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學花
摘 要:新一輪教學改革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起來,不管什么學科,什么課型,在自評一節課時,不外乎有四個問題,即目標問題、效率問題、方法問題、達標檢測問題。所以說,課堂檢測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反饋和教師教的情況的反饋。不管是傳統課堂還是高效課堂,課堂檢測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
關鍵詞:形式多樣;方法靈活;體現層次;目的明確
不管什么學科,什么課型,我們在自評一節課時,不外乎有四個問題,即目標問題(這節課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效率問題(用多長時間讓學生掌握)、方法問題(用什么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達標檢測問題(你怎么知道學生已經達到了學習目標要求,有多少學生達到了要求)。所以說課堂檢測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反饋和教師教的情況的反饋。不管是傳統課堂還是高效課堂,課堂檢測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這一年來本人聽課、觀課很多次,對課堂檢測教學環節尤為關注,下面談談本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一、突出的亮點
1.檢測形式多樣
大部分教師會根據自己教學方法和內容的不同,選用不同形式進行課堂檢測,如,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環節,能夠到學生中去巡視調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展示環節去發現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及時點撥指導糾正;分組檢測,讓學生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來完成檢測題目,對整個小組的檢測結果進行評議,實現生幫生、生教生,以優促差,提高學習效率;還有通過提問、做題、活動等方式達到檢測目的。
2.檢測方法靈活
不同的學科、課型,教師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檢測,有學生展示、直觀操作、板演、游戲活動等等。比如,音樂課上,一位教師在教學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土耳其進行曲》時,為了檢測學生對A段、B段節奏掌握的情況,通過游戲活動來檢測,放音樂,當聽到A段時,學生舉紅紙,當聽到B段時,學生舉黃紙。這樣,學生不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活動,而且老師可以一目了然地觀察多少學生掌握了,多少學生沒掌握,靈活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
3.檢測有層次性
教師會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學任務完成后,會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如,基礎題、提升題、拓展題等,這樣會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每位學生都有所發展與提高。
4.檢測目的明確
部分教師會根據自己教學內容的關鍵知識點明確檢測的目的,如,通過復習、檢查以前學習的知識,使新舊知識有連貫性與系統性,為獲取新知做鋪墊。針對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重難點,緊扣本節課的知識點,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練習題、活動,來鞏固本節課所學重點內容。
二、存在的問題
1.檢測時間不落實
部分教師由于教學任務重,設計的教學內容容量大,課時緊,不能做到課堂檢測這個教學環節。整節課只聽教師一直在講,學生只是面無表情的在聽,這樣做只是為了追求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了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的反饋。所以,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低效。
2.檢測內容沒有針對性
教師對檢測內容沒有經過認真思考,隨意性大,學生反饋的結果并不能真正檢測出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比如,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新型玻璃》一課,教師對這節課的學習目標、重難點把握不準確,開始以圖表的形式分類總結了不同玻璃的特點和作用,然后叫學生為假想的公司打造不同的玻璃并設計廣告語,整節課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在誦讀表演自己設計的玻璃廣告語,而這篇課文真正的教學價值并沒有體現出來。所以檢測的目的沒有意義。
3.檢測效果差
部分教師對于課堂檢測不重視,只是流于形式,比如,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并沒有深入到學生中去進行學情調查、指導點撥,而是蜻蜓點水般的走過場,檢測沒有達到真正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實效性差。
4.檢測意識差
部分教師對課堂檢測在課堂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認為課堂檢測在課堂教學中可有可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這一環節,整節課只注重了自己預設的教學環節與過程。即使有檢測環節,學生對知識點的反饋也不會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不做任何評價,只會關注自己的教學任務。
三、方法與策略
1.合理安排檢測時間
課堂檢測由于檢測內容和對象的不同,所以,教師要合理安排檢測內容和檢測時間,讓課堂檢測不僅僅用在課前或課后來完成,而是根據課堂預設和生成的實際狀況,讓課堂檢測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全程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方法與策略。
2.精心設計練習題
達標檢測需要課堂上限時完成,一節課達標檢測的內容要適中,把握好一定的度,否則學生對所學知識很難加以理解、鞏固和應用,甚至會讓學生產生排斥和厭煩心理,所以,練習題的設計要少而精,題型靈活多樣,緊扣當堂檢測的知識點,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又能訓練學生的思維。
3.課堂檢測要有梯度
檢測題的難度要適當,練習適量,分不同層次來設計。如,數學課,第一部分要體現基礎知識的訓練,面向全體學生。第二部分要進行提升題的訓練,跳一跳摘桃子,讓大部分學生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后,體驗成功的快樂。第三部分為拓展題,讓學有余力的優等生去感受數學的樂趣。
4.課堂檢測要靈活
由于學科和課型的不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也會不同,所以,教師要靈活運用檢測方法,利用不同形式和方法達到檢測目的,讓課堂檢測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真正作用。
5.充分發揮生生互檢作用
一節課教師不可能關注到每位學生,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課堂檢測要充分調動組內學生或同桌之間互相檢查,互相批改,發揮學生之間兵教兵、兵幫兵,相互檢查的作用。
6.當堂檢測反饋要及時糾正
檢測就是為了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所以要及時糾正檢測中出現的錯誤,避免類似錯誤再次發生,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易錯知識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有時間的話,可進行二次檢測,加強學生對檢測知識的鞏固。
總之,課堂檢測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它直接關系著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也是教師掌握學情、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們要認真對待課堂檢測,探索課堂檢測的方法,發揮課堂檢測的作用。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