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隨心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學活動不應僅局限于課堂,而應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中。英語課外作業就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學生課外學習英語的重要手段。也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新知識,反饋學習情況的一個重要渠道。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課外作業作為教學流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再沿襲傳統的“一背”、“二抄”、“三練習”顯然是有悖于新課程的。為此,我們應該設計新的作業模式,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設計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作業,讓學生做有所樂,樂有所得.新的作業設計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當前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幾個弊端
(1)枯燥無味。教師為能達到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目的,布置給學生大量的抄寫作業。久而久之,學生對這種機械化的抄寫作業表現得麻木,達不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
(2)目標單一。教師要求學生對單詞、詞組和句子進行重復的抄寫,大多僅僅是為了單純加深印象,對付測試。
(3)任務統一。每位學生的課外作業在數量、內容上都是一樣的??菰?、單一的課外作業打擊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二、小學英語作業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以培養學生興趣為目的。小學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產生對英語文化的積極的情感,掌握學習英語的能力,成為學習英語的主人。
(2)以發展學生能力為手段。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強調課程要緊貼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組織體驗、參與、交流等多種學習形式,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在發展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方面,教師應創造出豐富的課外作業形式,使其為發展學生能力服務。
(3)以養成良好方法為途徑。教學的意義在于幫助學生掌握學好英語的方法。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為出發點,把作業的重心放在加強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上。
三、小學英語作業的具體形式
1.趣味性作業
(1)收集單詞。在學習新單詞時,可以讓學生收集相關的材料,并在課上交流。
(2)收集生活中的英語。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多。
2.實踐性作業
(1)動手學英語。如:利用新年、圣誕節、母親節、教師節等傳統節日,讓學生親手制作英語手抄報、賀卡、書簽等。
(2)畫畫學英語。小學生都喜歡畫畫,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可根據課文特色布置畫畫的作業。如:學習新單詞時,我讓他們自己作卡片,即在卡片的一面畫上圖,在另一面用四線格寫上英語單詞。
3.創造性作業
(1)創編簡單的英文歌謠。英語教材中有許多歌曲,唱起來瑯瑯上口,用新知識的內容替換歌曲中的歌詞,能夠加快學生對單詞和句子的掌握。
(2)用英語創作。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宗旨。單純地讓學生背誦課本上的對話,會讓他們找不到說英語的感覺。更好的做法是讓他們根據新課主題,運用所學句型,聯系已學知識,小組配合完成對話,這樣容易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四、作業完成形式多樣化
多樣化完成作業的形式,能鍛煉學生與他人的團結合作能力,同時加強與他人之間的相處模式。
1.小組合作完成的形式
比如,在學習完每課的《Learn tosay》后,我都會將全班同學分成小組,讓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以小組為單位分配各自任務,共同完成。
2.師生合作完成的形式
如:教師在課堂作業時,可以根據教材已有的話題進行師生互問互答,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
五、科學評價作業
1.合理及時地評價作業
(1)以表揚性評價為主。學生都希望得到他人贊許的評議和目光。因此,對小學生的英語作業,教師應多以肯定與鼓勵為主,對其存在的問題和錯誤,委婉地指出。
(2)評價要及時。教師在批改完作業后,未能就學生的作業及時給與反饋,將導致學生產生消極的態度,不利于學生正確對待作業。我認為,凡是教師布置的作業,就一定要及時檢查,并把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及時評價可以讓學生及時發現作業中的問題,對易錯知識點得以鞏固。
2.嘗試新的批改方式
(1)學生互批。在課堂作業評講時,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同學之間分工合作,讓學生自己來充當小老師,通過自身的認知水平與觀察力,從中發現同學與自身在作業中的不足,并進行指正與糾正,從而提高今后作業的正確率。
(2)畫而不改。讓學生借鑒教師的批改情況,自行訂正,教師對學生圈畫的地方及時檢查,糾正失誤。
3.有針對性地評價
(1)比賽形式。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展出課后作業并讓學生主動參與評價,激發學生作業的積極性。
(2)書面評語。教師根據學生英語的不同層次和英語學習情況寫一些簡短的評語:Great!Perfect!Welldone!Very good!比如對一個作業情況不理想的學生,教師應寫上鼓勵的言語;對一個后進的學困生,教師在作業的書面評語中,應寫上積極、鼓勵、信任的評語,讓學生在作業中找到自信,更好地完成作業。
只有當作業變成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時,在樂趣的驅動下,學生才會善學、樂學。今后,在英語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師應根據學生和教材的特點,設計貼近生活、形式多樣的英語作業,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