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新生代爵士女鋼琴家上原廣美從古典音樂、搖滾音樂到爵士樂等各種音樂領域都廣泛涉獵,演奏風格大膽創新,能夠將古典音樂、爵士樂與流行、民謠、搖滾等各種音樂元素相結合,形成演奏層次分明、現場隨性奔放的獨特個性,創造出屬于自己的音樂特質。
〔關鍵詞〕上原廣美Hiromi爵士樂新音樂
一、爵士精靈———上原廣美的上升之路
上原廣美(Hiromi Uehara)1979年3月26日出生于日本靜岡縣。幼年時期的她就表現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六歲開始學習鋼琴,由于啟蒙鋼琴老師濱田典子(Noriko Hikida)熱愛爵士樂,受其影響上原廣美在進行傳統音樂學習的同時也嘗試即興演奏的練習;七歲進入山葉音樂學院專業學習音樂,并在十四歲時遠赴東歐與捷克愛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她天賦般的才華很快受到日本音樂界的矚目,被當今世界樂壇譽為當代天才型青年爵士鋼琴演奏家。
上原廣美在從事音樂制作兩年之后,一直想進入爵士樂發源地。1999年她遠渡重洋來到著名的伯克利音樂學院繼續深造,在那里,音樂風格的多樣化使她的眼界也隨之開闊,其作品也不再僅僅局限于爵士樂。在學習期間,上原廣美師從爵士低音提琴家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Evans),跟隨埃文斯學習配器和管弦樂作曲,學習的同時便憑借異于常人的靈氣聲名大噪。爵士樂界幾位大師級的音樂家甚至在私下里流傳她的唱片。上原廣美獲得美國爵士樂大師奇克·柯瑞亞(Chick Corea)的賞識,并擔任柯瑞亞音樂會的演出嘉賓。在柯瑞亞的引導下,上原廣美開始了她的爵士樂巨星之路,同時她還被爵士樂大廠牌“Telarc”簽為旗下藝人,于2003年發行首張專輯《Another Mind》并得到美國樂壇的矚目。參與這張專輯錄制的還有她的老師埃文斯和她的多年好友與伙伴艾哈邁德·賈馬爾(Ahmad Jamal)。賈馬爾是著名的黑人爵士鋼琴大師,對上原廣美的音樂抱有濃厚的興趣,同時也給予了她很多鼓勵。上原廣美曾說過,“認識賈馬爾,我真是太幸運了。”上原廣美古靈精怪、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Nodame”憑借個人的首張專輯在2003年一舉成名,更是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于伯克利音樂學院。
2004年上原廣美與同校貝斯手托尼·格雷(Tony Grey)以及鼓手馬丁·維里奧拉(Martin Valihora)一起組建樂隊“Hiromi Uehara爵士三重奏”,并錄制第二張專輯《Brain》,這一時期主要在日本巡回演出。隨即他們再次合作錄制了第三張專輯《Spiral》,作品獨一無二的演奏風格獲得日本爵士樂雜志《Swing Journal》讀者評選年度之星、年度最佳專輯與樂手等獎項。在此專輯的首演上,上原廣美運用了古典音樂、爵士樂、流行音樂等跨界多元的各種音樂形式,同時她精湛嫻熟的鋼琴演奏技巧加上樂隊三人絕妙的默契感,在演奏會上演奏得爐火純青,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上原廣美的精湛琴藝與個性風格使得許多世界級音樂家爭相與她合作,蔚為樂壇佳話。隨后相繼錄制發行了《Time Control》、《Beyond Standard》、《Duet(Bril)》、《Place To Be》等一系列專輯,并在爵士樂界引起轟動。
2010年上原廣美加入“The Stanley Clarke Trio with Hiromi & Lenny White”,并開始在北美與日本各地巡回演出。2011年2月14日她更是以“The Stanley Clarke Band Featuring Hiromi”樂隊成員的身份獲得第53屆葛萊美獎“Best Contemporary Jazz Album”的殊榮,自此她被西方樂壇譽為明日之星。
2012年7月,“廣美三重奏”作為被世界狂熱追捧的“最強爵士三重奏”,參加了亞洲最大、最富知名度的“亞洲搖滾音樂節”。除了上原廣美,三重奏其他兩位成員分別是貝斯手安東尼·杰克遜(Anthony Jackson)和鼓手史蒂夫·史密斯(Steve Smith),兩名樂手都是爵士樂界知名的演奏家。貝斯手杰克遜精于在旋律、和聲及節奏彈奏上獨具自我個性的演奏特點,在當今樂壇炙手可熱,并且他對貝斯的設計制造有相當專業的研究,早在二十年前,經由他設計所制造的Contrabass,在音頻上的共鳴展現性與現代的貝斯不相上下。鼓手史密斯被譽為“美國音樂的歷史”,他的爵士鼓演奏可謂獨步天下,能將Blues、Jazz、R&B、Funk和Pop融合得天衣無縫。
如今活躍在舞臺上的上原廣美,在全世界爵士樂迷逐漸老化的情況下,為其注入了一股年輕、清新的活力,以一種新音樂的形式在推動音樂的發展,是當代音樂發展的新生主力軍。
二、上原廣美獨具個性的音樂風格
專業院校的音樂學習使上原廣美不僅擁有濃厚的音樂理論知識,而且還有機會與大師們同臺合作汲取養分。
演奏方面,輕快的觸鍵與飛一般的演奏速度是上原廣美獨具個性的演奏特點之一,另外她的演奏技巧也是多變的,例如即興地運用捶奏、刮奏等音樂表現形式。實驗音樂作品《Kung-Fu World Champion》中,功夫電玩的背景音樂作為開場,她在電子合成器與鋼琴之間交錯彈奏,電子音樂中混雜著即興爵士,音樂行進逐漸加快,最后在結尾處猛地拉回。上原廣美就像擺弄玩具一樣在兩架鍵盤間行進游走、忽站忽坐、上躥下跳,臉上的表情如同孩童一般興奮,加上她亂七八糟黑白混雜的發型和修身的黑色西服套裝,完完全全地展現出屬于她的活力。共同站于舞臺的吉他手、鼓手和臺下的觀眾,身份的界定在她的音樂中瞬間崩塌,嚴謹與率性就此輕而易舉地被呈現。舞臺上的上原廣美并不是在演奏,而是宣泄身體蘊含的能量,也有人賦予她“暴走Nodame”的稱號。音樂、旋律、節奏所有的一切都已溶于她的血液和骨髓,直率的個性、充沛的活力通過她個性的演奏在舞臺上顯現得淋漓盡致。
創作方面,上原廣美的音樂創作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看似無拘無束甚至肆無忌憚,但是細細品味之后,猛烈的節奏與密集的音符中包含著的卻是和聲的純粹與和諧。她的作品融合了爵士、古典、民謠、搖滾等多種元素,并對每種風格的把握恰到好處,即興演奏創作部分充滿了新奇的創意卻又堅持著她個人獨特的風格。上原廣美經常運用多樣的音樂元素通過即興演奏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她內心的情感,如運用帶有藍調色彩的古典音樂;功夫電玩BGM樂風混合詭異多變的電子音樂;流行音樂和自由爵士的融入等。她內心對音樂的理解以及前衛、創意的爵士精神,都成為她音樂創作的重要標志。
上原廣美曾說過,“我從來沒有強迫過自己要哪樣演奏。演奏之前我總是會自然而然地覺得自己很有力而且‘能量充沛。發自內心地彈奏,不管外在的表現是什么,也不管它在別人眼里歸屬于哪種音樂。真正強有力的關鍵性的東西會直入你心。即使它是一種視覺的東西也不會進入你的視線,即使它是一種聽覺的東西也不會進入你的耳朵,它只會直接進入你的靈魂!”
上原廣美力求以充分的技巧來表達直覺,肆無忌憚的舞臺風格及揮灑自如的演奏技巧,就像《交響情人夢》中的“Nodame”一樣,用層出不窮的奇思妙想帶給觀眾充滿藝術氣息的現代魅力。法國“Marciac”音樂節上她充滿創意演奏的《爵士卡農》;非一般人可以彈奏的《The Tom and Jerry Show》;一邊演奏一邊掛淚的《Place to be》等等,音樂與上原廣美,藝術的能量就這樣互相傳遞著。
波西婭(Portia)認為,“音樂、美術、雕刻、寫作,一切的藝術形式都只是情感宣泄的方式而已。較之常人、藝術家或藝術從業者的情感更加豐富。他們運用自己所擅長的方法宣泄著自己的情感。每個人的出生背景與生活經歷不盡相同,眼中的世界便是各種色彩斑斕。”平淡無奇的生活、一生未婚的簡·奧斯汀(Jane Austin)將愛情的美好憧憬注入了《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靜謐無聲的世界、雙耳失聰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將想象中的壯烈雄偉用交響樂表現得淋漓盡致;困苦無盡、窮極一生的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將自然的美好用明亮炙熱的色彩召喚給后人。在他們的心目中,藝術是宣泄情感的一種方式,在他們的體內都蘊含著巨大的“能量”,通過作品能夠直視他們的內心。對于上原廣美來說,表達“能量”是她每次演奏如此瘋狂的根本原因,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形成了她獨具個性的音樂魅力。
(責任編輯曉芳)
參考文獻:
[1] Reeves, Scott D. Creative Jazz Improvis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 2007
[2] Levin, Mark. The Jazz Theory Book. California: Sher Music Company. 1995
[3] Hiromi Uehara. Hiromi -- Place to Be: Piano Solos. Alfred Music. 2011
[4] Mark Levine. The Jazz Piano Book. Sher Music Co.; First edition. 1989
[5]房秀卿.爵士樂中印象派音樂風格的體現———以韋恩·蕭特(Wayne Shorter)《Vonetta》為例[J].藝術研究.201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