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健立
(西藏藏族自治區昌都地區左貢縣中學,西藏 昌都 854400)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使用多媒體
耿健立
(西藏藏族自治區昌都地區左貢縣中學,西藏 昌都 854400)
多媒體能向學生提供并展示多種類型的資料,包括文字、聲音、圖像等,并能靈活選擇與呈現;可以創設、模擬多種與教學內容適應的情境;能為學生從事數學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個體展開面對面交流。多媒體是從根本上改變數學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基本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處理好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注重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發揚教學民主,當好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合理地運用現代多媒體,有條件的地區,要盡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和有關軟件,提高教學效益。
初中數學;主體;創新
(一)人機交互是多媒體計算機的顯著特點,多媒體計算機可以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聲色井茂的、感染力強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這種交互方式對于數學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因而形成學習動機。鞏固訓練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傳統的方法是點幾位學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演板,完畢后教師再講評強調。人機交互則會出現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題組訓練課件,學生筆算后,選擇正確答案。若答對了,窗口立即彈出激勵性文字:"你答對了,真了不起!"若答錯了,窗口馬上顯示"你答錯了,請再試一次!"直至出現正確結果,萬一三次嘗試失敗,則顯示解題步驟。這樣處理,學生學習興趣濃,效率高。若在網絡教室上課,每個學生都有參入機會,老師也能從服務器上迅速查出答題的正誤率,借此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將計算器等技術作為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的輔助性工具。為此,應當積極開展基于計算器環境的評價方式與評價工具研究,如:哪些試題或評價任務適宜在計算器環境下使用,哪些不適宜,等等。
(二)人機交互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傳統的數學教學,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練習作業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參入這個過程。而優秀的多媒體課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學的內容的深淺,來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作業。
初中數學復習課或習題課,特別適合人機交互的學習環境,從前置知識復習,精選例題講解,到鞏固練習作業,每一教學環節都可以設置成不同的層次,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地進入相應層次,當然還有機會進入高一層次。這種交互性所提供多種的主動參與活動,就為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出學習主體作用。
多媒體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見(視覺),聽得著(聽覺),還能用手操作(觸覺),這種多樣性的刺激,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解強得多。同時多媒體的豐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動性、可控性、參入性大大強化這種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初中數學理性知識成分太重,傳統的教學只片面強調邏輯思維訓練,缺乏充分的圖形支持,缺乏供學生探索的環境,于是只能靠學生的死記和教師的說教了。初中數學的概念教學是教學中的難點,學生幾乎被動地從教師那里接受數學概念,只有靠強化記憶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質特征。若教師重點講透步驟、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過程交給計算機處理,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運用多媒體的能力,是信息社會對基礎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現代化的需要。
多媒體的豐富資源,能為數學教學提供并展示各種所需的資料,包括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能創設、模擬各種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為所有學生提供探索復雜問題、多角度理解數學思想的機會,開闊學生數學探索的視野。豐富的信息資源,開拓了視野,激活了思維,增強了想象,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可以讓學生感悟,有些問題是可以通過一般性的證明來驗證自己所發現的規律,感悟數學的嚴謹性,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教學中有效地使用多媒體資源,發揮其對學習數學的積極作用,減少其對學習數學的消極作用。例如,不應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簡單地將多媒體作為縮短思維過程、加大教學容量的工具;不提倡用計算機上的模擬實驗來代替學生能夠操作的實踐活動;也不提倡利用計算機演示來代替學生的直觀想象,弱化學生對數學規律的探索活動。
因此,現代多媒體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學手段,其真正價值在于實現原有的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甚至達不到的效果。在應用現代多媒體的同時,教師還應注重課堂教學的板書設計。必要的板書有利于實現學生的思維與教學過程同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的脈絡。
[1]趙陽.思想品德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08,(4).
[2]劉儒德.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