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 風
李克強:發展共享經濟,使廣大人民更好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發展共享經濟,讓更多的人有平等創業就業的機會,使廣大人民更好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共享經濟不光是在做加法,更是在做乘法,會讓創業創新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共享經濟不僅人人都可參與,而且人人都可受益。我們要大力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尤其要加快農村和老少邊窮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縮小“數字鴻溝”,促進擴大就業和減少貧困人口。(《今參考·政界》)
劉奇葆:新聞傳播有創新就有好的效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強調,新聞傳播有創新就有好的效果,要善于發掘和講好生動鮮活的故事,做到心到情到、突出個體敘事、堅持勤走基層,使新聞報道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善于運用全媒體多樣化的傳播形式,注重全媒化傳播、可視化呈現、藝術化展示,讓新聞報道動起來、活起來。善于運用移動化智能化融媒體技術,融入信息采集、內容編輯、產品呈現各環節。善于運用分眾化互動式的服務方式,靠近讀者、吸引參與、共鳴交流,拓展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善于運用大眾化生活化的話語表達,大力倡導“短實新”的文風,使話語體系、語言風格更適應受眾接受習慣。(《光明日報》)
郭聲琨:建立健全一體化、數據化、系統化、科學化的打擊經濟犯罪工作機制
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表示,要積極適應大數據時代新形勢,針對經濟犯罪復雜性隱蔽性愈來愈強、科技化智能化程度愈來愈高的新特點,大力加強信息化、專業化、實戰化、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一體化、數據化、系統化、科學化的打擊經濟犯罪工作機制,努力實現對經濟犯罪的主動、精確、集約打擊。(《領導決策信息》)
問 題
大數據交易催生龐大地下產業鏈
隨著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全國包括北京、上海、貴州等地的多個省市積極布局大數據交易平臺,數據交易日趨活躍。但受制于標準不統一、法律不明確等問題,給數據流通帶來阻礙,大數據交易市場數據供求矛盾突出,有效供給仍然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地下數據交易黑市規模不斷壯大,針對用戶信息的非法收集、竊取、販賣和利用行為猖獗,數據交易地下產業鏈問題十分嚴峻。業內人士指出,在數據交易供需矛盾突出的當下,打破數據壁壘、統一數據交易標準、完善數據交易立法已刻不容緩。(《經濟參考報》)
“兩微一端”存在的問題
2015年為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之年,“兩微一端”成為中央和地方傳統媒體積極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向新媒體進軍的主要手段。但主流媒體“兩微一端”快速的融合、發展過程,也使得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媒體的“兩微一端”存在著信息過載現象,加之部分媒體服務意識淡薄,使得用戶交互難以實現;內容質量流俗、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也阻礙著媒體“兩微一端”的發展進程。此外,要使主流媒體“兩微一端”發揮更大作用,還需加快專業人才的培養,更多地借助技術和資本優勢。(《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趨 勢
全國森林經營規劃
國家林業局印發《全國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明確了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相銜接的未來35年全國森林經營的基本要求、目標任務、戰略布局和保障措施。近期目標是,到2020年,森林經營取得重大進展,中國特色的森林經營理論、技術、政策和管理體系基本建立,森林可持續經營全面推進。遠期目標是,到2050年,中國特色的森林經營理論、技術、政策、法律和管理體系全面建成,中國森林經營進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財經國家周刊》)
我國擬建國土資源大數據平臺
國土資源部印發了《關于促進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在“十三五”時期,匯聚整合土地、不動產、地質礦產等各類數據,建立完善并形成內容全面、標準統一的國土資源數據資源體系。還提出要“推進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服務”。計劃到2020年,數據共享制度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與相關政府部門之間數據共享。(《黨課》)
農業部發布《“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
農業部發布《“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出未來5年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總體目標:到2020年,“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明顯提高,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為創新驅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先導力量。(《光明日報》)
未定稿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收入陷阱”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教授朱富強認為,發展中國家遇到的“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而主要是經濟政策的失誤所造成的;發達國家所面臨的“高等收入陷阱”卻有必然性,體現為政策上的兩難困境:自由開放與保護主義的沖突。引發“高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因素是全球一體化下的資本流動,因為資本輸出將產生不同于商品輸出的經濟效應。相關研究揭示:政府應根據市場和行業特性來積極規劃資本引入和資本輸出。(《經濟學家》)
建設特色小鎮將是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一個有效途徑
針對當前樓市去庫存現狀,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對于人口流入緩慢甚至是人口凈流出的小城市,特色小鎮、宜居小鎮建設將成為化解庫存的一個良方。這種特色規劃有三大益處:一是可以成為居民明顯提升生活質量的去處;二是可以結合目前提倡的農民工去庫存大環境,為部分農民工提供住所;三是能夠吸引周邊城市改善人群前來置業投資。(《決策探索》)
教育的公平,我們更需要關注隱性公平
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朱永新認為,教育公平問題涉及到教育的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一般稱之為顯性的教育公平和隱性的教育公平。長期以來,大家關注比較多的是外部的、顯性的教育公平問題。但是,對于學校內部的隱性教育公平問題卻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所謂隱性的教育公平,是指高質量的、多樣化的教育選擇,讓每一個人都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缺少選擇,尤其是缺少優質的民辦教育的選擇,這不僅影響了教育的多樣化、個性化,同時也難以激發公辦教育的活力和效率。(《改革內參》)
舉 措
北京市:2017年起試行積分落戶管理
無論是已經持有“北京綠卡”的人,還是已經奮斗了多年的“北漂”,從明年1月1日開始,都有望通過參與積分,爭取在北京落戶。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積分落戶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教育背景、職住區域、創新創業、納稅、年齡、榮譽表彰、守法記錄等九大指標構成該市積分落戶體系。(《組織人事報》)廣東省:自貿區條例出爐 容錯機制具體化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從適用范圍、管理體制、投資開放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促進、金融創新與風險監管、粵港澳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綜合管理與服務、法治環境等方面對廣東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做了全面規定,和其他三個自貿試驗區同類條例相比,廣東自貿區條例在建立容錯機制方面有所突破,為自貿區開展創新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改革內參》)
數 字
338個
環境保護部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全國空氣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數據顯示,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總體呈改善趨勢,重點區域大氣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小康》)
21家
據倫敦BOP咨詢公司統計,香港以每10萬居民擁有21家書店排名第一,臺北以17.6家排名第二,上海與馬德里以16家排名第三。(《南方人物周刊》)
80%
我國新發布的鐵路規劃提出,到2020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3.8萬公里左右。(《世界博覽》)
20%
去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06億元,穩居世界第一。但專家稱,我國包裝物總體回收率不到20%,其中塑料包裝大多被直接送進垃圾場填埋。(《中國新聞周刊》)
三個人
根據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顯示,城鎮職工與城鄉居民兩項養老保險累計結余近4萬億元。不過,職工養老保險撫養比繼續下降,不到三個人就得“養”一個人。(《新民周刊》)
1000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公布的《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人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