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芳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不斷得到改良,教學方法體系得到了不斷完善。本文通過分析“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在產品設計專業中應用的意義,探究“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在產品設計專業中的實際應用,以期提高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以賽促教”;產品設計專業;應用
0 前言
分析長期的實踐工作以及教師的教學經驗發現:在產品設計專業中應用“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可以充分體現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教學理念,還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自身學習效率。而產品設計專業是一門邊緣性學科,涉及的知識面廣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意識也逐漸提升,因此,社會對產品設計類人才需求量逐漸加大,學校應該培養出一批專業能力強、實踐操作水平高的應用型人才。在產品設計專業中,教師可以采用“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在教授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1 “以賽促教”教學模式在產品設計專業中應用的意義
1.1 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策略
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科競賽,可以將設計專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比賽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實際上就是課題內容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主動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參與比賽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可以互換,有助于學生與教師間的換位思考,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另外,比賽是以參賽為形式,把完成任務作為學生的共同目的,這樣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將日常學習到的設計理念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總的來說,“以賽促教”的教學模式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策略。
1.2 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產品設計專業通常采用課程制教學模式,因此上課時間和上課內容都受到限制。盡管教師已經將專業課時集中在一起,但是課外學習效果不高,從整體上看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效果并不高。同時,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采用灌輸式教學,以便總結知識點,但是這種方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而“以賽促教”模式的應用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和深入學習,從這一點來看,比賽活動實際上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目的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另外,參與比賽的學生會受到嚴格的內容要求和時間限制,這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途徑。[1]
1.3 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
在產品設計專業中應用“以賽促教”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應用自身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引導能力等教學業務能力。教師必須在組織參賽的過程中,積極發揮自身的優勢,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很好地教,學生可以很好地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且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業務能力,可以樹立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示范作用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以賽促進”教學模式在產品設計專業中的實際應用
2.1 選擇競賽內容,調整教學計劃
將“以賽促教”教學模式應用于產品設計專業中時,首先教師應該對競賽有細致的了解,然后對國內與國外的產品設計專業相關的競賽進行透徹的研究與分析,并挑選出適合自己學院現狀的賽事,進而組織學生參與競賽。
所謂與自己學院現狀相適應,第一就是參賽時間與課程實踐相契合。只有保證參賽時間與教學實踐的一致性,才能最大限度使課程與參賽內容保持一致,為競賽奠定基礎。如果賽事有固定的舉辦周期,教師應該在保證自身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將課程時間安排與賽事時間相協調。只有各方面都保持協調,才能不打亂教學計劃,將參加比賽落到實處。第二是教師應該選擇競賽內容與本校產品設計專業特色相適應的比賽。這是因為產品設計專業設計范圍廣,綜合性較強,不同設計內容所涉及的知識并不相同。例如,如果學校是以鞋類產品設計為特色,則選擇競賽時應該選擇國內外以鞋類設計為主的設計賽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保證學生的市場競爭力。第三,教師應該對競賽水平進行細致的選擇,根據自己學校的專業發展水平和教師教學水平,選擇適合自己學校師生水平的賽事。具體來說,如果學院開辦專業水平不高,參加了國際權威比賽,則會影響參賽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在比賽中失利,自信心受到打擊,反而得不償失。
2.2 合理安排流程,保證競賽順利
在選擇好競賽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然后嚴格根據教學計劃實施教學。首先,教師應該立足于國內外各類藝術競賽的選題和舉辦時間,預先設定模擬競賽機制,將競賽內容與課堂內容相結合,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便保證競賽能夠順利開展。[2]其次,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學情,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水平將學生分組,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團隊協作,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另一方面,以團隊協作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由于產品設計類的相關競賽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所以學校應該重視“以賽促教”教學模式的應用,將競賽內容以及競賽相關環節歸入學校工作職責范圍內,進行統一管理,以便從專業、生活和管理層面保證競賽能夠順利進行。
2.3 全面評估競賽,轉化教學成果
制定系統的、全面的考核評價制度在“以賽促教”教學模式中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機制,邀請校內專業教師、企業設計師對學生參賽的全過程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學生根據評價不斷提高自身設計水平,教師通過評級反饋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院教學質量。例如,國內有許多設計類的競賽都由行業協會舉辦或者企業冠名贊助,這些設計競賽都是希望學生從競賽中獲取成果,并將成果轉化為價值。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的全面評價有助于提高成果的價值度。從這一層面上看,教學成果轉化為價值,一方面可以幫助學院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學院的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全面的評價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學生在競賽中就算沒有獲得勝利,但是全面的評價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的潛在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除此以外,教學成果轉化后,學生設計的成果轉化為了社會價值,無論是學院、企業還是學生個人都得到了發展,形成了良性的循環。
3 結語
在產品設計專業教學中應用“以賽促教”符合當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因此,教師應合理選擇競賽內容,調整好教學計劃,盡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安排競賽流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競賽活動能夠順利進行,讓學生在競賽活動中鞏固自身的專業能力,鍛煉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的競賽全過程進行系統、全面的評價,轉化教學成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抱一,胡玲玲.以賽促學——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科教文匯,2015(30):61-62.
[2] 吳年祥,陳小林.賽教融合的《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與實施[J] .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154-156+160.