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英
摘 要: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其有特定的對象和獨特的語言藝術,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對自己語言加以藝術化,爭取做到語言簡潔、風趣幽默、生動活潑、富于親和力,能夠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使學生容易接受,有一個很好的課堂氛圍。
關鍵詞:語文教師;語言;藝術
語文教師的課堂用語,應該體現出教師高明的課堂智慧,高超的教學技能和高尚的品德教養;應該體現出教師的個人魅力、忘我的投入課堂與學生同喜共憂的平等精神;應該能夠激勵學生、吸引學生;應該能a夠使學生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拓展知識,學會方法,發散思維,熏陶情感。以下是本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嘗試。
1.以情激情引感染
對《歌唱二小放牛郎》這篇課文最后的感情升華很重要。我設計了這樣一段話:“王二小小小年紀就被敵人殺害了,正是他機智勇敢地跟敵人作斗爭,后方機關和群眾才獲得了安全。王二小被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上面,看看這個用自己的犧牲挽救別人的可憐又勇敢的小弟弟吧!你不想對他說些什么嗎?”學生聽后,爭先恐后地說出了心里話。接著我又引導他們對比當時與現在的生活、學習條件,使學生懂得了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2.深入淺出點啟發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我們始終要有“整”的觀念,尤其是在課文最后,一定要收好。比如《誰的本領大》一文,學習完課文后,問學生學完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一學生站起來就回答:“我知道了風和太陽各有各的本領。”學生能自己悟出這個道理,說明這篇文章讀懂了。再延伸一下,讓學生說說同學的本領,再說說自己的本領,認識到各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不能光看到自己的長處和本領,也要認識到別人的長處和本領。在教學中,做到積極主動地引發學生的心智活動,促進學生知識內化,在自然而然的狀態下,把學生逐步導向語文學習的正確道路。經過教師的啟發,學生積極身心參與,心生頓悟。至此學生的思考不僅得到了高度的贊揚,而且成了深讀課文的切入點,還有效培養了探究意識,為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的形成創建了堅實的基礎。
3.拋磚引玉達目的
《識字5》教學中,由于巡邏和巡航的意思很相似,是本文中理解難點,通過讓學生觀察圖去比較二者之間的異同,巧妙地化解了這個難點:巡邏和巡航都有巡查的意思——巡邏一般指陸地上巡查;飛機在天上巡查或軍艦在海上巡查叫巡航。另外,我于有疑處設疑,把教師的教學活動內化為學生自主探究的智力活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得以實現。而當學生思維發生停滯、閉塞甚至悖謬的時候,就適時誘導學生調理、疏通自己的思維,讓學生處于主動探索的地位。學生不但獲得了新知識,而且學會了探索發現知識的方法,發揮了自主能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4.寓教于樂增趣味
《世界多美呀》采用了師生同表演的方法進行教學:
師:讓我們學學小雞啄蛋殼。用小手做成小雞的嘴(邊說邊示范),小雞啄蛋殼兒,我們啄課桌。小雞剛醒來,可沒有多大力氣。所以,我們要——(引導生說:輕輕啄!)
師:跟我說,一二三四,啄呀啄;小雞、小雞,快快啄。
師:啄呀啄呀,快快啄。小雞、小雞,不停啄。
師:五六七八,啄呀啄;小雞、小雞,加油啄。
(生跟讀,邊跟節奏邊做動作。)
師:小雞、小雞,休息一會。你們有什么感覺嗎?
生:我的手指頭都啄疼了!
學生們置身于“啄蛋殼”的情境中,為課堂教學增添了趣味性。
5.嚴密準確講規范
《練習4》教學時,我處理學生作業中的錯誤:首先投影展示學生錯誤的作業。接著提問:“誰來當小老師說一說這個小朋友連線對不對?哪里不對?”相機提問:“誰能來說說柿子和橘子有什么不同?”解決這一難點采用一個一個出示實物的方法,讓學生先觀察顏色,再摸一摸表皮,自然就能得出結論:柿子表皮光滑,緊貼根部連接有葉片;橘子表皮毛糙,葉片不緊貼根部。知識具有嚴密性,因此,教師必須規范自己的課堂語言,不僅要做到語言規范、詞匯規范、語法規范,更要做到用科學、規范的語言來表述知識。
6.機智敏銳透靈活
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水果選美大賽》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更進一步地認識了水果,再讓學生把剛才的發現全都記錄下來,為他們喜歡的水果設計一張名片。用智慧的評價,營造著樂學的氛圍:不再是簡單的對錯,不再是那冷冰冰的分數,而是幾種讓人垂涎欲滴的水果,一張設計精巧的名片和別具一格的評價,簡單中透著機智,敏銳中透著靈活。水果的味道牽動著孩子們的心,每一個環節孩子們都熱情高漲,個個躍躍欲試。
教師要注意提高教育教學的藝術,讓自己的語言時刻散發著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不斷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翟雅麗.教師口語技巧[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1.
[2]武建軍.淺析小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0,(3).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鄒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