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珍
摘 要:我國自2016年1月1日起實施全面開放二胎政策,這對于計劃生育政策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改革,對于我國今后的人口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單獨二胎”和現在的全面二胎政策的實施,很多家庭面臨著對第一胎子女心理教育的問題,也出現了很多家庭悲劇。針對社會上對生育二胎之后對長子女的心理問題如何解決進行深入探討,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二胎子女;心理問題;研究對策
在全面二胎政策實施之前,我國已經開展了“單獨二胎”的政策,主要是針對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人口比例失調的現象。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實行了近三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隨著二胎政策的逐漸放開,很多家庭都開始計劃要第二胎,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長子女出現的心理問題困擾著很多家庭。本文從二胎對長子女的各方面影響來進行具體分析。
一、生育二胎對長子女的各方面影響
1.家庭內環境變化造成的長子女心態變化
生育二胎之后的家庭中,長子女的心態會經歷巨大的變化。首先,家庭中多了一名成員,作為同輩人,長子女的生活中多了兄弟姐妹的陪伴,極大緩解了獨生子女在性格上的孤僻感,作為長子女也能夠得到來自同輩人的親情,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會有更多的樂趣和幸福。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很多獨生子女在父母生育二胎的過程中產生了非常不安和焦慮的心態,認為二胎子女會威脅并且逐漸取代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些孩子甚至會對二胎子女產生嚴重的記恨,繼而引發了很多家庭的不幸事件。
2.長子女與二胎子女在贍養老人和財產分配方面的問題
很多生育二胎的家庭,在父母年邁時都會產生很多關于贍養老人和財產分配的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對于長子女來說,父母晚年的贍養需要投入巨大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二胎子女在這些方面都會有所分擔,長子女的壓力也會減少很多。但是很多家庭也會因此出現糾紛,尤其是在贍養老人之后的財產分配問題上,很多親兄弟姐妹最終要鬧得經過法庭的審判才算罷休,這是非常遺憾的場景。
3.性別觀念對長子女和二胎子女的心理影響
我國長期處于農耕社會,在子女的性別選擇上有著很大的差別。盡管改革開放已經三十余年,我國的經濟和科技都在飛速發展,但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存在,甚至還有很多黑心診所在做胎兒性別檢測和人工流產的違法行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如今很多計劃要二胎的家庭更傾向于“一兒一女”的家庭結構,渴望兒女雙全的生活模式,但是家長不要刻意向孩子表達對二胎子女性別上的意愿,以免長子女失去安全感。
二、對于生育二胎之后長子女的心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對于打算生育二胎的家長,在長子女的心理問題方面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特點來具體對待,總的來說就是遵循以下幾點:
1.在生育二胎之前要與長子女做好溝通,尊重長子女的意愿
一個家庭在計劃二胎的生育之前,要在家庭內部開展一個討論,長子女雖然是孩子,但是也是家庭的重要成員。二胎子女的生育,對于長子女的生活影響是巨大的,作為家長,一定要就此事與長子女進行充分的溝通。近期新聞上出現很多長子女對父母生育二胎出現的逆反心理和嫉恨心理都是因為家長在生育二胎的問題上對長子女進行了隱瞞,從而導致了悲劇的后果。作為家長,在生育二胎的問題上一定要尊重長子女的意愿。
2.在生育二胎的過程中要及時關注長子女的心理變化
很多父母在生育二胎子女之后,由于照顧新生兒需要很多的精力,占據大量的時間,導致很多家長在照顧長子女的事情上有所懈怠和忽略,使長子女的內心產生了深深的失落感和委屈。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關注長子女在二胎子女到來之后的心態變化,對于孩子出現的一些“搗亂”行為不要一味地進行指責,要關注孩子做出一些奇怪行為的原因,很多孩子只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重視。對此,家長即使再忙再累也要對長子女進行關懷和安慰,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遺棄了。
3.讓長子女參與到二胎子女的照看和教育中,做好榜樣作用
很多家長在生育二胎之后都會過分重視二胎的照看和教育工作,尤其是當有長子女在場的時候,由于長子女的年紀較小,很多家長都會擔心長子女在玩耍中會誤傷到二胎子女,這就會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層隔膜,導致兩個孩子的不親厚。其實家長完全可以讓長子女參與到二胎子女的照看和教育中,讓二胎子女以長子女為榜樣,這樣孩子就會有強烈的榮譽感,會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也能夠省很多精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國很多傳統家庭的家長在孩子的心理問題上并沒有足夠的重視,父母與孩子的交流較少。無論是長子女還是二胎子女都需要父母去平衡兩者的關系,只要家長用心去交流,用愛去關懷,每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范靖,黨婭婭.我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金田,2014(8):39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