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成

摘 要: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擊鼓傳花”接力、套路順序接力、變向演練接力三例武術游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將情感與行為投入到武術學練中來,充分享受學練的過程,從而提高武術課堂教學效率和練習質量。
關鍵詞:武術教學;接力游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4-0065-02
我們可以將武術課堂教學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學生主動記憶與理解武術套路動作的內化階段;學生主動獨立演練的外顯階段;學生多角度、多方向熟練演練的發展階段。筆者通過多年的武術教學實踐發現,以下三種方法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武術學練中來,充分享受學練的過程,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一、“擊鼓傳花”接力
游戲目的:集中學生注意力,訓練學生快速反應能力,搭建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把課堂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武術學習的樂趣,汲取優點,克服缺點,提升武術動作的質量。
游戲方法:數人或幾十人圍成圓圈站立,其中一人拿花(或一小物件),教師持哨站在圓心。閉目吹哨,哨響時眾人開始依次傳花,至哨聲再次響起為止。此時花在誰手中(或其面前),誰就到圓的中央,如果花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他方式決定負者。到圓心的學生現場模仿教師教授的一個套路動作,并輔助教師將所學動作示范教授給全體同學。同學們觀察、模仿,并對示范同學的動作提出改進意見。全體學生基本了解所學的動作后,在圓心同學領練和教師口令指揮下,分解強化練習幾組后,該同學返回圓弧,由其開始繼續游戲。下一位上場的同學,除了輔助教師完成新動作的教授以外,在集體分解練習的環節還需要在教師口令指揮下帶領大家集體復習,包括前面已經學習的所有動作。以此類推,周而復始,直到學完本節課所有武術動作(圖1-1,圖1-2)。
游戲規則:(1)傳花方向有順時針和逆時針兩個方向,在傳花過程中只能沿著一個方向傳遞,不可來回推搡;(2)傳花時必須一位接著一位地依次傳遞,不可拋扔過人傳花。
教學建議:為了防止在強化練習武術素材內容時出現冷場的情況,一是讓出場的學生成為焦點,讓全體學生的思維和身體跟隨教學節奏動起來。當領練學生的動作出現不規范的情況時,教師要問全體學生“某某同學的動作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何改進?”集中全體學生注意力,引發全體學生觀察與思考,讓其他學生觀察、改進他的動作,加深全體學生對所學動作的理解與記憶。二是教師要把控教學節奏,保證教學效率。圓心的學生做動作示范,動作的具體講解還是由教師完成,以保證教學方向和進度在可控的范圍內。三是練習節奏要快,訓練學生快速反應能力,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逐漸進步。例如,集體練習時,可以先做原地踏步等簡單的循環動作,一聲急哨快速轉到所教動作,定格完成后繼續以普通哨令統一節奏恢復到原地踏步的狀態,盡量避免因動作長久定格導致身體體力不支而滋生懈怠情緒。四是教授新動作不忘復習舊動作,避免學生“喜新厭舊”。
二、套路順序接力
游戲目的: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單個動作的質量,加強理解與記憶完整組合或套路。
游戲方法:學生幾十人圍成圓圈站立,教師持哨站在圓心。哨音響起時,由起始同學開始定格所學套路的第一個定格動作,同時大聲報出動作名稱,下一位同學做套路中第二個定格亮相動作并報出動作名稱,動作定格需要保持到下一個動作來臨。周而復始,循環練習。當有人忘了動作或者有人堅持不了定格而失誤, 則游戲停止。失誤的同學來到圓心,首先展示自己所做的動作,全體同學觀察并提出改進意見,集體鞏固強化練習該動作。然后由這位同學帶領大家分解練習完整套路一次或幾次,集體練習的每一次定格都需要教師統一指揮并口令提示對應的技術要點。隨著游戲的開展,可慢慢過渡到帶領同學們進行完整演練(圖2)。
圖2-4 逆時針方向套路順序接力2
游戲規則:(1)動作定格快而穩;(2)要發言先舉手。
教學建議:(1)可以全體學生1~8沿一個方向(例如逆時針方向)循環報數,教師哨音響起時報1的同學定格所學套路的第一個動作并發口令“走”,依次沿報數方向接力演練循環,增加練習組數與練習次數,減少個體單個動作定格時長。(2)當學生動作越來越熟練以后可以減少報數間隔,由原來的1~8報數,逐漸減少為1~5報數,1~3報數。(3)集體分解練習時可單個動作多次練習強化,規范動作規格。
三、變向演練接力
游戲目的:多位置、多方向演練完整組合或套路,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加深學生對組合的自身動作方向與套路的路線方向的理解與記憶。
游戲方法:在地面上畫出一個大小適宜的圓圈,全體學生站在圓弧上可以足夠做出側平舉動作,畫出圓心,以圓心為起點畫出一定數量的半徑(視圓面積的大小,一般數量15~20條為宜)。學生圍站在圓弧上,每位同學對應一條半徑線段,教師持哨站在圓心。全體學生在教師口令指揮下:(1)依次沿對應的半徑線段作為參照做向圓心方向推進演練套路,遠離圓心方向演練套路;(2)沿圓弧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演練套路,到達別人的半徑線段時依次做向圓心方向推進演練套路,遠離圓心方向演練套路,循環演練一圈為一組,循環演練達到學生多方向、多位置演練完整組合或套路的實際效果(圖3-1~圖3-3)。
游戲規則:動作基本規范;教師口令統一調動,集體動作快速整齊。
教學建議:(1)集體在各自對應的半徑線段上演練一個來回后,集體逆時針方向沿圓弧移動三個站立點,沿新的半徑線段做往返演練練習,然后繼續挪移,直到完成一個圓的循環;(2)全體學生沿圓弧順時針、逆時針雙向演練,各完成一個圓的循環;(3)將學生分成2或3組,各組按統一的練習路線進行展示,評分從動作規格和快速整齊兩個方面給分,分組練習后,進行“華山論劍”的小比賽。例如:教師統一發口令,第1小組統一由圓心出發向圓弧方向做往返演練,第2小組統一由圓弧出發向圓心方向做往返演練,第3小組統一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演練。各小組可集中也可各小組分散交叉站位;一輪結束后,各小組交替輪換一次,開始下一輪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