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艷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數學課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反思“熱鬧”的課堂,我們發現教學中仍存在許多誤區,有些教師過于追求課堂的“熱鬧”,完全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變得低效,甚至是無效。因此,打造魅力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一、創設良好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課程實施以來,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創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如教學《0的意義》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和學生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我讓幾個學生到臺上來當“小雞”,我當“老鷹”,每捉走一只“小雞”,我就問學生:“臺上還有幾只小雞?”就這樣,所有的“小雞”都被我捉完了,這時,我問學生:“臺上已經沒有‘小雞了,我們還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10以內的數表示呢?”學生都搖搖頭,于是,我接著引導學生:“那我們應該用什么數字表示呢?”通過這樣的游戲,學生自然而然地認識了“0”和它的意義。這樣的教學,不僅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還激發了學生探究數學的欲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促使學生積極探索,創造性地運用知識。
二、建立和諧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要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生動活潑,主動發展,首要條件就是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教學《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一課時,我出示了“139+69”這樣的題目,并引導學生:“這道題可以運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哪個同學會做呢?”我一問完,學生紛紛舉手,我順勢引導:“那你們試試看, 誰的方法更巧妙?誰的方法更多?”很快,學生列出了多種簡便方法,我馬上表揚他們:“真不簡單,一下子就能列出這么多的簡便方法。”當然,還有一部分學生說出的簡便方法不正確,但我們不能挫傷他們的積極性。這時,我這樣引導學生:“這樣的簡便方法正確嗎?請你再想一想。”這樣的引導,不僅是對學生的信任,還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簡便方法是錯誤的,從而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課堂上,我就是這樣不斷用鼓勵、贊賞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學習思考中展示自己的能量,從而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一絲微笑、一個點頭、一句鼓勵性話語,都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靈活運用激勵和幽默風趣的語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積極學習。
三、運用現代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技術的更新,我們的課堂也發生了變化,現代教育技術逐步代替傳統使用的小黑板、掛圖等教學方式,讓靜態課堂逐漸轉變為動態課堂。因此,在數學課堂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內容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真正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和特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教學一年級《求被減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一課時,我發現一年級的口算題都比較簡單,因此,很多學生在求“被減數”的過程中總是習慣性地運用順向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一下子把答案口算出來,再把答案代入算式中進行列式計算。如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公共汽車到站時下去了5個人,車上還有9個人,公共汽車上原來有多少個人?當我出示題目后,有一部分學生立即用列式的方式進行解答14-5=9。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列式呢?我細細思考,發現這些學生主要是因為對所求的問題和已知條件之間的聯系理解不透,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怎樣才能轉變學生的思維定勢呢?我們完全可以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并加以運用。于是,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理解所求問題和已知條件的關系。首先,我通過課件出示一輛公共汽車(但沒有注明車上原來一共有多少個人),然后引導學生:“你們知道公共汽車上原來一共有多少個人嗎?”很多學生看圖后,都紛紛搖頭:“圖上沒有標明有多少個人啊。”這時,我通過課件動態演示從車上下來5個人,然后這樣問學生:“這些人是從哪兒下來的?”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從公共汽車上下來的。”當車上下來5個人的演示完成后,多媒體課件立即出示公共汽車上還剩下9個。當學生明白了這些之后,我接著追問:“這時你們知道公共汽車上原來一共有多少個人嗎?”學生都異口同聲地回答道:“14個。”我接著引導學生:“你們是怎么知道公共汽車上原來有14個人呢?”這時,學生補充道:“把車上下來的5個人加上車上還剩下的9個人就知道答案了。”這時我再次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下車的5個人又回到車上的動畫情景,然后引導學生:“同學們都知道怎樣列式了嗎?”學生看著課件的演示過程,紛紛回答道:“把下車的和車上的加起來。”通過合理運用多媒體,不僅幫助學生理解被求問題和已知條件之間的關系和解答方法,還促進了學生的思維方式,使教學難點得以突破。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打造魅力課堂,努力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福建省松溪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