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奴刀知
【摘 要】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成功的導入,是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因此,如今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技巧的掌握,也越來越引起語文教師的重視。課堂教學的導入,其目的就是通過有效的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和諧氛圍的課堂教學。那么如何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導入呢?在本文中,我們針對課堂教學導入對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以及通過導入所遵循的原則對導入技巧進行探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技巧
在課堂教學中,好的導語如同一曲美妙音樂的序曲,開始就產生了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具有良好效果的導語對一節課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目前,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滲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導語的設計藝術可謂百花盛開,爭奇斗艷。導語往往要結合課文的內容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學環境等諸多因素來設計,具有靈活性、豐富性、自由性的特點。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只有對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進行精心設計,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挖掘課文深度和積極思考,愉快地學習。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借鑒別人的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解題式導入法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讀者接觸的第一步,很大一部分文章,可以透過標題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構思意圖。解題式導入法就是幫助學生透過對標題的講解與分析,從總體上抓住文章要旨,把握文章結構,了解文章的寫作特點,然后才能較順利地逐步深入地掌握課文內容。如我在講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先引導學生分析標題,猜測內容,然后歸納說:“同學們從題目的示意中已經看出三點‘可能:①這個題目可能告訴我們百草園是怎樣一個園,魯迅先生在百草園的生活是怎樣的。②可能告訴我們三味書屋這個地方是怎樣的,魯迅先生在那里的學習情況如何。③也可能告訴我們魯迅先生是怎樣離開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課文內容是否如我們猜想的那樣呢?下面我們翻開課文一起學習。”這個導語一是可以透過題目,分析猜測課文的結構和大致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題目與課文內容及文章結構的密切關系。二是這個導語僅僅是猜想,就使得學生急于翻開課文以印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準確,從而為進一步探求課文的細節內容和解決“我”為什么不愿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的問題打下基礎。三是容易觸及并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懸念式導入法
導語中有意提出疑問,制造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地思考問題。如:在教魯迅的《孔乙己》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凡是讀過魯迅小說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讀過《孔乙己》這個短篇小說的人,無不被魯迅先生所塑造的那個受到社會涼薄的苦人兒的形象所感動。魯迅自己也這樣說:‘我最喜歡的作品就是《孔乙己》。為什么魯迅創作了許多小說,而最喜歡《孔乙己》呢?魯迅究竟用怎樣的鬼斧神工之筆,來塑造孔乙己這樣一個形象呢?我們學習課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過去有人說,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而且人生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魯迅的《孔乙己》寫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劇。讀悲劇時人們的心情往往很難過,灑下同情的眼淚。但讀《孔乙己》時,你的眼淚流不出來,心里陣陣絞痛,眼淚往肚子流……”。這則導語抓住課文的重點:孔乙己是怎樣一個人,巧布疑陣,而且還明確告訴學生答案就在文中,讓學生對課文有興趣,對解疑有信心,學習主動性自然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講故事導入法
故事對學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有生動的情節,豐富的內涵。通過生動形象的講故事或事例來感染學生,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如我在講授《競選州長》時,先講了馬克·吐溫的一件軼事:馬克·吐溫發表了《競選州長》的小說后,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了紐約州州長霍夫曼。霍夫曼對這位小說家極端仇視,對他說:“馬克·吐溫,你知道世界上什么東西最堅固嗎?什么東西最銳利嗎?我告訴你,我的防彈車最堅固,我手槍里的子彈是最銳利的!”馬克·吐溫聽了微微一笑,說:“我了解的和你說的可不一樣啊,我覺得世界上最堅固最厚實的是你的臉皮,而最銳利的呢?是你的胡須。你的臉皮那樣厚,可你的胡須居然能刺破它長出來,還不銳利嗎?”聽完這則故事,學生在快樂的笑聲中明白了馬克·吐溫的語言是多么的幽默辛辣,那么讀了《競選州長》這篇課文,就更能了解馬克·吐溫小說的幽默語言和諷刺手法,更想學習《競選州長》這一課了。
四、應用多媒體導入法
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的直觀性、形象性的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巧設情境,讓學生聽聽聲情并茂的錄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通過聲像并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產生激動人心的情境效果,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教《春》一文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精心設計了一個課前導入和朗讀環節:在講授新課前,先用多媒體出示了幾幅多姿多彩的春景圖,再請學生口頭簡要描述畫面,并背出表現春天的詩句,然后在聲畫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讀錄音。那美不勝收的佳景和行云流水的朗讀,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感受到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花草樹木競相爭榮的景象和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從而達到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采用何種導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靈活機動,不刻板,不單一。其次,要明確“導入”與“整個課堂”的關系,時間方面亦應控制在3~5分鐘左右,不能占太多時間。
課堂教學的導入形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一名好的語文教師,要認真鉆研大綱,深刻體會當前教學的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導入,充分發揮導入“導火線”“催化劑”“潤滑劑”的作用。同時,還要明確,知識的不斷發展、教育對象的不斷變化、教學效益要求的不斷提高,決定了作為一種藝術創造的課堂教學是沒有止境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在這一環節付出教師的熱情和創造,課堂教學才能收獲預期的精彩。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導語的設計要講求一定的原則,從實用、趣味、靈活等方面做出較好的把握。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導語藝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才能重視導語的設計,讓精彩的導語為一堂高質量的語文課堂教學拉開序幕。總之,課堂教學的導入形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一名好的語文教師,要認真鉆研大綱,深刻體會當前教學的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導入,充分發揮導入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惠.萬事貴乎始——淺談語文課堂導入的幾種技巧[J].中國校外教育,2009(S2).
[2]黃永杰.對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互動藝術技巧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7).
[3]李敏俐.先聲奪人漸入佳境——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J].甘肅教育,2010(08).
[4]羅玉榮.芻議初中語文教學新課導入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