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桃桃
摘 要:高中歷史教學體現時代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與時事熱點的聯系,注意史實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吸收史學新理論、新觀點,關注史學動態。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時代性
所謂時代性,實質上就是追求先進性和科學性,與時俱進,引領時代潮流,體現新世紀、新風貌、新內涵和新水平。歷史教學的時代性是指從新的角度去認識、分析史實,用時代的精神和價值取向重審歷史,對歷史作出時代性的解讀。正如著名史學家克羅齊所說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所有歷史研究都是以現實問題為出發點的,否則史學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體現時代性的重要性
歷史教學的時代性,主要體現在歷史與現實生活、時代發展主題的聯系和統一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注入時代氣息,加強歷史知識與現實的聯系,通過關注社會發展和生活,樹立全面的課程資源觀;從學生的生活背景、社會發展現狀等方面對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補充,深入挖掘既有知識的時代意義,賦予其時代發展所需要的新內涵,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和探討問題,把愛國主義教育、人格品質培養與科學歷史觀相結合,促進個體全面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新課程改革后,課程標準強調“在內容的選擇上,應堅持基礎性、時代性,應密切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生活,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時代性,將當今歷史學科的科研成果、歷史學的最新觀點、社會熱點與學生經驗補充到課堂教學中,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近年來歷史高考命題趨勢也要求歷史教學體現時代性,試題的實踐性、靈活性強,往往通過熱點問題來命題,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與時代特點,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關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強調以史鑒今、服務于現實。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體現時代性的策略
歷史課堂教學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新課改推出之后,為了體現時代性、傳授知識、實現“三維目標”,需要在教學方式上作出改變。
(一)高中歷史教學應加強與時事熱點的聯系。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信息的傳播快捷又方便,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電視、報紙、廣播等媒體,第一時間知道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并通過解析和探討,對事件本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學生對時事熱點比較熟悉,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將課本知識與時事熱點相結合,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以時事熱點為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快速掌握歷史知識。例如我在講《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一課時,就引用了當時的時事熱點。2013年1O月1日,由于對奧巴馬總統的醫保法案存在分歧,分別主導美國國會兩院之一的共和黨和民主黨未能就預算問題達成一致,國會的臨時性撥款法案被擱置,導致部分聯邦政府機構自周二開始無限期停擺,約8O萬名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停工休假,大多數非必要的聯邦政府服務和項目停擺,即美國聯邦政府關門事件。其根本原因是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就奧巴馬提出的財政預算案是否通過之間的較量。因為政府關門,許多國慶期間出游的中國游客慨嘆運氣不好,因為政府部門所管轄的博物館、紀念館等也同時關門了,連作為美國標志性的自由女神像都看不了。這次事件,對許多國家的經濟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也許在我們看來,政府連續關門十多天,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美國,政府關門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從克林頓執政開始,陸續有十多次類似的情況。緊接著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美國國家機構到底是怎樣的情況?機構之間是怎樣的關系?政府為什么會頻繁關門?通過這樣的熱點事例,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激發了。教師要善于運用課本知識來解讀時事,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高中歷史教學應注意史實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以學生本身或身邊的事物為例來講解課本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一課時,我事先布置了作業,要求學生當一回小記者,回到家,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分別采訪父母輩、爺爺奶奶輩的人年輕時的生活概況。采訪后經過整理,在課堂上自由討論,總結出三代人生活水平的異同點,歸納近代以來中國物質生活和習俗方面發生的變化,探討變遷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高中歷史教學應吸收史學新理論、新觀點,關注史學動態,關注史學界的發展,掌握、吸收史學發展的新理論,并將其運用于歷史課堂教學中。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灌輸型向引導型轉化,變學生接受性學習為研究性學習。適當引入新觀點、新理念,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史觀角度去闡釋歷史現象、解釋歷史問題。目前的主流史觀有唯物史觀、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全球史觀和社會生活史觀等。不同史觀研究的側重點不同,對某一歷史事件和歷史問題,得出的結論也就有所不同。
總之,新課程標準要求歷史課堂吸收人類的優秀文明成果,堅持時代性。要不斷吸收新成果,必須要接受新觀念,尤其在史觀上要與時俱進,擔負起時代賦予中學歷史教育的新使命我們應在歷史教學的時代性理念指導下,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洮縣文峰中學,甘肅 定西 73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