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棟林
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學科,是其他自然學科的基礎.因此在小學期間,要注重數學教育.教育改革期間,小學數學教育一直在摸索新的教育方法.發現趣味性數學教育,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數學,因此,把趣味性數學教學搬入課堂中,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
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是符合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小學生正處于兒童期向青春期過度的階段,是對任何事物都感興趣,想要探索的階段.數學教育作為小學重點學科,要在教學方式上符合學生的心理要求,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質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抽象思維.
一、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必然性
我國一直在推行素質教育,因此每一個學科的改變是必然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不僅能偶“記得住”知識,還要求學生真正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個性、能力和思想品德.而小學數學進行趣味性教學,就把培養學生的探討能力,思想品德素質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接受了素質教育.因此,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存在是必然性的.
二、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的實踐及經驗
1.引導學生數學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課堂是由老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因此學生也是教學環節的主體.而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并沒有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厭惡學習.想要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擺正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存在,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喜歡學習.所以,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趣味性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課堂.
蘇教版數學教學中,一年級是認識數的階段,其授課內容是《數一數》.由于一年級的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理很幼稚,因此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心理.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興趣.首先可以在課堂為學生播放《數鴨子》這首兒歌,在學生聽歌期間,讓學生注意其中出現了幾個數字,都是哪幾個數字,其中學生學過的數字又有哪些,沒學過的又有哪些.在聽歌結束后,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這些問題,讓學生主動回答,并且假設學生可以養鴨子,問問學生想養幾只,學生想養的鴨子數有沒有學過,引導學生主動詢問沒有學過的數字.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讓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中,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2.創設課堂活動,寓教于樂
數學課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學科,在教課期間,要求的是教學嚴謹.但是小學數學教育屬于特殊時期,學生年齡太小,因此在教學方法上,要靈活變動,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學習,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很有意思,所以,在數學教學上,需要創設有意義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入數學課堂的學習.
在蘇教版的數學課本中,有對圖形的認識《圖形與幾何》.在正式教課之前,可以請同學們看一看教室里都有什么樣的圖形,學校里有什么樣的圖形,家里有什么樣的圖形,學生每天可以看見的電視廣告中,有什么樣的圖形出現,以及身上穿的衣服有什么圖形.讓學生把自己認識的圖形畫出來,并且把自己知道的圖形的名字標出來,比一比誰認識的圖形多,寫出來的圖形多.在學生之間進行比賽,誰認識的圖形最多,就會獲得獎勵,并且受到全班同學的鼓勵,同時老師可以邀請這名學生上講臺,講一下他為什么認識這么多的圖形,都從哪里認識的.然后可以讓學生比一比,這些圖形有哪些不同點,哪些相同點.課堂始終貫穿著比賽,把學習的內容安排到比賽中,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得知識.寓教于樂就是現在大力推行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3.注重課堂互動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創設課堂活動,還是培養學生主動性,最終的目標都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課堂與老師進行互動,只有進行師生互動,才能讓老師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學生還有哪里不會,還有哪個知識點需要進一步的詳細講解.而學生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問題,讓老師給解答.所以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是十分重要的.
在蘇教版中,小學數學課《角的度量》,是學生初步認識“角”.但是和“角”有關的事物卻一直出現在學生的生活中.首先老師要講解量角器的作用,學生在老師講解后,可以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不明白之處進行提問.然后,老師要講解“角”有關的知識.首先需要學生發現學習生活中有“角”的事物,讓學生自己動手量發現的“角”,看看每一次量的數是否相同.檢驗學生掌握量角器的水平.之后讓學生量特殊角,比如30°、45°、90°等.看看有哪些不同,然后學生與老師互相討論,這些“角”在學習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小學數學教育是學習其它自然學科的基礎,因此要在小學期間打牢數學基礎.在小學教學期間,趣味性教學,可以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數學.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寓教于樂,讓學習變得快樂起來.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環節中,不在是單純的“學”,而是互相探討,互相研究.這樣可以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