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碧
【摘 要】作文寫作中,教法、學法縱眾多,眾說紛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尤為重要。聯系實際,從作文之后的字斟句酌,推敲行文甚是重要。
【關鍵詞】推敲行文;斟酌字句;幽默語言
寫作教學時,有豐富多樣的攻略,技巧,計策。在此,筆者從事一線多年教學的經驗積累,談談作文后的評改,這看似簡單的教學環節,何嘗不是提高作文的一種重要而行之有效的手段。如何做好評改這一環節?那么平時養成斟酌字句,推敲行文則是重中之重。
有這么一則故事:有個地主,家開一酒坊,還喂了幾頭豬。大年之前,請了位秀才題了副對聯:“肥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由于沒有標點,財主看后大發雷霆。秀才連忙解釋,并讀了一遍,財主馬上轉怒為喜,宴請秀才。試想財主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的原因,不言而喻——斟酌推敲。賈島,韓愈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可謂是極致經典。
“春風又綠江南岸”傳說,王安石在寫這句詩時,原稿上曾經換過許多字,先用“到”,又改作“過”,再改作“滿”,都不合意,修改了好多次,最后才選定這個“綠”字。不錯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綠字”給了讀者的色彩感和想象的空間。
對于作文后的評改,可分三步走:一自查:遣詞造句上的不足,劃出來改正。二自評:立意,選材,謀篇,布局,手法等方面有何優劣。三潤色:細節描寫,結構形式上值得推敲之處。
例文:奉獻是用愛心鑄造的一道彩虹,五顏六色,清新飄逸,帶給人們溫馨快樂;奉獻是連接心靈的紐帶,連結你我他,匯成心的橋梁;奉獻是孩子心中真誠的夢,是老人嘴邊慈祥的微笑,是面對需要不假思索地伸出援助之手……
“清新飄逸”,“不假思索”這類選詞十分精美。其中的修辭不僅有形可見,而且形象生動地寫出奉獻的種種內涵。
再例:“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孟郊的這首《慈母吟》千百年來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母愛是人間最無私的一種情感,它不求回報;母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于無形,只有用心方能體會。朋友們,請珍惜這份珍貴的母愛吧。鐵父母的愛是一塊冰,放進去時冰涼冰涼的,融化了,才發現愛已經溢滿。
把父母的愛比作冰,反差甚妙。
其三:幽默風趣在理的語言。如:
下輩子要做筷子,就不孤單了——貼近生活又富含哲理
諸葛亮出山前,也沒帶過兵,憑啥就要我工作經驗——應聘啟示
上體育課,老師的要求:誰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課,就罰她倒立——既對學生嚴格要求,又不失風趣
一分鐘有多長:這要看你是蹲在廁所里面,還是等在廁所外面——幸福認識
好的作文,好的語言來源于生活,又是對生活的斟酌推敲。希望大家用心感受,體會,從中汲取營養,改中提高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