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艷
我校以學習洋思教學模式為主體,借鑒杜郎口“小組合作學習”的先進經驗,結合我校實際,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我現就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認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探究性學習的有效的、重要的方式。圍繞學習活動、學生進行合作性學習,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但在操作的過程中,我有以下幾點認識,想和大家探討一下。
一、小組合作應把握契機,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學習是學生直接面對教材,憑借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對語言的感悟來理解教材,是教師的分析講解所不能代替的,同樣,任何小組合作形式也無法代替。所以,有效的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之上,學生只有在充分獨立學習思考之后,才會產生交流、表達的欲望。在大多數學生產生這種欲望時,小組合作學習的出現就為學生的暢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因此,小組合作學習與個體學習不是替代關系,而是互補關系。教師不應出示問題之后,便要求學生立即展開合作、討論,而應留一定的時間,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充裕的時間來思考。在他們欲言而不能之際,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在組內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見解更豐富、更全面,最后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這樣做也給不愛動腦筋思考和學習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二、小組合作應精選內容,提高學習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使各小組成員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有利于開展小組之間的競爭,提高教學質量。但并不是說,所有學習內容都需要合作學習,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這應該根據課文的重點、難點、學生的疑點,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因為良好的學習內容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享受成功的喜悅。如教學《中國古代神話三則》這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討論題:夸父沒有終點的追趕,追出了與日月同輝的“永恒”,而有人認為他自不量力,愚不可及,你是怎樣看待的呢?學生討論激烈,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認為夸父確實自不量力,為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大多數學生認為,我們更多的應該學習夸父身上的那種勇敢追求、無所畏懼、頑強執著的精神品質。所以,這一討論題就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是否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思維,將直接影響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三、小組合作教師應積極參與其中,為學生導航
合作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說完全不要教師指導,也不是說教師可以撒手不管。如果忽略了教師的引導,學生就很容易偏離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耽誤學習時間。因此,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應該以聽、看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礎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學應該做哪些調整,哪些問題值得全班討論,哪些問題需要教師講解,教師要做出最恰當的選擇。以便及時進行調控,同時給予巧妙的點撥與導向。事實表明,有時教師短短的一句話,甚至一個簡單的手勢,就能把學生從思維的誤區中拉出來,讓學生“頓悟”,使之豁然開朗。
小組合作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組內成員互相合作,小組之間相互競爭,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又挖掘了個體學習的潛能,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所以,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要合理運用小組合作,發揮其優勢。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認識,希望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