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
“英雄不問出身”
雖然奧地利國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很高,但該國的政治明星卻往往都是低學歷。除了剛剛辭職的前總理法伊曼大學輟學、迫于生計還開過一年出租車外,27歲就擔任該國外交部部長的庫爾茨熱衷政治,不等大學畢業就已步入仕途。
奧地利是議會制國家,總理一般由議會選舉中第一大黨的黨魁擔任。不少政客年輕時便加入各黨派開始政治生涯,很多人無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業上,法伊曼和庫爾茨就是“輟學”從政的典型。
在奧地利,學歷不是必需的政治資本。縱觀國際政壇,低學歷的國家元首也并不鮮見,特別是在拉丁美洲。
巴西前總統盧拉,只上過5年小學,通過參加工會運動走上政治舞臺,成為巴西歷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有趣的是,就在盧拉當選總統后的第3天,巴伊亞州聯邦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盧拉瞬間完成從小學到博士的跨越。
和盧拉類似,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也是從工會起步,以其鮮明的反美形象和顯著的“草根”色彩,當選玻利維亞獨立180年來首位土生土長的印第安人總統。莫拉萊斯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印第安人家庭,從小就成了“放羊娃”,中學時期因家貧而輟學。2014年,莫拉萊斯高票贏得他的第三個總統任期,執政時間跨度為2006年到2020年。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也是拉丁美洲低學歷領袖大軍中的一員。這個熱心政治的學生會主席中學還沒畢業,就當上了公交車司機,早早地投入政治運動的狂潮。馬杜羅的親密戰友查韋斯經常以馬杜羅的經歷鼓勵他人,“看看這個公車司機現在的情況吧……資產階級是如何嘲笑他來著?”
即使學歷低到塵埃里,也能當選國家元首,是這些國家的民眾太過隨便了嗎?其實不然。學歷低不代表能力低,區別僅在于政治和學術不同道路的選擇。那些低學歷的政客,幾乎都是天生的政治家,從小醉心政治,通過在政壇多年的浸淫和摸爬滾打,應付現實中的政治“考卷”恐怕要比學校的書生們更加游刃有余。
最弱助攻,最易抓的辮子
經驗抵扣學歷,給了低學歷政客們施展抱負的機會;反之,若把學歷設為從政的硬杠杠,頭腦“靈活”的政客們總能想出應對的歪點子。
2010年,巴基斯坦全國各級議會的160名民選議員被指學歷造假,這個數字超過該國中央和地方議員總數的10%,一些政府官員也牽涉其中。
此事的起因要追溯到2002年。為提高官員素質,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要求從政者必須持有學士學位或同等級別的證書。大選前,很多候選人為了達到競選資格,提交了偽造的學歷證明。
如今,巴基斯坦已經取消從政的學歷要求,大面積學歷造假的奇景不大可能再出現。然而,高學歷的誘惑并未消減,一些政客還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出身”,不愿在學歷的比拼上落下風。
2015年6月12日,摩爾多瓦前總理加布里奇因涉嫌文憑造假宣布辭職。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加布里奇表示他對文憑問題近來被反對派當作政治斗爭的工具感到遺憾,而這位“短命”總理上臺才不到4個月。
多數政要走上仕途巔峰,學歷的“助攻”只占到很小一部分,但“抄襲”和“假文憑”觸及的卻是社會對誠信的底線,一旦被抓住“誠信有問題”這個小辮子,下臺走人一般都是不二選擇。
在德國民間,人們甚至成立了論文剽竊糾察隊,專盯擁有高學歷的政客名人。這些“糾剽獵手”沒有任何政治目的,只為“保證德國博士學位的信譽”。當年德國人氣極高的前國防部長古滕貝格,就被“糾剽獵手”指出“博士論文‘未充分交代引用來源’”,最后迫于壓力引咎辭職,政治生命毀于一旦。
所以,學歷問題成了政客們必須經受的考驗,既要接受民眾的監督,還得防備政敵的攻訐。2016年5月9日,印度人民黨主席阿米特·沙阿在新聞會上當眾展示總理莫迪的大學文憑復印件,以回應新德里地區首席部長凱杰里瓦爾“莫迪存在學歷造假,學士和碩士文憑均為冒用他人”的質疑。
當眾“曬”學歷,莫迪總理算是開了“自證清白”的先河。想要學歷的幽靈不再糾纏,誠實才是最有用的護身符。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