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向寧 萬正旭
摘 要:體育文化節不僅是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校內體育賽事的主要組織形式,而且也逐漸并正在成為廣大高職院校學生體育交流、溝通、學習與業余生活的重要平臺和手段,已經從單純的體育競賽發展演變成為校園中一幅獨特靚麗的真實大學生生活畫卷。然而,由于開展體育文化節涉及的項目多、人員廣、時間長等特點,其組織、協調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以期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節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關鍵詞:體育文化節;高職院校;體育比賽;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4.021
1 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幾乎所有高職院校都在校園中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文化節活動,很多在校大學生都非常熱衷其中,但是,在體育文化節相關體育競賽的組織、運動項目的安排、賽后總結報道等方面總是存在著一定的疏漏與不足之處,甚至給體育文化節帶來了一定的負面效應,的確值得引起學校體育部門的重視和思考。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選取湖北省內的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北工程職業學院四所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節作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和專家訪談法進行相關的調研與分析。
3 體育文化節開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體育文化節的宣傳手段單一和氛圍不強
通過走訪調查四所高職院校的學生發現:相當比例的在校大學生對體育文化節的具體內容和開展時間不了解或不清楚,往往是體育文化節進行到了一定階段或者一段時間之后才開始引起注意。筆者調查發現:選取的四所高職院校在校園公告欄、校園廣播臺、大學生活動中心、學生會體育社團等重要宣傳媒體(手段)中幾乎沒有體育文化節開展前的任何介紹和說明,最主要的宣傳途徑就是在校園網站上發布相關信息,有些院校還只是在校園網主頁的二級學院網站上,很多學生沒有及時瀏覽校園網就很容易錯過體育文化節相關的報名信息、比賽時間、內容安排等重要信息。顯而易見,在體育文化節開展之前的宣傳工作做得優劣與否將會直接關系到后期各單項體育比賽的組織和進程。此外,在體育文化節開展期間,高職院校的校園內并沒有形成較為濃郁的比賽、參與、觀摩氛圍,很多比賽現場并沒有眾多的大學生觀眾到場觀看,廣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不高,個別院校甚至包括以二級院系為單位組織的大型廣播操、太極拳、健美操等集體比賽的大學生觀眾都寥寥無幾。顯然,體育文化節期間沒有較強的運動氣息和參與氛圍對于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和大學生體育參與熱情的熏陶都會起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偏離了開展體育文化節的初衷與目的。
3.2 體育文化節各單項體育比賽的組織與競賽存在疏漏
體育文化節一般由多種不同運動項目的體育競賽組成,不僅涉及到的運動項目種類較多,而且不少項目還分為集體項目和個人項目,這就要求單項體育比賽的組織和安排必須規范、準確和完備。然而,通過筆者走訪調查的四所高職院校發現:單項體育賽事的組織與籌劃一般是由校體育部門指定的教師負責或者由學生會體育部來完成,其比賽規劃的制訂和賽程安排的籌備都較為充分,但是在裁判員的安排上往往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個別大學生裁判員的臨場執裁水平甚至會遭受質疑,給整個體育比賽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究其原因就在于體育文化節單項體育比賽之前,大學生裁判員很少集中組織賽前培訓和相關的裁判知識講座,大部分大學生裁判員沒有臨場執裁的經驗,特別是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和棘手情況時往往不知所措和措手不及。另外,作為體育文化節單項體育比賽而言,體育競賽規則也會不斷地進行修訂和補充,那么,在體育文化節各單項體育比賽的競賽規程和執裁依據必須體現出最新的國際(國內)的競賽規則,而不是繼續沿用以前未做修訂的規程,這樣才能體現出體育比賽的嚴謹和公正。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四所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節的少數比賽項目還是存在這樣的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調查中也發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體育文化節各單項體育賽事的時間和賽程的安排上,往往會有部分大學生報名參加不同的運動項目比賽,因此,組織方在單項體育比賽的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到這一特殊因素,避免將相關的單項體育比賽安排在同一時間進行,從而將體育比賽的組織與競賽考慮得合理、周到和細致。
3.3 體育文化節的內容與形式不應局限于單項的體育比賽
高校舉辦體育文化節在項目設置上應靈活多變并適應參與者的需求[1]。體育文化節作為全校性最重要也是時間跨度最長的體育運動競賽形式,在校大學生對于體育文化節的期望指數必然會高,那么,如果僅僅只局限在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體育舞蹈等單項體育比賽的角逐,體育文化節將會被賦予更多的競技元素與色彩,而很難彰顯其參與性、趣味性和多樣性的特點,通過筆者對四所高職院校的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換言之,在體育文化節期間,多設置一些諸如體育攝影比賽、趣味性運動比賽、體育征文比賽、體育知識問答比賽等,既能充分調動起更多的大學生積極投身到體育文化節之中來,也能在無形之中培養和激勵廣大大學生主動參與和享受體育的熱情與激情,從而使他們真正感受、領悟和意識到體育運動是與人們日常的生活密不可分的,體育并不僅僅以競技角逐的形式展現和顯現出來,也可以以攝影、征文、問答、趣味等多種方式顯現出其獨特的魅力與活力。
3.4 體育文化節的獎項設置應有所創新
作為高職院校的校園體育文化節而言,由于受到體育場館條件、師資力量、組織經費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很難像許多普通本科院校那樣在體育文化節期間既有學生和教工分別參與的多項體育比賽,也有各個大學生體育協會和二級院系自己主辦的體育比賽,而且在獎項的設置上也有團體獎項和個人獎項。相對高職院校而言,在獎項的設置上也往往是以團體為單位設置獎項。既然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節在內容和形式上多以團體比賽為主,那么在獎項的設置上就應該增加相應的單項獎項和鼓勵獎項,諸如可以設置“最佳突破獎”、“最佳運動員獎”、“最佳奉獻獎”、“最佳進步獎”等獎項,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團體排名設置獎項。
4 對策與建議
4.1 體育文化節首先要突出文化特色與品味
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希望,青少年的體質與健康水平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未來的國民體質健康水平[2]。高校體育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3]。學校體育既有社會性體育的特征,面向全體學生,具有簡易性、普及性、實用性等體育特征,又有競技性體育的特征,可面向少數學生,具有競爭性、激烈性、欣賞性等兩重性特征[4]。高職院校在舉辦體育文化節時,應將重點放在參與性與趣味性上,爭取讓更多的在校大學生有機會參與其中,而不要過于追求體育比賽的競技性與角逐化趨勢。
在體育文化節舉辦期間多開展一些專題的體育講座,特別是邀請一些校外的體育知名學者到校進行講座將是十分搶眼和有益的,同時也可以開展體育征文評選、賽事視頻欣賞、體育科普知識宣講等富有創意和特色的內容與活動,讓廣大大學生從不同的視角,特別是用文化的視角來認識體育與了解體育,使他們通過體育文化節意識和認識到體育運動不僅是一種競技的手段和形式,更是一種獨特文化的傳承與精神境界的折射和聚集,無疑這對于廣大高職院校在校大學生樹立和培養終身體育的觀念將有著深遠的重要意義。
4.2 要善于總結體育文化節的亮點與得失
文化具有傳承性,因此任何一種文化的成熟都不會一蹴而就,學校體育文化的形成也是如此[5]。體育文化節對于今天的大學校園而言,早已不再陌生與新奇,“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話用在每年舉辦的體育文化節上似乎也并不為過。但是,如果每年的體育文化節都只是大同小異的內容與形式,長此以往下去前景將會不容樂觀,因為缺乏新意與創意。那么,作為體育文化節的策劃者和組織者而言,就應該不斷的去發現、提煉和捕捉每屆體育文化節的一些亮點,而不是讓這些亮點只是過眼云煙而轉瞬即逝。此外,每年的體育文化節期間,肯定都有新的收獲與不少的遺憾,能否將這些收獲與遺憾及時加以總結、思考和創新,真正做到揚長避短、從而取長補短,讓我們在來年的體育文化節期間避免再發生類似的遺憾與懊惱。
4.3 注重體育文化節的細節
在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節期間,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少部分大學生裁判員的執裁能力或多或少受到過質疑和批評,因為大學生裁判員畢竟有專業的局限和執裁經驗的缺乏,那么,在賽前舉辦相關專業的裁判員培訓和講座就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只是讓大學生裁判員自學或者只是簡單的提示下,因為體育比賽的賽場千變萬化,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會隨時發生。另外,各個單項體育比賽賽后的報道要及時宣傳和跟進,多利用校園網站、微信、校園公告欄、學生體育協會等及時對外公布,特別是在網上報道時,最好能配以比賽圖片和相關的比賽視頻,圖文并茂,充分發揮出網絡的優勢和效率。
4.4 重視體育文化節的深遠意義與影響
通過筆者對四所高職院校的走訪調查發現:體育文化節正在慢慢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演變成為為了辦節而辦節,很多在校大學生在交談中都普遍認為體育文化節就是校園各種體育比賽的集中,而并沒有認識到舉辦體育文化節的最終目標?,F代體育更趨于表演化和娛樂化[6]。顯然,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節不僅是讓廣大大學生參與和欣賞各種運動項目的比賽,而且是要充分引導和激發廣大大學生熱愛母校、以校為榮的高尚情操和優良品質。的確,體育文化節展示的不僅僅是一所學校的校風、學風和學生的精神面貌,而且也是一所學校辦學精神、辦學理念、辦學實力的體現。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很多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并沒有真正意識和認識到體育文化節的精髓所在,這需要今后體育文化節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引起高度的重視。
5 結語
高職院校的體育文化節相比較普通本科院校而言,有其特點與特殊之處,作為體育文化節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必須重點突出體育文化節的文化特色,爭取讓更多的在校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在賽前注重宣傳手段的多樣性和全面性;在舉辦體育文化節期間,要重視體育比賽的細節和及時發現亮點和總結得失,尤其是在內容、形式和獎項的設置上應當有所突破和創新,各個單項體育比賽結束后要及時進行報道和消息公布;強化舉辦體育文化節的外延功能,拓展其深遠意義,以體育文化節為重要載體來激發、引導、鼓勵和培養廣大高職院校大學生熱愛體育、熱愛母校、積極進取、樂于奉獻、勇往直前、團結友愛等良好精神風貌和優秀品質。
參考文獻:
[1] 嚴精華,王小安,潘寧等. 對全國部分高校開展體育文 化節的調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5.3:57-58.
[2] 俞琳. 都市休閑體育市場需求基點選擇——以上海市為 例[J]. 體育科研,2013,34(6):94-97,100.
[3] 丁建國. 高校體育文化的特征與功能[J]. 體育文化導刊, 2004.12:47-48.
[4] 汪康樂. 競技體育在學校的發展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 2014.4:138-140.
[5] 張翠蘋,張宏偉. 文化強國戰略下高校體育文化建設 芻議[J]. 體育研究與教育,2014,29(1):13-16.
[6] 程新英. 試論體育與美學的關系[J]. 體育成人教育學刊, 2006,22(6):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