家嗎?學生觀察g在四線格中的占格,師范寫,學生先書空,再寫3個。
3.教學k。師:我們班的同學可真了不起,一到這里就交到了新朋友,朋友多了快樂多,我們再來交個新朋友吧。看一看,它是誰?(k)師講解k的讀音,(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放在嘴邊,讀g、k,讓學生觀察,說說看到了什么)小組讀,對比讀,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k。師范寫,學生書空,再寫3個。
(三)教學活動三
課間操,學念兒歌。
出示兒歌:
小鴿子,咕咕咕。
小蝌蚪,圓圓肚。
小河水,嘩啦啦。
小朋友,笑哈哈。
動作表演,學念兒歌。
(四)教學活動四
師:我們都玩累了,就坐在椅子上歇一會吧。你看見哪個字母了?指名讀,跟讀,小組讀。記憶形。書寫同g、k的教法相同。
(五)教學活動五
游戲鞏固。拼音王國正在舉行中秋禮品大贈送的活動,我們也去參加吧!
活動規則:按照卡片的要求讀出或寫出字母,讀對,寫對的同學即可領取獎品。
(六)教學活動六
總結:
1.我們得到了月餅,游戲也玩了,你今天有什么收獲啊?
2.作業:把g、k、h每個寫一行。
三、教學反思
剛入學的小學生最先接觸到的語文課就是漢語拼音,學生都有學前基礎,在此次授課過程中如何使學生都能投入進來,導入很重要,所以我采用創設情境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準確讀寫g、k、h這3個聲母,在每一個聲母教學活動中都預設了不同活動,這就是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教學中要體現語文味,讓剛入學的小學生能從剛開始的語文課中感受中華民族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愛語文,學語文的積極性,為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以下幾點:
1.從圖入手,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圖,尤其是“表音表形圖”既表音又表形,這些插圖趣味性較濃,又多是為兒童熟知的事物,易說易記,使學生從舊知或經驗的遷移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新知,便于學生在腦海里牢固建立字母音和形的聯系。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景圖,例如《g k h》這一課,在三個聲母g、k、h旁配了一幅圖,圖上一只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湖里有蝌蚪和水草,湖邊有兩個小朋友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學生觀察得細致,發言也非常積極。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準“鴿子、蝌蚪、喝水”的讀音,為揭示字母打好基礎。同時,還要求學生對所描述的事物盡量做到全面具體,如一位同學說:“我看到天上有一只鴿子。”我就引導他:“能說出是什么樣的天空,什么樣的鴿子嗎?”這個孩子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流利地說出:“藍藍的天空中飛著一只潔白的鴿子。”我繼續提問:“誰能再補充?”馬上就有學生回答:“鴿子的嘴里還銜著一枝樹枝。”我給學生介紹:“那是橄欖枝,代表和平。誰能完整地說出鴿子這一部分的圖意?”回答的學生將剛才同學的發言綜合起來,就成了完整的一段話。書中的插圖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口語訓練資料,充分利用這些資料,能讓每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
2.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使用“情境圖”“語境歌”,發展學生的自然語言。同時,以兒歌或謎語教學拼音,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生動的好方法。這些富于變化的形式,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情緒高漲,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從而增強了課堂學習效果。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